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3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3期;目录
·学术争鸣·海外早期中国研究反思
编者按:两百多年来,西方汉学历经形态演变和重心转移,数代学者在中国历史、文化、语言等研究方面推出诸多富有影响力的论著,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一定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西方汉学呈现出更加活跃的态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汉学研究体现出的问题意识、观察视角、研究思路、理论方法无疑值得中国学者学习借鉴,其中的某些具体结论也不乏启发意义。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受特定文化、历史、语言、价值观等因素的制约,西方汉学在认识、阐释和理解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局限与不足。有鉴于此,本专题组织三位学者对一个时期以来海外早期中国研究的成就及问题加以讨论评估,希望借此加强中外学术之间的对话、交流与互鉴,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奠定扎实基础。
早期中国研究中的阐释学转向及其可能
摘要:早期中国研究中存在诸多有争议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流逝,争议还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对史料的价值和历史研究的目的这两个涉及历史学本质的问题存在误解。西方学者对于这两点同样存在误解,由此提出的一些认知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仅仅是一家之言,并没有“超越性”。就目前的研究手段而言,客观主义史学所追求的“历史真相”是难以完全实现的。历史学从本质上是一门以阐释为手段和目的的学科,其目的是基于时代需要,对历史提出阐释,从而影响未来,因此早期中国研究要学习其他学科最新的理论,提出更具说服力的阐释,在中国上古史研究领域确立中国话语权,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学三大体系。
关键词:上古史 夏朝 阐释学 史学理论史
作者成一农,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 (昆明650091)。
如何认识早期中国的“中国性”
摘要:一些汉学家质疑早期中国(尤其商代之前)存在统一性、连续性和特殊性,这在贝格利对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的评论中有集中而突出的体现。在贝格利看来,巫鸿的著作虚构了一种统一、连续、独特的“中国性”。关于该书论争所揭示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以及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分歧,至今依然存在,近年的一些新研究可视作其回响。回望这次论争,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统一性和特殊性亦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西方汉学 早期中国 中国性
作者陈民镇,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100083)。
早期中国研究中的方法与材料之争
摘要:美国的早期中国研究是在二战以后北美高等教育区域研究框架下的中国研究领域内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如果以《早期中国》杂志的创立为标志,早期中国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二十余年后《剑桥中国上古史》的出版,则标志着早期中国研究从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等层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但也暴露出早期中国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剑桥中国上古史》在主要章节安排上将考古与文献并立的二元结构,可以看作关于中国上古史研究方法和材料争论——中国上古史的构建到底是依赖传世文献还是考古发现的问题——的集中体现。进一步追问,这一问题就变成传统中国古史研究所依据的文献材料能否像出土文物那样准确可靠地反映上古社会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不仅提醒我们进一步反思早期中国研究作为一个学科能否成立以及走向哪里,也促使我们从方法论的高度探索材料与证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对材料进行处理使之成为有效证据的问题。
关键词:早期中国研究 《剑桥中国上古史》 二重证据法 出土材料 传世文献
作者张瀚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前沿论坛·情感劳动研究新视角
情感劳动理论的贡献、局限与拓展——引入关系向度理论的分析
摘要:情感劳动理论是学界研究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析视角。霍克希尔德从情感系统的转变和情感劳动的运作过程为我们呈现了主要理论观点。该理论推动了劳动社会学和情感社会学的发展,但是在情感劳动的社会后果与劳客互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而关系向度理论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关系向度理论揭示出西方情感劳动理论的前提预设是以松散关系为人际交往的起点,这种社会更强调个人权利与意愿反而忽略了关系的影响,然而,以固定关系为人际交往起点的中国社会则更凸显关系的重要性。不同行业中的劳客关系可以用三种关系类型来做说明。
关键词:情感劳动 关系向度 资方 劳动者 客户
作者张杨波,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管辖权视角下的“专业化情绪劳动”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进入服务行业。其中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包括了劳动分工不断演化而形成的“专业性”,也包含了满足客户需求的“情绪/情感性”。但对于这种二重性之间的关系,不管是“情绪劳动”的研究视角,还是“专业主义”的研究框架,都无法充分解释。“专业化情绪劳动”这一理论框架,将性别劳动的研究与职业社会学的研究进行融合,从管辖权视角来分析服务行业中“专业性”和“情绪/情感性”之间的边界和关系,可以拓展现有的“情绪劳动”和“专业主义”研究。这种拓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制度化层面考察国家和市场等外部力量对于“专业性”和“情绪/情感性”二重性管辖权的塑造,二是从微观内部劳动过程考察劳动者与外部力量所进行的有关二重性管辖权边界的划界互动。
关键词:专业性 情绪劳动 二重性 管辖权 专业化情绪劳动
作者苏熠慧,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上海200433)。
情感劳动研究核心概念辨析与拓展
摘要:情感劳动研究大多带有鲜明的批判视角,致力于反思情感劳动中存在的对情感资源的剥夺、劳动者的自我疏离等消极影响。基于批判视角的研究发现虽然为情感劳动研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关情感劳动积极社会影响的理论想象。基于对本真性与真诚性、标准化与专业性、商业性与公共性三组概念的辨析,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情感劳动在增强劳动者自我效能、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生公共效益等方面的潜力。研究视角的拓展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考察情感劳动的社会影响,推进情感劳动研究未来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情感劳动 批判视角 自我效能 专业性 公共效益
作者梅笑,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学术评论·
以“有序性”实现法学认识论新突破
摘要:现代法学执着于以规范性为中心的结构化的认识论,主张把生活世界的事实从规范分析的框架之中剔除出去;待规范分析之后,再通过涵摄等方法重建规范与事实的联系。这样一种诉诸纯粹形式的认识论结构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立足于生活世界的法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法学看到这一危机,但是由于缺乏对规范性的重视,它们难以在批判之外提出更多有益的见解。然而,前现代的法学并未对规范性和生活世界做出严格区分,而是站在相对含混的有序性的立场之上,将实际问题诉诸历史情境并从中寻找解决方案。这是一条更加符合自然思维的路径,而非人工思维的产物,古典罗马法、传统中国法,以及源于前现代的英美法思维均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内嵌于历史情境之中的规范性表达。不仅如此,未来法学在认识论层面也呈现出类似的非结构化的特征。基于有序性的认识论批判为规范性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提供了调和的可能性,也为危机之中的现代法学提供了一条反思的路径。
关键词:历史情境 有序性 规范性 生活世界
作者高仰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100872)。
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可通约吗 ——科学哲学视域下的思想回顾与范式比较
摘要:作为经济学的两个新兴分支学科,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虽然关联紧密但在范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局部不可通约性。范式差异的内在原因与学科渊源、问题意识和功能定位有关,在外显特征上则表现为实验设计、被试者、政策应用等维度的区隔。在与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上,实验经济学家更像是维新派,为经济学提供新的经验检验工具;行为经济学家则近乎革命者,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即使按照科学哲学的评价标准来审查,我们仍然无法简单地评判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优劣。为了经济学在理论和应用领域的进步,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融合。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范式 不可通约性
作者汪毅霖,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重庆401120)。
人工智能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进程及其挑战
摘要:人工智能国际关系研究是国际关系学者围绕前沿数字技术展开的系统性探索,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变迁对国际体系及国际行为体互动进程的影响。中国的人工智能国际关系研究发端于2017年,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迅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多元研究路径,为进一步开展系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该研究领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潜在风险。受技术发展周期性特征及研究本身泡沫化倾向的影响,中国的人工智能国际关系研究在长期稳定发展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基于此,只有与国际问题研究新的学科矩阵建立有效链接,对研究议题进行合理规划,积极构建人工智能国际关系研究学术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未来的风险与挑战。
关键词:人工智能 国际关系研究 多元路径 技术发展 泡沫化
作者封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200233)。
哲学诠释与公共阐释的理论异同
摘要:哲学诠释学的出现为诠释学注入了历史性、实践性和辩证法内容,使理解成为原典和现代理解者二者之间相互不断交流的过程,但也暴露了其突出的矛盾,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局限性。公共阐释理论的突出特征是具有突出的辩证理性、社会普遍性和社会实践性,它的出现为克服哲学诠释学的理解局限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借鉴视角。将哲学诠释学和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公共阐释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有利于对双方理论方法异同点的理解,而且对于我们在中西文化交融观念下丰富中国的公共阐释理论体系、更好地推动中国的文化继承和创新进程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哲学诠释学 公共阐释学 比较研究 融通
作者王成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西安710119);王瑞媛,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西安710062)。
·域外观察·日本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评介
编者按: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阵营中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研究特点,而能够原汁原味地展现这个特点的莫过于日本学者自身。因此,本刊约请了三位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撰写了这组文章。通过这组文章,我们可以窥见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同时亦展现出日本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的独特之处,即通过文本的详细梳理与解读,在文本和文献研究中展现马克思思想的细致精深处。但也正是由于过于细致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马克思思想全貌的把握。由此,我们可以对比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上的特点与优势,即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不在思辨层面拘泥于文本细节,而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代相结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中心
摘要:日本翻译《资本论》的时期与经济全面发展时期重合,由此日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以经济学为中心展开,并在经过“日本资本主义论争”后,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派和宇野学派三个学派。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主义的背景下,诞生于日本的宇野学派,通过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以货币论为例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动态变化理论“他律型价值形式理论”。与欧美学界有渊源的日本数理经济学派和马克思手稿研究,分别在贫富差距问题和环境问题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果。面对后资本主义社会,宇野学派如何克服语言问题向世界发声,如何对新兴研究方向进行理论建构,如何加强与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合作,等等,是今后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课题。
关键词: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宇野学派 他律型价值形式理论 贫富差距论 生态论
作者江原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养学部副教授。
论唯物史观成立初期的基本思想
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创见
摘要: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创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形成了“基础—上层建筑”理论,由此在1843年实现了理论转变;第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基于“劳动—所有制形式”论和异化论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批判性的剖析;第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Ⅲ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否定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主张异化会导向扬弃私有财产和无产的历史变革的运动,并且将这一运动理解为“共产主义”,此为“历史变革的逻辑”。第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共产主义后,开始转变以往理论对“理论和实践”的理解,这也标志着启蒙主义批判的完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理论衔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自《德法年鉴》以来的理论总括。我们不能以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水准来裁决马克思青年时期理论的不完备,而要从其晚年研究的理论基础方面来解读青年马克思的理论创见。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意识形态批判 异化论 历史变革
作者渡边宪正,日本关东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评价视角·人才评价模型与指标
智库研究人员评价模型构建的质化研究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离不开评价的支撑。智库研究人员评价模型立足智库研究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用对多名政府部门人员、智库研究人员的访谈资料构建而成。该模型包含能力导向和成果导向的两种评价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智库对研究人员评价的指标以成果导向为主,且政府智库、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对成果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政府智库和高校智库均高度重视成果被高级别领导批示和采纳的情况,但在成果形式上政府智库更重视委托研究,高校智库更重视自主性较强的政策研究和论著发表,而企业智库更重视带来“流量”的媒体传播。不同类型智库可按需选择适切指标开展智库研究人员评价。
关键词:智库 研究人员 评价模型 质化研究
作者王传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段戒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北京100084)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才个体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价值、能力、贡献”的人才评价导向,以“三大体系”为框架,将“筑牢学科支撑力、提升学术竞争力、扩大话语影响力”三个方面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价值体现,并以此为依托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评价指标注重突出学科支撑力中的职责和贡献导向,突出学术竞争力和话语影响力中的人才胜任能力导向,打破了在科研人才评价领域过度聚焦以成果为代表的绩效评价局限,综合体现出“破五唯”、同行评价和代表作评价等理念。
关键词:学科支撑力 学术竞争力 话语影响力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才
作者吴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杨佳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