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研究

——基于“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分析

2021-11-09 作者:余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年第3期

摘  要:“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期刊论文产出;科研竞争力

  

  摘要:以“十三五”期间我国西部12个省区市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为研究对象,统计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包括年度趋势、项目类别、系统、机构和学科分布情况),并对基金论文产出及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稳步增长,民族学和宗教学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学科,陕川渝是12个西部省区市中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较强的省份,其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和基金论文数量接近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西部地区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 西部项目 期刊论文产出 科研竞争力

  作者余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北京100732)。

 

  引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社科基金”),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国家社科基金是重要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的基金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被不少科研机构和高校列为考核、评奖和晋升的评价指标之一,部分学术期刊也将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成果作为优先录用的条件之一,可以说,国家社科基金的研究成果代表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较高水平,也通常被人文社会科学界视为衡量一个单位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2004年,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专项资助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西部项目”)。西部项目旨在促进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支持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建设,重点支持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支持加强民族团结、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维护祖国统一的研究,支持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抢救和区域优势学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

  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及其学术竞争力的提升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不少学者基于国家社科基金对部分省市、个别学科以及某类型机构的立项情况、区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学科热点和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以西部地区总体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如马存勇等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据对西部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展进行了研究,徐俊等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的西部项目开展了对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的分布研究,王永斌和黄华伟等分别基于“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据,展开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将聚焦我国西部地区,以“十三五”期间我国西部12个省区市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情况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年度趋势、项目类别、系统、单位、学科、基金发文等基本情况,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的优劣势和特点,透视国家社科基金对于推动西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的作用,并根据上述分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的立项情况及科研产出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深入分析。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和项目发表论文为主要统计对象,从项目类型、地区、机构等角度,对科研成果的影响力情况(被引、下载和转载等)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项目数据来源,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的项目数据库;二是被引下载等数据来源,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三是转载数据来源,即人民出版社的《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上海师范大学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

  (二)统计方法

  在统计时遵循“第一作者”原则,即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文的地区、机构的发文和影响力情况进行分析时,均以论文中第一作者的信息进行统计。其他统计参照“第一作者”原则,以标注的第一个信息为准。如在进行基金课题统计时,有的期刊论文标注了多个基金课题,那么将以其标注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类型、立项年度等信息为准进行统计。发文情况及其被引、下载情况等统计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20日。

  (三)特殊数据的说明和处理

  1.立项数据

  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部分数据存在缺失等特殊情况,具体包括:

  (1)部分数据缺失:

  ①教育学部分数据缺失,2019—2020年只统计了后期资助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其他基金项目数据暂未统计;

  ②军事学由于涉密等原因无法获取,此次仅统计到后期资助项目的部分数据;

  ③专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数据暂未公布,故未纳入此次统计。

  (2)随着国家社科基金的发展,不同年份基金项目的分类或名称略有不同,在统计时进行了数据规范:

  ①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自2019年开始,细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优博项目(2020年更名为“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此外,还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纳入后期资助项目进行了统计;

  ②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自2019年开始,细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期刊类;

  ③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包括:a.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2018年);b.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2019年和2020年);c.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9年);d.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2019年);e.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2020年);f.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和个人项目(2020年)。

  2.发文数据

  在全部国家社科基金论文24万余条数据中,由于部分论文在发表时只标注了国家社科基金,但没有清楚标注基金号或基金名称,或者标注信息错误,最终有19036条数据无法匹配上具体项目,这部分数据归总在其他类。

  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分析

  通过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公布的2016—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名单的汇总整理,包括年度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重大招标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和单列学科(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项目,以及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后文简称《成果文库》)成果等数据的汇总,共获得33685条立项数据。

  (一)立项数量稳步增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持续增加,资助力度持续加强。“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共资助项目33685项,立项数由2016年的5890项增长到2020年的7297项(如表1所示),五年内立项数增长约24%。从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类型来看,一般项目占全部立项数量的50%左右,是立项数量最多的类型,西部项目占全部立项数量的8%左右,每年西部项目的立项数量略多于重点项目。

  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立项数量的统计显示,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从2016年的1487项增长至2020年的1737项,西部地区获得的非“西部项目”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2016年的1031项增长至2020年的1281项,西部项目稳定在每年500项左右。

  (二)基金项目的地域分布

  从东中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的整体情况来看,东部地区每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均超过总数的一半,占绝对优势,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略多于中部地区。从表 1可知,每年西部地区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将近500项来自西部项目,可以说,得益于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支持,每年西部地区获得的项目数量高于中部地区。

  “十三五”期间,东部地区获得的项目数量增加较多,从2016年的3129项(53.12%)增长至2020年的4087项(56.01%),虽然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获得的项目数量分别从2016年的1274项和1487项增长至2020年的1473项和1737项,但是立项数量比重却从2016年的21.63%和25.25%减少至2020年的20.19%和23.80%。可见,中西部地区相较东部地区,科研竞争力还是偏弱。

  西部地区12省区市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如表2所示),四川(278项)和陕西(248项)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多,科研实力较强,两个省份年均立项数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7项),重庆(215项)、云南(167项)和广西(137项)则是高于或等于西部12省年均立项数(137项),其余7个西部省区市的年均立项数均低于平均水平,而青海、宁夏和西藏三个省份的年均立项数均在50项左右,明显低于其他省区市。

  (三)基金项目的学科分布

  由于部分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专项项目等未给出学科分类,军事学和教育学这两个单列学科数据不全,亦未纳入统计,最终,统计了24个学科的部分项目类型的数据,共29527条数据。

  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不同学科分布来看,“十三五”期间,每年人文科学立项数量要比社会科学立项数量多500项左右。管理学、法学、中国文学和应用经济的年均立项数量超过400项,语言学、中国历史、马列·科社、哲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年均立项数量超过300项,仅有考古学、统计学和人口学年均立项数量在100项以下。

  “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民族学基金立项数占全部民族学项目的73.78%,学科优势明显。此外,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重较大的学科有宗教学(45.29%)和考古学(32.24%),党史·党建、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社会学等15个学科的比重在20%以上,世界历史、哲学、艺术学、外国文学和统计学这五个学科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重不足该学科项目数量的20%。从各省各学科年均立项数量看,西部各省每年在民族学和宗教学平均获得19项和5项国家社科基金,可以说西部地区在民族学和宗教学有着较强的学科优势。

  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西部地区获得的人文科学类的项目数量(4718项)是社会科学类的项目数量(2883项)的1.6倍,而东部地区(1.1倍)和中部地区(1.2倍)这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间的差距要小于西部地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西部地区获得的人文科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在逐年稳步增长,高于中部地区的3362项,可以说西部地区近年来在人文科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

  (四)基金项目的机构分布

  “十三五”期间,全部3368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涉及1617个机构,其中,高等院校907个,社科院系统44个,党校系统83个,党政机关86个,军队系统53个,其他444个。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多的50个机构中,东部地区的30个机构共获得7479个项目,平均获得249个项目,西部地区的7个机构共获得1566个项目,平均获得224个项目,中部地区的13个机构共获得2668个项目,平均获得205个项目。可以看到,东部地区机构有较明显的优势。而西部地区得益于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在西部项目等政策的支持下,虽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前50机构的数量并不占优势,但其机构平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高于中部地区。

  进一步对东中西部地区五大系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进行分析发现(见表3),东部地区在高校系统、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和党政机关四大系统中,机构平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有着明显优势。而西部地区在高校系统、社科院系统、党校系统这三大系统中,平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高于中部地区,高校系统和社科院系统平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与东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统计中属于东部地区的社科院系统,东部地区的社科院系统如果除去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那么平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为17项,也就是说若单独计算地方社科院系统的立项数,西部地区社科院系统平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22项)是东中西部中最高的。

  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文产出及影响(以期刊论文为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科研成果形式多样,其中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和论文集论文等)、学术著作、研究报告等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科研成果形式。考虑到数据获取和代表性等情况,本节主要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西部地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科研产出及其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东部、中部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一)各类型项目基金论文整体情况

  “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期刊论文共计242852篇,其中发文最多的是一般项目(89958篇,37.04%),其次是重大项目(48203篇,19.85%),两者发文之和超过了总发文数的56%。第三是青年项目(37240篇,15.33%),第四是重点项目(26503篇,10.91%),这四种类型项目的发文数量之和超过了总发文数的80%,是各类型项目发文的主要力量。西部项目发文为12950篇(5.33%)。从每个项目的平均发文数量来看,重大项目无疑是发文最多的,每个重大项目平均发文16.29篇论文,每个重点项目平均发文8.59篇,每个西部项目平均发文4.14篇,仅高于后期项目(3.36篇)。

  (二)地区发表国家社科基金论文情况及影响力

  在全部24万余篇期刊论文中(见表4),东部地区发表了12.5万余篇论文(51.61%),超过发文总数的一半,中部地区发表了22.10%的论文,西部发文最少(18.46%)。不同地区发表国家社科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从高到低是东部(5.45次)、中部(4.85次)和西部(3.94次)。不同地区发表国家社科基金论文的下载总次数、篇均下载、转载总次数和篇均转载由高到低同样也是东部、中部和西部。

  特别是在计算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时发现,东部地区发表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5.45次)约为西部(3.94次)的1.4倍,中部(4.85次)约为西部的1.2倍,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较为明显。

  (三)西部地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论文情况

  对西部地区12省区市发表国家社科基金论文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到(见表5),陕西、四川和重庆三个省区市在西部占据绝对优势,三个省区市的五年总发文数、总被引、总下载次数和总转载次数均高于或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明显高于西部其他省区市。若计算篇均被引,仅重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云南和甘肃的总发文数、总被引数、篇均被引、总下载次数、篇均下载、总转载次数和篇均转载均低于全国水平而高于或接近于西部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其余六省(贵州、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和青海)则是大多指标均低于西部平均水平。特别注意到的是,广西、云南、内蒙古、宁夏、西藏和青海六省的篇均下载与篇均被引之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均超过100。

  (四)系统发表基金论文情况

  “十三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发表论文24万余篇,其中高校系统发表了85.40%的基金论文,社科院系统次之(3.45%),党校系统发表了1.80%的基金论文,由于涉密等数据缺失,党政机关和军队系统发文统计数据不全,二者共发表了1%的基金论文(见表6)。

  若从东中西部不同系统的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总下载次数和篇均下载次数来看(见表 7),西部地区大多要弱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整体而言,西部地区发表的国家社科基金论文的影响力要弱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五)机构发文及影响力情况

  所有机构中,发文最多的前三名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4925篇)、武汉大学(4378篇)和南京大学(3979篇)。机构篇均被引和机构下载的前三名是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地区所有机构中,发文最多的前三名机构是四川大学(2227篇)、陕西师范大学(2043篇)和西南大学(1753篇)。机构篇均被引和机构下载的前三名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大学。

  结论及建议

  (一)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稳步提升

  1.西部地区立项数量稳步增长

  “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量稳步增长,考虑到西部项目在2011年后立项数量稳定在500项左右,也就是说西部地区获得的非西部项目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在稳步增长。虽然“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比重略有下滑(从2016年占25.25%到2020年占23.80%),但这个数据仍高于2008—2018年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比重(20.43%)。“十三五”期间,西部12省区市共获得823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高校系统获得731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远高于“十二五”期间的3105项;西部12省区市年均立项数为127项,也明显高于“十二五”期间的52项。 可以说,西部地区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的发展和壮大。

  2.民族学和宗教学有较强学科优势

  “十三五”期间,从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人文科学的科研实力要优于社会科学,西部地区获得人文科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要明显多于东部地区。从具体学科来看,西部地区的民族学和宗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优势,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别占该学科全部项目的73.78%和45.29%,占比分列该学科第一。针对近十年我国民族学和宗教学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可以说西部地区的民族学和宗教学有着较强的学科优势。

  3.陕川渝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优势明显

  陕西、四川和重庆是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不论是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还是国家社科基金论文产出及影响力来看,都是12个西部省份中的领先者,且都接近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云南和贵州处于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研竞争力的平均水平,西部其余六省则是西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较弱的地区。

  4.基金论文产出增长明显

  “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共计发表基金论文44823篇,年均发文8965篇。其中,西部项目共发文12950篇,年均发文2590篇,相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西部项目年均发文不足千篇,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由此可见,虽然西部地区的基金论文产出总量仍然偏少,但“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依托自身发展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通过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及基金论文的产出情况,能直观反映出西部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稳步提升。

  (二)建议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长期以来社会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也落后于东中部地区,为了促进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支持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西部项目专项。“十三五”期间,在西部项目的支持下,西部地区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基金论文发表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加,民族学和宗教学的学科优势明显,部分科研机构和陕川渝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西部地区获得的非西部项目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稳步增长。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西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实力偏弱,西部地区12个省市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较不均衡,西部地区篇均被引、篇均下载等指标还是低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为了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从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第一,继续保持西部地区学科优势和陕川渝的领头羊优势,西部地区获得了超过70%的民族学项目和超过45%的宗教学项目,这两个学科无疑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学科,考古学、党史·党建也获得了较多(30%左右)的立项,陕川渝三省因有较多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较强,应继续保持西部地区在上述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学术资源,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

  第二,鼓励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逐年稳步增长,但也要认识到每年500项左右西部项目起到的托举作用,应鼓励有实力的学者和机构积极申请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重大项目。特别是自2018年始,国家社科基金针对当下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冷门“绝学”设立了一批专项研究项目,目前西部地区获得立项较少,应密切关注相关申报信息,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申报。

  第三,细化相关优惠政策和专项帮扶政策,通过对西部12省区市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产出的分析发现,西部12省区市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不尽相同,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更加细化的优惠政策和专项帮扶政策,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相对较为薄弱省份的科研人员和机构申报,巩固和增强陕川渝等省区市的科研竞争力,同时,这些省份的科研人员和机构应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科研人员和机构的交流、学习和合作,促进西部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从而繁荣西部人文社会科学。

  第四,继续提高西部地区国家社科基金论文的产出和质量,“十三五”期间,西部地区获得了24.44%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仅发表了18.46%的基金论文,西部项目的项目平均发文数量(4.14篇)远低于重大项目(16.29篇)和重点项目(8.59篇),是各类型基金项目中较低的,西部地区发表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3.94次)也低于中部(4.85次)和东部(5.45次)地区,应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增加基金论文数量,提高基金论文质量,提升西部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力,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马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