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误类型看汉语音节的内部机制与认知模式

2024-08-07 作者:何丹 沈家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P122—P142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基于对实际发生的口误的分析,可以说明汉语音节的内部机制和认知模式,其音段组织按“1—2—4”指数级机制逐层扩增,并藉声调的“不可分割”性质,保护并决定汉语音节的整体型特征。发现汉语音节机制代表的是一种“关系”,使得西方学术界在数十年的音节大争论中无法解决的“音节第一难题”得以消解。音节/字在汉语中是联系音系和语法系统的枢纽,音节下行和字上行都呈现指数级机制,这个发现将完善我们对人类“普遍语法”的构拟。汉语音节内部的指数级机制,与同属心理学领域的音乐系统的单位拍内部机制一致,两者的核心模式与物理领域的“光子”模式相似。

关键词:口误;音节;指数级机制;音乐单位拍;物理光子

作者何丹,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杭州310058);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缘起 

  (一)汉语作为“声调原型”语言 

  1968年,美国学者乔姆斯基和哈勒共同发表了《英语语音模式》,标志着生成学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09年,海曼提出,世界语言可划分为“两大原型”——“重音原型”和“声调原型”,前者指“一种带有词层节律结构的语言,如英语”,后者指“一种带有词层音高特征的语言,如汉语普通话”。长期以来,生成学派一直占领着世界语言学研究的前沿。因而,“英语—重音原型”的研究一直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而“汉语—声调原型”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不过,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关于汉语声调功能的研究,或者说,关于汉语音节与声调关系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该领域研究中,先后出现了三种新理论,分别可称为辅音替代说、音节感知说、人工耳蜗反推说。辅音替代说认为,汉语音节的声调具有跟辅音类似的范畴性感知,而与英语的感知类型不同。音节感知说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初创,后经优化,其主要论点是,汉语音韵编码的单元是音节或音节加声调,而不是音素,主要结论与英语有关实验的结论不同。人工耳蜗反推说也经过初创和优化其主要论点是,尽管当代脑科学研究表明,语言和音乐的管辖属于大脑同一区域,关于人工耳蜗的研究证明还存在语言之间的差异,但在电听觉中音乐知觉和汉语声调知觉具有相似机制,这一点跟英语不同。依照三种新理论出现的次序及内容,隐隐形成一种趋势:“两大原型”研究的价值和核心正逐步由英语转向汉语,音节和声调的地位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 

  (二)语误研究的兴起 

  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认知科学范畴的语言产生领域,同时兴起两类全新的研究形式:一类是语感实验,还有一类是言语错误(简称“语误”,包括口误、笔误、耳误等)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类研究形式已被奉为该领域的经典研究形式。 

  语感实验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被试对某一事物反应时间等数据的分析提炼,判断并确定人们对某类事物的心理感知特征。该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展示事物的具体结构,因而无法分析和确认事物的内部配置机制。语误研究发轫于19世纪60年代,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对言语错误的归类,分析语言内部各级单位的基本特征、联系方式和内部配置机制。该类研究不但能够弥补语感实验的不足,而且被认为是能够检验语言理论和认知系统理论的研究形式。 

  (三)音节构拟和语误研究 

  病理语言学家曾提出“音节意识”概念,认为人类关于音节的认知具有先天性。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学界的“音节大争论”中,关于正常人的口误研究表明,正常人的口误应该是更可靠的音节构拟根据,从而引起很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在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共识,特别是对语误研究的目的和功用达成两点共识:第一,语误研究以语误为证据,对各种不同的理论或学说作出评判。第二,语误研究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任何关于语言和认知系统的理论,如果不能解释语误现象,就一定是不完善甚至错误的。 

  因而,采用语误研究成果,应该是深化汉语研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本文选用沈家煊《口误类例》一文为底本,根据其中的语例,全面地分析和论证汉语普通话音节(以下简称“汉语音节”)的内部配置机制。这是理论上拟构建的“汉语语音模式”的重要内容。 

   从《口误类例》看汉语音节致误类型 

 

   从口误看介音的归属与两层的对称性 

  汉语音节的内部机制和认知模式 

  汉语音节两个界面的融合过程 

  汉语音节机制对改善音系理论的意义 

  汉语音节机制对完善“普遍语法”的意义 

   汉语音节内部机制对交叉学科研究的意义  

   结论、推论和余论  

  (一)结论 

  汉语(普通话)音节的内部机制具有如下特点: 

  1.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拥有“完整型”的指数级机制,该机制代表汉语音节的音系底层机制。其中,声调界面的“不可分割”特征,保证了该机制的“完整性”。而音段、声调两个界面的有机融合,决定了汉语音节在感知层面的“整体型”和“独立型”联袂而生、相为表里的认知特性。 

  2.由于指数级机制属于数学—物理中的“无量纲”,代表的是一种“关系”,而不是确定的物理(计量)单位,因而,随着汉语音节机制性质的确定,困惑了西方学术界达半个世纪之久的“音节第一难题”自然消融——因为,本来就不存在“跟音节有直接对应关系的语音相关物”。 

  3.汉语音节是汉语系统中最容易听辨和感知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汉语音系的基本单位。 

  (二)推论 

  1.语言系统属于心理范畴,系统跟其基本单位属性应该具有一致性,因而,可以推断,人类语言中唯一的音系基本单位应该是音节,而不是音位。 

  2.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音节机制的核心模式,应该适用于所有典型的声调型语言的音系基本单位——音节。 

  3.音节/字在汉语中是联系音系和语法系统的枢纽,音节下行和字上行都呈现指数级机制。这个发现将完善我们对人类“普遍语法”的构拟。 

  4.从交叉学科的角度来看,汉语音节内部的指数级机制,跟同属心理学领域的音乐系统的单位拍内部机制一致。同时,两者的核心模式还跟物理领域的“光子”模式相似。三者可能共享指数级机制的核心模式。 

  (三)余论 

   21世纪伊始,徐通锵就指出,“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不宜以印欧语的理论、方法为立足点”, 而应学习他们的“立论精神”;而所谓“立论精神”,就是“从材料的梳理中提炼出相应理论的思维方法和论证方法”,进行汉语的语言理论建设。西方语言学界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一直未能解决“音节的定义”问题(以及“音节第一难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汉语音节的性质和地位的深刻认识。物理学领域无论是20世纪的代表性重大成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21世纪最大的突破性成果——由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产生的“上帝粒子”(God Particle),都选择了“光子”作为整体研究的首选突破口,从而产生连锁性的反应,最终取得世纪性的巨大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光子的“独立型”特征,能够胜任“突破先锋”。可见,研究普遍理论,必须选择具有独立型特征的样本为突破口,否则,将有可能长期劳而无功。汉语音节/字的独立型特征,跟物理世界中光子的特征相似。因而,汉语音节/字在语言科学理论中的地位,应该也跟光子在物理理论中的地位相似。这意味着,语言学普遍理论体系的终极完善,有待于汉语研究的深入和理论上的突破。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赵培杰 崔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