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1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学术新论·
从形式到实质:社会学研究的“更进一步”
摘要:提升文化自觉、增进同情共感、见微知著是社会科学实质性研究的标准,这要求社会科学能够自觉揭示或关联研究对象所在情境的“世界图像”。实质性研究与只关注概念体系和方法的“科学性”等外围指标的形式性研究相对,是在后者基础上“更进一步”。社会学的实质性研究,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承认“家”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图像”之源,就可以“家”为参照来反思国内一些重要的理论设计和个案研究,拓展社会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新深度。推进社会学的实质性研究,需要改变目前国内社会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局面,重估社会学在中国文明整体中的位置,拓展学科边界,增进研究者的理论感、历史感和经验感。
关键词:社会学 实质性研究 形式性研究 文化自觉 世界图像
作者肖瑛,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200444)。
隐私、符号与资本
摘要:隐私是个人社会关系即社会符号的产物。符号单一性与人的本性和活动多样性造成的非对称性矛盾是隐私产生的本体论根源。隐私传播会损害符号利益共同体内的个人的符号与利益。但隐私交流也有增进人际关系、增强共同体意识的正面作用。以人格权保护隐私是对资本与权势共同体的符号意识形态的反抗。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交叉,社会分工与人本能的矛盾是隐私的社会历史根源,并在私有制市场经济社会中,发展为隐私异化。以马克思的立场方法,可以探讨隐私与符号、隐私与资本的诸多关系问题。
关键词:隐私 个人符号 资本
作者何丽野,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杭州310018)。
国际秩序的基础之争:规则还是国际法
摘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之提法源于西方特定的国际政治语境,附带“权力”和“关系”两种特性。中国主张用“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之概念,其要义在于强调国际法在法律上的应然性,依据“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所体现的法治精神以及国际法的有关规范性寓意,反对西方国家从国际政治上对规则做出的实然性解读,并对抗其“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内生的国际强权政治逻辑以及对中国实行的规则压制。
关键词:国际秩序 国际规则 国际法
作者徐崇利,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厦门361005)。
·学术评论·
从民俗研究重新认识中国“城市性”
摘要:中国城市是否具有“城市性”是涉及城市史研究范畴、研究目的等关系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城市史研究学科独立性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开辟了城市史研究的新视角。特别是历史人类学在民俗研究中形成的治学方法和成功经验有可能为审视中国城市的“城市性”带来新思路。如以“人”为中心的转向可以推动城市史研究者从社会、文化等更具有人文性的视角去衡量中国的“城市性”,从而超越城市的物质层面,深入城市的精神内核;从“结构过程”观察中国城市的结构要素可以为中国“城市性”的存在提供确凿依据;对城市民间文献和口述史料的搜集和利用可以推动城市史研究者从学者思维向民众思维转变,实现自下而上探索中国“城市性”,从而有助于中国“城市性”问题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历史人类学 城市史 “城市性”问题 城市化
作者许哲娜,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苏州215009)。
从形式问题看西方哲学的深度研究
摘要:西方哲学作为西方文明的内核,以不同时期的一系列既能被人理解又对现实事物具有奠基作用的形式为主干。通过考察西方历史上第一部“哲学史”即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卷,可见形式问题在希腊哲学中已居于极为关键的枢纽地位。通过考察历史主义哲学史叙事的限度以及若干古代与近现代思想,我们会发现形式问题对于重启西方哲学深度研究、改变既往由学派立场造成的固化局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西方哲学 形式 亚里士多德 历史主义
作者庄振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西安710119)。
·前沿论坛·新子学研究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此背景下,重新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诸子学说的思想资源,在古今、东西、一元与多元等多重意义上,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从诸子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大转变;至近代,独尊之术在古今之变中重创难支,此又中国思想史一大转变。在古今东西碰撞的思想大变局中,“新子学”呼吁子学精神回归当代学坛,这意味着以古典的百家争鸣呼应现代的多元性,也意味着诸子学说面对现代世界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自我主张。十余年来,“新子学”从观念性的倡议下沉到对文本研究的耕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更加系统的学术主张。
本组专题推出三篇文章,华东师范大学方勇的《“务为治”:“新子学”的学术理念与价值要求》从“新子学”整体性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包容性;扬州大学曾建华的《从“经学思维”到“子学精神”:“新子学”的古典学路向》对经学传统叙事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并鲜明提出子学精神的主张;上海财经大学陈成吒的《“新子学”视域中的“子藏学”建构与“数字人文”前瞻》分析“新子学”与《子藏》所存在的内源性关系,并提出对古籍文献整理与新兴人文学术的反思。
“务为治”:“新子学”的学术理念与价值要求
摘要:诸子学研究一直存在“体”之离散与“魂”之缺失的问题。“新子学”承袭司马谈的理解,视诸子各家为“务为治”之学,并在路径上有“一致而百虑”的特征。而在现代语境下,求“治”可对应为对不同文明形态内部及外部相互关系的整体性理解,由“治”或文明的视角,我们便可把握住诸子学的整体性。由诸子学的整体性可反观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同时由诸子学内部的多样性可以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基于此,“新子学”由一种学术理念而延伸为一种文化立场。
关键词:新子学 诸子学 整体性 主体性
作者方勇,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241)。
从“经学思维”到“子学精神”:“新子学”的古典学路向
摘要:“经学思维”与“子学精神”为古典学之二端,前者是将儒学意识形态化后所形成的神性、独尊、封闭的文化心理与认知结构,后者则是“新子学”基于多元、开放、平等、对话等现代文化诉求与学术理念,而提炼出来的对于诸子精神的整体认知和学术范导。因此,“新子学”代表一种消解“经学思维”以发掘“子学精神”的古典学路向,它既不同于试图重构古典政治体制的“新经学”叙事,也有别于超离古典语境的“新天下主义”叙事。作为古典学叙事的“新子学”,应力避经学“建制”思维的闭路循环,而借助“新人文”理念逐渐打破森严的学科壁垒,同时在古典的限度内“如珠走盘”地“重构”古典学的知识谱系,最终实现古代思想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新子学 古典学 新经学 经学思维 子学精神
作者曾建华,扬州大学文学院讲师(扬州225000)。
“新子学”视域中的“子藏学”建构与“数字人文”前瞻
摘要:“新子学”以整体多元的方式重构子学,并以“文本”的创造与解放为立足点,继往开来。“新子学”与《子藏》存在着内源性关系,“子藏学”的建构及其意义也有赖于“新子学”理念的观照。在“新子学”视域下,仅从“物”的方面来看,“子藏学”与传统的“四库学”“敦煌学”等相较,优在理念、研究方向与方法的突破。而新兴的“数字人文”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它在研究理念与方法上仍延续旧经学或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立足于“作品”的结构、内容的相似性。但它将来的影响将非常突出,因为它意味着学术研究主体以及对象的彻底改变。但这在根源处牵涉着人和数据的实质与关系这一根本性问题。“新子学”对此可以有也应有充分的反思,从事真实有效的人文研究。
关键词:新子学 道学 子藏学 数字人文
作者陈成吒,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方法与范式·
“薄”政治文化何以可为——基于认知社会学的分析
摘要:政治文化研究的“厚”范式强调文化的宏观性、整体性和同质性,而“薄”范式则强调文化的经验可知、建构主义、环境内生、人际异质和动态可塑性。然而,“薄”政治文化范式在经验研究中往往以“显式”的言说作为文化分析基础,从而存在潜在的信息扭曲风险。此外,其对平均意义上的文化特征的描述也使得“薄”政治文化范式容易退化为某种中观层面的“厚”政治文化范式。但从认知社会科学的思维进路出发,认知图式的模式多样性可以被用来直接分析个体政治文化的异质性。而多种可辨识的认知图式有助于研究者分解宏观层面的经验模式,以达成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结。通过探索影响图式结构的生活经验因素,研究者可以展现政治文化图式何以动态可塑。
关键词:“薄”政治文化 惯习 认知社会学
作者胡安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200433)。
科技人文融合视角下大数据的双轮驱动特征
摘要:数据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和现实社会认知的符号化表示。刻画主体多元行为属性和人类社会的大数据,既要借鉴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前沿技术,又要展现人本特色。深入考察数据的本征与外化、来龙与去脉、应用场景、价值评估及对数据品质的科学检验,探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借大数据之机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在底层逻辑和理论内核中注入并激活人文基因,进一步依托数字化精细刻画各类场景主体的关键行为特征及其复杂性,促发思维认知变革,通过条件分析和内源激发的双轮数据驱动,力促科技与人文的实质性融合创新。
关键词:数据驱动 数字化 科技与人文 融合创新
作者王国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神经实验与神经经济学
摘要:经济学正在经历一场托马斯·库恩意义上的“范式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发现的大量行为异象,对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公理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过程中,神经经济学及其相应的神经实验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经验实证的技术工具,神经经济学中的实验手段就如同自然科学中的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和粒子加速器那样,将传统经济学的“行为—心理”分析推向可观察、可控制、可重复的“大脑—神经元”分析,从而为经济学认识人类行为、揭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偏好机制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理性经济人假设 异象 神经经济学 神经实验 行为人假设
作者叶航,浙江财经大学经济行为与决策研究中心教授;罗俊,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杭州310018)
·会议发言·
为什么要研究“技术政治学”
作者吴冠军
·专题研究·粉丝文化研究再评价
数字时代的破圈:粉丝文化研究为何热度不减
摘要:回答粉丝文化研究何以热度不减,需要通过对粉丝文化研究流变的梳理,从历史维度反思其与社会语境、媒介环境、时代变迁之间的互动与联系。粉丝文化崛起的关键性因素来源于多元主体的合力:平台技术资本的兴起、政策导向以及粉丝群体的主体性,都为粉丝文化从小众文化向主流文化融入奠定了基础。在此之上,粉丝群体扩大为一种规模巨大,具备高度组织力、行动力和影响力的互联网社团,其流量文化政治和圈层文化政治与当下诸多社会问题深度绑缚,在正负两方面刷新主流社会及学界对于粉丝文化和粉丝社团的感知。粉丝文化研究源于社会问题而兴起,近期呈现出从征用到治理的研究发展轨迹。中国当代关于粉丝文化的研究应强调的是文本背后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肌理。
关键词:粉丝文化 平台 饭圈 治理 症候
作者朱丽丽,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认同与表演: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
摘要:中国的粉丝经济随着娱乐业的深化发展,正成为大众文化和娱乐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下中国以流量为主导的粉丝经济和娱乐市场现象,粉丝生态对互联网资本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算法的依赖,形成世界上极为特殊的粉丝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强语境性质的粉丝文化,应当扩大已有研究维度,将技术和经济因素纳入研究,从流行文化和互联网平台上真实存在并活跃的社群角度来推进研究,从而深刻透视粉丝文化的形态演变和社会关联,使粉丝文化研究更切合当下中国社会实际和文化语境。
关键词:粉丝文化 互联网思维 身份认同 身份表演
作者郑熙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谭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中国明星粉都研究的问题与路径
摘要:中国学界多年来一直将明星粉都与媒介粉都混为一谈,并使用英美媒介粉都理论来研究本土的明星粉都现象。这种理论与实践的错位,导致明星粉都中最突出的情感和伦理议题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我们需要策略性地区分明星粉都和媒介粉都,以便揭示不同类型粉都中粉丝情感和实践的不同特质。明星粉丝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的情感感受力:对明星容貌的审美感受力,对快乐这种正性情感的感受力,以及对追星过程中的矛盾和风险的容受力。我们只有在区分不同类型粉都的基础上,才能将中国粉丝文化研究推向深入。
关键词:明星粉都 媒介粉都 粉丝文化研究 情感感受力
作者杨玲,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厦门361005)。
·评价报告·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进程评价:理论与实践探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三大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
摘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三大体系”建设评价作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三大体系”建设的“风向标”和“助推器”。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形势下,“三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有关“三大体系”建设的评价应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反映“三大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在厘清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与思考“三大体系”建设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内容和要求、指标体系构建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