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年第1期目录
关键词:评价;目录;2023年第1期
·前沿论坛·
元宇宙的批判性反思
编者按:近两年炽热的元宇宙话题自然成为学术界讨论的前沿热点之一,这类似于更早一些时候所讨论的人工智能话题。但后者却在这两年的学术讨论,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讨论中热度消减。作为同类概念式的论题,元宇宙是否也会随人工智能话题一样在一段时间后逐渐冷却,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当下或未来一段时间的科学技术能否支撑起元宇宙的硬件架构,以及人们为其“幻想”出的乌托邦世界是否能够实现,这都需要严肃的科学论证。脱离现实物质基础的热议则只能成为一种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而不应是学术讨论的前沿热点。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刊策划了这组文章,邀请国内三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近两年关于元宇宙的学术讨论给予评价,寻求其热议背后的基础性问题。或可为大家科学、客观地看待元宇宙,及其底层逻辑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价值意义提供些许严肃性的思考。
元宇宙是技术加持下的人类未来吗
摘要:鉴于目前人机交互硬件、计算能力以及数据存储能力都远远不够的现实,如果将完美复刻现实世界作为元宇宙的终极目标,强调还原真实的体验感,那么现阶段对元宇宙的讨论就会更类似于一场炒作而不合时宜。我们认为,元宇宙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人类意识世界的延伸,是人类进入人工智能世界的入口。元宇宙的发展取决于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重构。主动哈希交互网络为实现美美与共的元宇宙提供了底层架构,节点通过简单的两两之间的互信就可以在数字空间里生成时间秩序,可信的数据本体引导每个节点更负责任。在此基础上,有些节点有可能获得主体性身份。元宇宙中的主体在特定场景中需要消费,在通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在元宇宙中主体和财富的大量涌现,有可能开显出人类文明第二增长曲线。
关键词:元宇宙 人机交互 区块链 人类文明
作者蔡恒进,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考察
摘要:近两年,元宇宙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词语。但对元宇宙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虚拟与现实的二分,并在这个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上进行分析。实际上,虚拟和现实的二分并不是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因为这种二元论在现实社会中早已体现为感知事实和形式事实的区分。对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的理解,需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从具体活生生的人的社会生产和交往中重新看待元宇宙的事物。与此同时,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需要一种新的主体,这种主体不应该是监控主体和消费主体,而是作为非主体的主体性,它如同一种事件,将不可能被认识的元宇宙世界展现在用户面前。
关键词:元宇宙 社会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210023)。
元宇宙的元问题:批判性反思的图绘
摘要:如果从哲学角度对2021年以来思想界关于元宇宙话语的讨论作一个总结性评价,则需切中这些话语问题背后的“元问题”。从延伸性媒介主义、后现代断裂、平等诉求、资本批判、存在论、具身性这些元问题立场出发,我们或许能把握这个时髦概念内含的传统逻辑。而这些奠基性问题恰恰为其他有关元宇宙现象和表征的纷繁问题提供了根本性的提问方式。通过对种种元问题的梳理,可以看到,元宇宙的直接意义恰恰在于,作为重要的科技文化事件,它让人们可以重新反思理论视域,检讨人类自身的存在边界,从而研判未来的命运。
关键词:元宇宙 媒介主义 资本批判 人类世 具身性
作者何博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预测心智研究
编者按:预测心智是近年来兴起的认知科学纲领,为诸多心智现象(如知觉、情绪、行动、注意等)的认知基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统一解释框架。相较于以计算主义与联结主义为代表的第一代认知科学,以及以4E认知(具身、延展、生成、嵌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预测心智基于生成模型、贝叶斯过程等概念或计算原理,以心智对于自我与外部世界的主动预测为核心,通过感官反馈与预测更新的计算过程,说明心智主体如何认知世界、达成自我调节、做出行为决策。为呈现关于预测心智相关研究的进展,本专题选择了三篇文章,分别从“预测心智与自我”“预测心智与情绪”以及“从思想史上看杜威认识论到预测心智的发展历程”三个角度讨论这一主题。
预测心智视角下的生态学自我与主体自我
摘要:自我有着多副面孔,例如生态学自我、经验中的主体自我、客体自我,以及叙事自我等。它们既然统称为“自我”,则暗示着自我的诸多面相可能分享统一的最小化结构。预测心智是晚近兴起的认知纲领,为心智活动构建统一计算原则:认知过程是基于生成模型的预测误差最小化过程。援引预测心智的晚近成果,特别是借助朱利安·齐沃斯坦(Julian Kiverstein)的洞见,尝试论证生态学自我作为包含自我最小化结构的初始自我,是由整合关切、身体与行动三要素的自我模型所实现的。进而,经验中的主体自我(呈现为在场感、拥有感与施动感这三种现象性感受)在预测心智框架下,亦可视作基于自我模型的认知机制在意识层面的反映。
关键词:生态学自我 主体自我 预测心智 自我模型
作者孙骞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北京100105)。
情绪作为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一种基于预测加工的情绪理解
摘要:对比当前的几种情绪理论及其优劣,可以通过对预测加工理论中实现预测误差(PE)最小化的知觉推理和行动推理两种方式的考察,引介一种情绪的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观(IEAIE),将预测加工原则引入对情绪的理解。这种观点将情绪视作调节情感效价的特殊策略,认为主体通过作为内感受的外在行动推理的情绪来调节内感受知觉(效价),从而维持内稳态平衡。这种观点整合了其他理论的解释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情绪 内感受 行动推理 预测加工 感觉运动偶然事件
作者于爽,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杭州310018)。
知行哲学:从杜威认识论到预测心智
摘要:预测心智主张大脑是一台预测机器,用有层级的感觉推理和主动推理来减少预测误差。这一理论强调认知的实践优先性,掀起了认知科学和心灵哲学内部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预测心智的认知观与杜威的认识论有共通之处。杜威将实验探究视为认识的本质,蕴含了知行合一、行动优先之旨。杜威的实验探究认识论在三个方面与预测心智相契合。首先,探究是一种预测误差最小化,其形式是主动推理。其次,具有操作本性的观念对应于数字化概率的假设。最后,在康德的意义上,由探究后果建构的认识对象对应于先验概率。由这三个相似点出发,能更好理解二者对知行优先性的处理:二者都将知识和行动看作实现善果的手段。阐明预测心智和杜威认识论的联系,有助于发掘古典实用主义思想在当代心灵哲学中的价值,推进知行哲学的研究。
关键词:预测心智 杜威 实验探究 行动 不确定性
作者叶菲楠,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学术新论·
公共阐释、有效阐释与阐释弹性——从西方话语到中国话语
摘要:阐释是一种以获得承认、达成共识为目标且兼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历史活动。作为时代共识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一个私人话语不断被公共理性裁定有效并接纳进入历史、产生影响的过程。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曾在不同时期历史确定性前提和共性问题阈基础上,较为充分地利用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所提供之可能边界约束区间,具备了较强的阐释弹性,于较大公共理性范围内将其私人话语成功抬高为普遍性共识,尽管其阐释严格来讲并非一定“有效”(纯粹阐释学意义上),前提和内容也未必“真实”。作为基于当代伟大实践的思想理论活动,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历史发展共性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把握时代最新主题,并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所赋予之可能边界约束范围内不断生发创新,以增加阐释弹性,拓展阐释版图,获得世界范围内更广大公共理性承认。
关键词:公共阐释 公共理性 共识 有效阐释 阐释弹性
作者陆丹,三亚学院教授;王瑛,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三亚572000)
对法律实证主义概念分析方法的检讨
摘要:在当代英美法哲学中,法律实证主义占据支配地位。法律实证主义自我定位为一种描述性、一般性的概念分析,主要目标是澄清法律的本性。通过检讨概念分析、描述性、一般性这三个元理论特征,可以发现在法哲学研究中,描述性的概念分析确实可行,且有重要哲学价值,在明确理论前提、限定解释范围后,能够与德沃金的规范性概念分析并存。但这种研究有语境限度,其一般性主张言过其实。
关键词:概念分析 描述性 规范性 一般性 地方性
作者钱一栋,同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上海200082)。
数字经济测度的理论思路与实践评估
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行统计与核算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数字经济测度成为研究热点。理论上,数字经济测度的内容重点涉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数字经济要素的测度、新经济形式与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测度等,在测度方法上主要包括生产法、支出法、增长核算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编制指数法、建立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法等。实践上,国内外对数字经济测度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测度尚存在诸多难题,把握数字经济测度的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数字经济测度的范围与边界、不断更新完善数字经济测度的统计方法,以及加强关于数字经济统计的基础数据收集。
关键词:数字经济 统计范围 测度方法 实践进展
作者周元任,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梦根,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学术评论·美德伦理学批评
编者按:美德伦理学是伦理学三大规范性理论之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是现代伦理思想史的重要事件之一。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者转向研究其道德心理基础问题,重新界定伦理学相关核心概念,力图把握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伦理学原理发展,建构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这一努力将规范性的美德伦理以实证心理学的方式做了学理重释,以为其古典的规范性内核做某种现代实证的科学主义辩护。这一跨界性的尝试必然会面对多学科路径的理论审视,本组文章中张浩军从心理学移情误读的角度,徐竹从行动哲学的角度,陶涛从古今伦理的一致性角度分别对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建构提出了学术批评。
现象学视域中的移情与美德
摘要: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对移情的表现、基础和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但这些分析大多基于利普斯以来的移情心理学,而利普斯的移情心理学存在不少误解,例如移情是模仿;移情是投射;移情不仅是一种感受行为,而且也是这种感受行为的结果,即一种具体的情感,移情就是同情;移情是同情的基础,是道德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然而,从现象学的视角来看,移情本质上是对他人的认识或理解,它不是对他人的模仿,也不是一种自我的投射,移情是一种中立的意识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情感,也不构成同情或道德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此而言,利普斯的移情心理学因其自身的缺陷,并不能为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奠定真正的基础,毋宁说,移情现象学才能为美德伦理学在道德意识层面提供更合理的解释。就道德行为如何可能这一问题而言,理性主义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美德伦理学和情感主义伦理学,并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可以兼容和互补的。
关键词:移情 同情 美德 道德 美德之心
作者张浩军,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8)。
行动理由、实践推理与美德规范性——行动哲学三大传统背景下的考察
摘要:行动的理由与实践推理是当代行动哲学的主要议题。行动哲学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必要借鉴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丰厚资源,同时也有必要反过来对实践哲学的传统有所贡献。除非我们能够从行动哲学三大理论传统的互动背景出发,理解素朴实在论及其现代张力,并且承认现代行动哲学的介入与挑战,否则我们就无法充分理解当代美德伦理学试图重建亚里士多德主义行动哲学的意义。
关键词:实践推理 亚里士多德 行动哲学 实践哲学
作者徐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上海200062)。
道德价值的来源与情感的地位——略论亚里士多德与康德伦理思想的某种相似性
摘要:伦理学本应影响人类生活与道德实践,但现代道德哲学却越来越缺乏这种能力。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复兴,正是为了反思现代困境,重塑伦理学直指人心的力量。为此,当代美德伦理学者基于美德伦理与规则伦理之间的差异,尝试系统建构亚里士多德主义伦理学的道德心理基础。然而,这种阐释路径可能忽视了古今之间伦理思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以“道德价值”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文本,从而展示康德的自律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选择思想之间所具有的惊人的相似性,即:人们基于理性的主动选择,才能赋予行为以道德价值。因此,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理论并无本质的冲突或矛盾。如果对亚里士多德立场进行适当修订,便可以同康德的主要观点彼此结合。
关键词:道德价值 情感 自律 选择
作者陶涛,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210023)。
·学科反思·
阐释政治学与历史的公共阐释——对历史政治学的阐释学检视
摘要:当下中国兴起的“历史政治学”与当下西方的“阐释政治学”有着相近的旨趣,都主张把历史带入政治分析。“阐释政治科学”和“阐释政治哲学”分别蕴含着社会科学和实践哲学导向的历史阐释,并分别与社会科学和政治哲学导向的历史政治学路向大致对应。现代条件下的历史阐释事关政治共同体在伦理—政治层面的集体性自我理解,具有内在的公共性。历史政治学应当遵循“双重对话”的阐释学逻辑,推进关于历史的公共阐释,促进中国关于现代政治秩序的自我理解,并在充分内在聚合的基础上赢得普遍的外在承认。
关键词:阐释政治学 历史阐释 历史政治学 双重对话 公共阐释
作者孙国东,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上海200433)。
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及其认识论
摘要:对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及其认识论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张道一等四位代表性学者关于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的论述体现了实在论、本质主义、辩证法等认识论特征。当下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面临唯名论、反本质主义美学等挑战。在坚持以整体的、综合的视角研究艺术的本质和普遍规律这一主线基础上,综合考量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实际指向、艺术的独创性特点、艺术相关社会活动的理论需求、已有研究成果分布情况等方面,未来艺术学理论知识体系研究可从艺术哲学、比较艺术学、艺术交叉学科、元艺术学四个分支展开,以便明确研究方向、兼顾原本的特色,促进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 知识体系 认识论 实在论 本质主义
作者李精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苏州215123)。
·专题研究·作家论再认识
中国现代作家论两种类型辨析
摘要:中国现代作家论在研究路径上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审美感觉评价型,一是社会历史分析型。两种类型各有特点,前者更重视作家的艺术风格,后者更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由于中国独特的语境,审美感觉评价型后来逐渐式微,但社会历史分析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两种类型的作家论,都有鲁迅所批评的不“顾及全篇”和不“顾及全人”的情况,而以科学性标准来衡量,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作家论 审美感觉评价型 社会历史分析型 科学性追求
作者刘卫国,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广州510275)。
作家论的三个评价标准:史料、时代与文本
摘要:史料、时代与文本是现当代文学作家论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评价标准。史料是作家论的根基,在史料选取过程中,只有注重搜集史料的“全”、致力挖掘史料的“深”、力避史料运用的“偏”,才能确保筑牢作家论的根基。时代是作家论的标尺,以时间为标尺,将能够真正代表时代思想精神和艺术水准的作家作品挖掘出来,并通过这些作家作品来反观特有的时代风貌,是作家论的重要职责。文本是作家论的管钥,从文本出发,在文本与作家内外勾连、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对作家创作整体面貌给予整体审视,是作家论的重要目标。撷取史料、时代与文本三个评价标准,楔入作家论文本细部研究,分析百余年作家论写作的历史源流和现实功过,对提升当下的作家论写作与研究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关键词:作家论 史料 时代 文本 评价标准
作者侯敏,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沈阳110136)。
重建作家论的写作伦理
摘要:当下的作家论写作不能令人满意,写作伦理失范是其原因之一。作家论的写作伦理要求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是指写作主体在研究过程中尽己地投入个人的情感,忠实地传达自我感受和体验。作家论的目标是以理性探求“一般的精神法则”,写作主体的真诚态度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主客体关系是其写作伦理的另一重要方面。主客体共处同一文学场,二者的互动有利于时代精神的展开,其弊端在于难以摆脱现实的种种羁绊。良好的主客体关系应是与人为善,其理想状态是基于“一般的精神法则”共识与追求上的相知相得。重构作家论写作的伦理规范,需改变写作者主体性萎顿和主客体关系庸俗化两方面问题,而重建文学场的规范、精神准则是更为根本的措施。
关键词:作家论 写作伦理 一般的精神法则
作者徐仲佳,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