《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4年第2期目录

2024-07-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题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与世界历史意义 

  摘要:作为中华文明、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融合而成的新的生命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机统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资源与基本内涵,把握其作为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基本结构,着眼于解决时代问题的文明更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创造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时代风采和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历史意义 

  作者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在“两个结合”中深化中华文明研究 

  摘要: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及其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历史依据。我们应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认识中华文明研究的深远意义;利用百年考古新资料,开拓中华文明研究新境界。在“两个结合”原则指导下,深化中华文明研究,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去创新突破。其中关于文明起源标准问题、文明形态中的土地制度问题、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关系问题等,都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建构中华文明研究“三大体系”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两个结合” 中华文明研究 文明标准 文明形态 

  作者江林昌,山东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济南250100)。 

  前沿论坛 

  文科实验室与新文科建设 

  文科实验室:数字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 

  摘要:进入数字时代,人类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一系列新生经济社会现象,给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文科实验室建设成为学术共同体理解新现象、形成新知识、构建新范式的重要平台。国内外文科实验室发展的经验表明,文科实验室建设要摆脱传统依靠单一学科、凸显教学单一功能、依赖引领学者建设“小作坊”的模式,建立跨学科、汇资源、协作式的新型集成式平台,并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 

  关键词:文科实验室 文理交叉 计算社会科学 科研组织模式 

  作者孟天广,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室研究员、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北京100084);严宇,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北京100875)。 

  政策实验室、政府创新与新文科建设 

  摘要:新文科建设需要新文科实验室的支撑,而如何建设新文科实验室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部门设立政策实验室,通过科学实验来推动政府创新,对新文科实验室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新文科实验室与政策实验室服务目的不同,但是二者却有很强的融合发展潜力。新文科实验室同传统实验室和大学智库有着不同的定位,可借鉴政策实验室经验,搭建官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加强行为科学、设计科学与政策实验研究等方面,推动政策知识的翻译转化,加快政策实验的复制推广。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政策实验室 政策试点 政府创新 公共管理 

  作者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872)。 

  文科实验室建设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 

  摘要:在新文科背景下,传统的文科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科实验室应运而生。文科实验室通过文、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利用数字信息手段通过大数据、仿真、模拟和实验等研究方法,变革传统文科教学和研究范式,以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循环,推动文科研究范式的变革。文科实验室建设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教学与实践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可望成为全面激活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新文科 文科实验室 跨学科发展 公共管理学 

  作者于文轩,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吴泳钊,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厦门361005) 

  技术变革与文艺新变 

  跨模态AI、人机协作与创造力:以文本生成图像模型为中心的技术重思 

  摘要:AIGC领域中的文本生成图像模型主要基于两个技术环节:文图关联和图像生成。当前的数智化艺术实践以文本生成图像模型为工具,通过基准偏移、提供巨量数据点位的方式对艺术创作进行训练和模拟,模型性能和用户体验双双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包括文生图模型在内的AIGC应用程序将人机协作这一崭新的创作范式带入艺术创作领域,为了获得机器的协助,人类须调整自我,向机器思维靠拢,同时人在这个过程中也达成了对自身思维方式的重思。现有的AI生成技术或许尚未使文生图模型获得自主创造力,未来的艺术创作或许不再呈现为当下人与机器的竞争较量,而是呈现为“人+机器”与“人+机器”之间的竞争较量。人与机器作为一个新的整体,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关键词:跨模态AI 人机协作 创造力 文本生成图像 

  作者杨俊蕾,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郑丹路,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互动性叙事:文学与电子游戏之间的跨媒介哲思 

  摘要:互动性是思考人机关系的一个有效入口。它既得以化抽象为具体,又能细致展现人机之间的各种复杂格局。但学术界关于互动性的研究始终存在着一个误区,即大多仅聚焦于数字媒介尤其是电子游戏,而忽略了这个概念的历史演变脉络。由此我们选取互动性叙事为要点,重点探索从文学叙事向互动性数字叙事(IDN)的转变过程及其哲学含义。经典的文学叙事理论最终深陷于结构主义的框架,而IDN看似突破了这个束缚,但它对数字系统的近乎单向度的依赖却仍然带有浓厚的结构主义色彩。回顾IDN初创时期的理论经典,会发现从沉浸到互动再到越界这条关键线索,这导向在数字时代重建主体性的种种可能。 

  关键词:叙事 互动性 互动性数字叙事 文学 电子游戏 

  作者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海200241)。 

  学科反思 

  数字化与社会学的时代之变 

  摘要:数字化的核心要义是一切皆可数字化,也因此将人类带入了数字社会。数字社会给社会学带来了两项关键挑战,一项是社会学是否有能力刻画和解释数字社会,另一项是,如果不能,社会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几十年来社会学不断在开展对数字社会的探索,不过,现实格局是,研究主题还相对零散、研究方法还有待革新,距离文科智能还有较远路程。在需要刻画和解释的社会现象、可以运用的研究素材等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时代,社会学自身面临方法和理论变革。在由“实体人群×数字人群×机器智能”构成的数字社会,社会学生产知识和服务社会的方式更面临颠覆性变革。 

  关键词:数字化 社会学 数字社会 生态团结社会 

  作者邱泽奇,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面向数字社会的社会学:理解、反思、参与 

  摘要:数字社会是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基于新兴数字技术的重构。理解数字社会的形成机制,既要注意到科技进步的技术逻辑,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制度逻辑,以及两种逻辑的相互交织和叠加。在主导西方数字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中,数字资本主义试图将数字技术内置于资本主义体系之中,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本的增殖和扩张,其结果既解决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技术规训、资本剥削、劳动异化问题,又产生了数字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各种新问题。深度介入数字时代和中国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文明建设、数字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时代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新机遇和新议题。 

  关键词:数字社会 数字主义 数字资本主义 社会学 

  作者赵万里,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天津300350)。 

  新型智库视角下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 

  摘要:区域国别研究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这两者的协同发展既有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新型区域国别研究智库建设的历史演进积累,也有问题导向下的区域国别学和中国特色新型区域国别研究智库建设的理论基础支撑,并已形成一定的实践探索经验。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目标是在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长期性和时效性三对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高质量建设区域国别研究智库来服务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依靠学科建设赋能区域国别研究智库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区域国别研究智库与区域国别学的互促发展。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全球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中国方案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区域国别学 新型智库 自主知识体系 

  作者王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100007);刘晓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方法与范式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方法的重要变化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需求,国家统计局于1989年建立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使用核算制度。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不断产生的新需求,反映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发生的新变化,基于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改革和逐步完善、有关分类标准的建立和不断修订、资料来源的不断丰富,GDP使用核算方法不断发生变化。对中国GDP使用核算方法重要变化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可以为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作者许宪春,高级统计师。 

  从中国出发的全球法律史:一场跨文明的对话 

  摘要:从中国出发的全球法律史,试图提供一种跨文明的对话,以平等的声音逐渐矫正近代西方主导的法律知识生产机制与话语体系,进而拓展以中国法为基点之历史与当下的全球法律空间。这种中国范式,既作为一种补充性视域,有助于揭示中国法律传统在文明互鉴之历史进程中的特质、机制与赓续,又承担着跨文明对话的时代使命,克服全球南方的普遍失语,以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法的全球性思考。 

  关键词:全球法律史 中国范式 空间转向 文明互鉴 

  作者李富鹏,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8)。 

  作为研究方法的计算哲学 

  摘要:目前,计算哲学主要通过计算建模进行模型模拟,这提供了一些新的、补充性的哲学研究方法。然而,计算哲学这一新领域引起了哲学研究内部和外部的争议。通过理解科学合作中哲学问题的计算模拟进路的例子可以发现,对于计算哲学的争议,往往是同模型模拟方法自身的问题相混淆所致。计算哲学具有双重认知价值:促进理解复杂现实问题背后的社会机制、启发模型模拟在方法上做出改进。 

  关键词:计算哲学 科学合作 计算模拟 认知价值 科学哲学 

  作者朱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41)。 

  学术评论 

  量化历史研究是否意味着人的消失 

  摘要:大数据时代,新的信息处理技术深刻影响了当前历史学的发展。文献资料爆炸式增长、信息日趋数据化以及处理工具的创新,为量化历史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契机。量化历史研究以量化数据库为基础,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着重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性与因果关系,这一方法在面对长时段、大问题,以及对抗碎片化研究方面优势明显。量化方法正成为传统史学方法的有益补充。作为跨学科领域,量化历史研究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加强合作。量化方法虽然以数字为基础,偏重社会结构的讨论与分析,但也不会忽略数字背后折射出的“人的历史”。量化历史研究对普通人生活经验的关注以及对数据的考证辨析过程,体现了历史学对“人”的关切。历史学应结合微观视角,兼采量化方法和阐释分析的优长,形成有“生命”维度的综合性研究。 

  关键词:量化历史 碎片化 人的历史 新文化史 

  作者王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认知保守主义评析 

  摘要:认知保守主义认为,认知者仅凭相信一个信念就可为其所持信念带来某种程度的合理性。尽管这个主张看起来违反直觉,但支持者认为它不仅是可捍卫的,而且有诸多认知益处,比如解释一些基本哲学方法的合理性、记忆信念与忘却证据的信念的理证,解决不充分决定问题、怀疑论问题。要在厘清认知保守主义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度分析。认知保守主义如果具有所声称的认知益处的话,那它就不是可捍卫的;如果它是可捍卫的,那它就不具有所声称的认知益处。 

  关键词:认识论 认知保守主义 认知益处 任意性 

  作者王华平,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珠海519082)。 

  评价视角 

  人才评价研究的现状、范式构建与发展前景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三大战略”系统性融合使得人才研究,尤其是人才评价研究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综观人才评价研究现状,目前在学科定位、理论构建、共同体发展和专业教育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学术分歧和立场差异,发展进程中还有薄弱环节和痛点、难点,包括学科基础薄弱、学科话语分散、研究边界模糊等。突破这些问题需要从构建人才评价研究的基本范式入手,尽快在基础性概念和问题上建立统一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学科以外的知识整合、个体评价和整体评价的统一,实现人才评价引领人才发展、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目标。 

  关键词:人才评价研究 学科范式 人才强国 

  作者吴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102488)。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