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
农村历史性变革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性影响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形成并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原因,就在于自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中国农村所进行的一系列成功的历史性变革。从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制度构建的维度看,这些历史性变革具有极为重要的奠基性影响;从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基础得以形成的维度看,其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从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的维度看,其具有不可或缺的、可持续的积极促进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安全推进的维度来看,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保障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不了解农村的这些历史性变革,就不可能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何以塑就、何以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持续健康前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原因。
关键词:农村历史性变革 基本制度 物质基础 内生动力 安全推进
作者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北京100091)。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蕴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叙事没有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排除在历史进步观念之外。西方现代性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负面后果,是人在与自然、共同体以及自我的三重疏离中失去了平衡。中国式现代化在谱写新文明形态过程中确立了生态实践路向,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实践中,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建构,以生态和绿色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实践 生态文明 文明意蕴
作者袁祖社,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西安710119)。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政府治理中社会整体利益的法治实现
摘要:社会整体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中国的政府治理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重要目标,法治是这一实现过程的保障。政府治理的组织、职能和规范体系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塑造了主体、行为和规则基础。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建设并重,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平衡协调和实质公平为理念,形成对政府治理的有效激励、及时纠错和科学问责;以治理分权、治理竞争、公私融合为核心完善政府治理的组织基础,以利益平衡、精准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为核心完善政府治理的具体职能,深化政府治理决策的合理性审查与后评估;完善政府治理的公共实施机制和私人实施机制。
关键词:社会整体利益 国家治理 政府治理 形式法治 实质法治
作者冯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100029)。
新礼治秩序的理论构建与外交实践
摘要:从文明视角看,中华传统礼治秩序与西方基督教世界至近代时期之秩序存在范式性差异,前者以自愿性与异质兼容性为基本特征和价值追求,而后者则以强制性与同质排他性为特征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礼治秩序具有兼容性、差序性与关系性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赋予了这些特征以当代意义,逐步建立起兼具传统礼治秩序核心特征与当代国际秩序核心要素的新礼治秩序。新礼治秩序是在当代国际秩序的大框架下展开的,是当代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不同于西方秩序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新礼治秩序强调包容性与开放性。对新礼治秩序的研究分析为考察和论证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对外政策,以及中国与当代秩序的关系模式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
关键词:新礼治秩序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彭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2012—2021)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动能转型 创新驱动增长 收入分配
作者朱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教授;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2)
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
人工智能还给人类的思维难题
摘要:当下人工智能的思维采用贝叶斯方法论,因此重新提出了经验论的问题。先验论对休谟因果问题的解决并不成功,贝叶斯方法另外给出了对休谟问题的经验论解决。休谟问题的核心是不确定的“未来”,人工智能将抽象的未来简化为可操作的“预测下一个标识”,在没有借助先验方法的条件下,成功地以贝叶斯方法去保证预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这迫使我们去反思人类思维本身,重新思考经验论与先验论的经典难题。可以期待,如果发展一种属于经验论的动词逻辑,或可解释更多的思维秘密,也或可为人工智能增加一个分析和预测的维度。
关键词:人工智能 因果关系 未来 动词逻辑
作者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2488)。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体性问题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与人类交互中,表现出与以往人工智能截然不同的自主交互能力,呈现出一定的主体性特征,形成了全新的人机交互形态,给已有的主体性概念带来了挑战。从主体交互的视角看,生物有机体的主体性由自组织驱动的个体与环境交互所定义,人类主体性由情绪、语言和文化驱动的个体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交互所定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与人类交互中呈现的主体性则是由语言生成驱动的交互能力所定义。由此,主体性可视为参与交互实体的潜在行动能力,由交互的驱动力因素所决定。这种交互主体性不再是传统的基于主体来推定主体性,也不需要所有交互实体都具有意向性,而是包含了交互实体的目标导向性和自主性,展现出一种新的人工主体性形式,为主体性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交互主体性 人机交互
作者殷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太原030006)。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再反思
作为现代思想运动的美德伦理学
摘要:20世纪中叶以降,伦理学界围绕美德伦理学相关议题涌现出一大批重要著作,产生了一系列激烈交锋,构成了一场真实的现代思想运动。其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最初批判现代道德哲学的律法化倾向、阐释美德概念的基本特征与意义,到诉诸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等古代伦理资源、论证美德概念的主要内涵和历史,再到有意识地改造或扬弃古代理论、主动回应现代伦理生活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创制具有现代气质和特点的美德伦理学体系。因此,作为一场现代思想运动,美德伦理学有其明确的时空边界、丰富的理论形态和复杂的含义层次:它既在广义上表现为围绕美德议题展开的系列讨论,又在狭义上表现为对现代美德伦理学体系的自觉探求。然而,这种变迁不仅引发美德伦理学的内部分野,也同样面临现代伦理知识构建的内在难题。
关键词:美德 美德伦理学 道德哲学 思想运动
作者李义天,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084)。
古典文学的观念还原与史论建构——早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反思
摘要:中国文学观念术语在近现代发生了由“文章”向“文学”的转换。这一过渡期因此出现了基于“文章”观念与基于“文学”观念两种古典文学史写作范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文学史观:“质文代变”“文体正变(或通变)”与“文学自觉”“文体代胜”。这两种文学观及其文学史写作由于各有所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为古典文学史的写作及其史论建构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并由此产生了成就卓著且影响巨大的文学史著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文学史观也因此成为此后古典文学史写作的主流文学史观。继续遵循唯物史观的指导原则,反思早期文学史写作中的文学观念系统及其史论建构,发掘其中可资借鉴之处,将有助于构建既适合本土文学传统,又面向现实与未来的中国文学话语体系和研究体系。
关键词:古典文学 “文章” “文学” 文学史观 唯物史观
作者姜荣刚,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杭州311121)。
文明起源与文明互鉴
区域公共产品与东亚圈域形态的兴替机理
摘要:在国际法到来之前,东亚曾形成过以中国为核心的长期稳定的区域秩序。其日用生活上的主要支撑元素,是惠及东亚全体的区域公共产品。随着近现代秩序的重组和公共产品的更新,区域关系的走向和发展,亦发生了可以逆料的变化。然而,在东亚国家特别是新时代中国公共产品已再度惠及区域国家和世界的今天,关注和认识公共产品的流变历史与区域体系兴替机理间的关系,或将为揭示和解决相关研究领域的盲点和盲区问题,提供新的观察维度和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区域公共产品 前近代东亚体系 近现代条约体系 地缘生态 兴替机理
作者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长春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