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4期目录

2024-01-22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4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4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4期;目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专题·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文化基础

  摘要:我们需要立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探寻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国近代知识体系、中国当代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形成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夯实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和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根本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现实途径,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文化基础

  作者翟锦程,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天津300350)。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建设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自始至终贯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前提原则上与西方现代化迥然相异。中国式现代化展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明观念,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必将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建设,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原则,有助于克服西方现代文明非历史的弊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引领人类文明进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主体性

  作者陈立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上海200092)。

  中国自主社会学知识体系建设初探

  摘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社会学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时代使命。中国自主的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原则,这是关乎中国社会学学科品性的重大问题。其次需要全方位推进自主的理论知识体系、历史知识体系、方法知识体系和应用知识体系的发展。再次要培养中国社会学自己的学术权威,产出中国社会学自己的名著名篇,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学说或学派,发展新的被广泛认可的重要学术概念和范畴,不断增强中国社会学的话语影响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要立足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课题,锚定与之相关的“国之大者”亦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真正的属于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问题意识,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学发展的时代脉络和前进方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学 自主知识体系 国之大者

  作者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前沿论坛·

  大语言模型的技术政治学评析

  摘要:知识生产者的行列里,出现了一位人类眼中的陌生者: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展现出接近通用的智能水准,同时亦有大量使用者报告各种错误,甚至错误连连。由此,对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形态展开系统性的探究,可从技术政治学视角切入,并在此基础上对它生成错误与意识形态偏见之缘由展开分析。美国政府要求“美国价值”必须是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绳,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时代,至关重要的论题仍然是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分析。

  关键词:大语言模型 后人类境况 技术政治学 意识形态偏见

  作者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上海200241)。

  大模型赋能万行万业:生态型商业模式

  摘要:ChatGPT的问世标志着大模型时代的来临。尽管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产业落地和商业化一直面临挑战。如何促进大模型的产业落地、赋能万行万业,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生态视角解构大模型产业,大模型产业生态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数字基础设施层(L1)、通用大模型层(L2)、行业模型层(L3)和场景模型层(L4)。基于此,构建生态型商业模式,关键在于促进不同生态成员的能力共享和能力组合,核心能力和专有能力的灵活组合将带动大模型赋能万行万业,构建未来的共享经济。

  关键词:大模型 人工智能 生态型商业模式

  作者戎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100084);康正瑶,布里斯托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罗怡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杭州310058 )。

  ·专题研究·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社会学概念、理论辨析

  絜矩论:一个儒家思想的社会学思考

  摘要:比较西方社会学的“情境论”“交换论”与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点的“絜矩论”,能够透视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解释的微妙差异。“絜矩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行动者理解和回应另一个行动者的关键,在内而不在外、在己而不在人、在心而不在物;外力的影响固然不可忽视,但唯有心有所感、心有所动,才更易于推己及人,实现感通和引发后续行动。“絜矩论”以儒家仁义观为思想基础,可用于解释社会行动的情感动因和情理逻辑。重返社会学的中西文化比较视野,挖掘和凝练中国思想传统中体现中国人行动取向和精神气质的概念,有助于更适切地认识中国社会和把握中国人的行动伦理。

  关键词:絜矩论 情境论 交换论 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作者王建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教授(北京100081)。

  “义”: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事实

  摘要:受“韦伯—帕森斯”式现代化理论的影响,特别是受“普遍主义—特殊主义”这一分析框架的影响,古代中国社会被不恰当地预设为某种特殊主义、传统主义的发展类型。这种预设的后果是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特殊主义取向的社会必须完全效仿普遍主义取向的社会的价值,否则不能实现现代化。基于现代道德科学对人性的讨论,可打破这一固化思维,挖掘出古代中国社会人性的“仁—义”两重性,并且重构“义”这一多少被忽略的道德范畴及其特征,丰富道德事实的维度。“义”作为一种道德存在,表现为四个方面:作为集体表现的义;作为人格的义;作为义务观念的义;作为可求性(善)的义。

  关键词:义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道德事实

  作者何健,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重庆400715)。

  个体情感与社会伦理的生成差异——从中西对“个体”的认识谈起

  摘要:以个体的存在形式和个体的情感能力为起点,演绎社会秩序或道德起源的问题,可以为讨论儒家学说关于社会秩序或社会伦理的认识提供可供借鉴的分析路径。儒学社会理论将 “一体中的个体”,尤其是“父子”关系中的个体,看作个体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并以家庭父子之间的“亲亲”情感作为构建社会伦理的起点。以父子关系为基础进行演绎和扩展,也使得“物不齐”的人类群体形成了具有伦序的社会。在儒家学说论域中,社会是个体人性自然而然演绎的结果。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普遍社会伦理的生成路径。

  关键词:个体 情感 父子关系 社会伦理

  作者秦鹏飞,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天津300350)。

  ·专题研究·知识的边界与反思

  理解主动无知

  摘要:无知是知识的缺乏。然而除了被动无知,还有主动无知。在主动无知中,认知者权衡不同的价值与目标,通过行动主动塑造或维持无知。通过认知主体展现能动性,主动无知获得了规范性属性。无知学对于主动无知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并识别出三类典型的主动无知:主动构建的无知、被动构建的无知和善的无知。故意无知是消极的无知。认知主体拥有获知的义务和能力,但却有很强的意愿避免获得知识。故意无知背后往往展现出认知主体在道德或认知层面的恶习,因而会招致责备和批评。

  关键词:主动无知 理智恶习 无知学 故意无知

  作者王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上海200234)。

  老子的“无知”论及其意义

  摘要:求知是人的本性,但知识自身是有界限的。在知识的界限之外,我们是无知的。在某些情境中,无知可能比有知更有价值。在《老子》中,直接谈及“无知”的命题有三个:(1)“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2)“明白四达,能无知乎”;(3)“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命题(1)强调的是对巧智的“无知”是建立良序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命题(2)强调的是人无法认识无限的“道”,命题(3)强调的是承认人无法认识“道”是体道和行道的开端。这三个命题在社会、知识和实践三个层面都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老子 知识 无知 道 德

  作者陈鑫,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大连116081)。

  介于无知与有知的居间——《申辩》与《会饮》中的苏格拉底

  摘要:通过对比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可以发现哲学史经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似乎走上了一条逐渐偏离日常哲学的形而上学之路。哲学家们开始越来越远离作为“居间”的人之本质,“异化”到了作为对象的知识与方法上——这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一种关于存在的本真遗忘。在某种程度上,苏格拉底的化知识为德性的无知之知让我们重新回忆起哲学的始基,并构成了对日益学术化、知识化、规范化的哲学史的反思。

  关键词:苏格拉底 无知 居间 爱若斯

  作者郝春鹏,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上海200234)。

  ·方法与范式·

  中国近代国民财富测算方法的演化及启示

  摘要:如何实现财富增长几乎是各个时代经济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该问题的论证不仅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分析方法的革新。对相关刊载文本的全面检索,有助于系统归纳国民财富指标及其测算方法在近代中国的演化路径。其中,存量指标“国富”的采纳与国民财富增长问题的探讨有关,而流量指标“国民所得”的运用源于国民财富再生产问题的提出与关注。基于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解答不同时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经济分析方法变革的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思想变革的现实基质值得案例化考量,经济分析方法的总结与提炼也应当受到重视。

  关键词:国民财富 财富学说 “国富” “国民所得”

  作者缪德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836)。

  论国际法中“文明标准”的演变和塑造

  摘要:19世纪中期以前国际法只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所谓“文明”国家间的法律,而19世纪中期开始“文明标准”乃至国际法则日益成为西方国家实施殖民扩张的工具。20世纪中期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战后国际法否定了“文明标准”,但该观念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并未消失。冷战结束后,“文明标准”沉渣泛起,一些国家以较“温和”的形式炮制所谓新“文明标准”,企图再度以西方话语主导国际话语权。以国家主权为视角,可以系统梳理“文明标准”到新“文明标准”的演变,展现其内涵变化和工具属性,揭示部分国家试图利用“文明”话语影响国际法、建立或恢复等级化国际秩序,以及他们对于国家“离开”“回归”的摇摆态度。中国以“文明互鉴论”维护国际法的正当性,有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也有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

  关键词:文明标准 工具 主权 文明互鉴 国际法

  作者沈伟,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200030)。

  ·学科反思·

  神话学文明探源的理论创新——文化文本论

  摘要:近三十年来,神话学从单纯的文学研究转向文化和意识形态溯源研究,并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发展出一套神话学范式,先是三重证据法和四重证据法的新文科方法论,再通过第三重证据和第四重证据所代表的人类学、考古学的整合作用,建构出以文化文本论为标志的本土文化理论体系。文化文本论倡导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文化现象,将史前社会神话观念驱动的物质符号和图像符号作为元编码,将象形汉字的产生作为二级编码,从而在认识上实现了史前与文明相互衔接的文化总体观。

  关键词:神话学 文明探源 四重证据 法文化文本论

  作者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240)。

  神话学文明探源的语言路径

  摘要: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考古学与历史学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口传时代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材料与认知的原因,导致神话与历史难以分辨,为此在文明探源中需要通过神话学语言路径,廓清和打通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此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神话与语言的系统性,即在语言路径中既要考虑神话文本之间以神名或类型为线索构成的系统,又要顾及以语音的发展演变规律构成的另一个系统,并将二者结合研究以提高其阐释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神话学语言路径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文明探源 神话学 语言考证

  作者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回顾与反思

  摘要: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至今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海外传播经历了从版权输出到文本输出,再到IP多元化传播和产业化输出的转变,在不断升级与转型中获得了高速发展。通过借鉴传统文化和创新传播方式,中国网络文学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为了突破翻译瓶颈,网络平台通过尝试AI翻译、组建专业翻译团队、培养海外原创作者等一系列相关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背景下,回顾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发生与发展的历程,反思其显在或潜在的问题,对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总结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成败得失,对推动网络小说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都不无裨益。

  关键词:中国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翻译 原创现象

  作者陈定家,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宜昌443002)。

  ·评价视角·

  优化艺术学学术期刊论文评价机制与方法

  摘要:学科目录调整、新型评价视角与方法涌现等现实,对完善和优化中国艺术学学术期刊论文评价提出新的要求。针对目前评价中存在的评价主体单一、过度量化等问题,确立可吸纳多元主体的同行评议机制,引入以“替代计量学”为基础的社会评价维度,合理运用具备“元评价”效能的智能评价技术,有助于优化艺术学学术期刊论文评价机制与方法,进一步完善艺术学期刊论文评价体系。

  关键词:艺术学 论文评价 同行评价 智能评价

  作者李翔宇,东南大学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南京21118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