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新发展的中国表达

2024-04-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大局,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论断,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与文明内在关联、辩证统一,对文化的深透认识需要立足文明层面、文明高度的深沉叩问。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突破以及人类文明的丰富拓展之维阐释和揭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既是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的内在规定,也是深刻把握和深邃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守正与创新: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传统与现代之间并不是割裂的,传统融入现代,现代承继传统,实现传统文明的现代转型,必须把握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亲缘和张力。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在与时偕行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创生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秉持守正创新发展,贯通传统与现代,达成与中华文明的双向互动,实现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承继”与“历史超越”,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也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

  (一)守住根脉,推动“两创”,赓续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最基础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古代历史社会为生发土壤,在中国历代先哲和广大先民持续探索中逐渐丰富完善,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文化追问,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的道德理念,“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等等,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守住根脉才能不迷失自我、不丧失根基,才能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赓续传承。

  “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 在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既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承担积极倡导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崇尚革新、创新、立新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两创”基础上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更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切优秀成果,实现了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和时代转型,开辟了中华文化新的发展前景,创新了中华文化的时代表达。也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坚守魂脉,推动“两个结合”,推进中华文明的时代创新

  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要在坚守魂脉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确保文化建设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不能离开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执着坚守。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进一步讲,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要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深度推进“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尽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这两种相互契合的思想文化在相互碰撞中孕育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的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结合”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三)担负使命,推动转型,实现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

  文明代表着人类社会在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文明体,它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先进成分,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于一体,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过程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成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随着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也将被熔铸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中,这不仅有助于中华民族赓续历史文脉,也极大地推动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创生。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和借鉴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践创造。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时代新高度,旧邦新命的历史必然与杂沓而至的文化侵袭,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是一个需要艰辛付出的长期实践任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只有自觉树立过程性思维,正确看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推进中华文明的现代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和马克思主义魂脉,让中华民族在古今中西之争中站稳脚跟,以岿然不动的定力和勇气傲立潮头,为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智慧和力量。

  二、批判与扬弃: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突破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现代化建设亟待回答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审慎对待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全面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规律,对资本主义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邃思考,指明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效应和内在限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境界。

  (一)以“人民至上”超越“资本至上”

  文明是承载与集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存续和流变的重要场域,也是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工程。人在文明建设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是区分文明形态的重要维度。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底蕴。“人民至上”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资本至上”是资本主义文明的至高追求,将物质财富扩张的目标凌驾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上,致使物的世界增值而人的世界贬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消除“人的现代化”与“物的现代化”的对抗性、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新发展。

  现代文明是由资本主义开启的。资本主义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文明形态。但是,坚持“资本至上”的资本主义文明遵循资本增殖逻辑,在主体生存上表现为人的主体性落入资本逻辑的窠臼,使人彻底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上表现为无限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和掠夺自然资源,不顾及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普遍发展带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人的绝对贫困;带来普遍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社会的裂变与迷失。资本无限增殖的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文明必然被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所代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以“人民至上”扬弃资本逻辑,着眼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站稳了人民立场,凸显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关切,彰显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追求,实现了对唯资本、唯利润的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性超越。

  (二)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超越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

  文明的整体跃进是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为前提和目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原则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有助于摒弃资本主义文明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悖论,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提供强大支撑。

  欧洲工业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高扬理性、宣传人道主义,在精神层面解除了神学对人的思想禁锢,促进了人的精神解放。然而,资本主义制度片面追求“资本增殖”、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发展逻辑,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进步极不协调,即物质利益越庞大,精神文明越匮乏,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拜物主义的广泛盛行表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幸福的欲望等同于占有物质利益的欲望,人的精神世界乃至人的生活全面物化。资本主义文明对物质利益的极端索取使其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民幸福,更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注重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重视夯实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重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克服了资本主义文明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缺陷,创造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只强调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物质文明建设最终也会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富足的物质基础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然而,“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必须提升人民精神境界、增强国家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对人类文明的整体观照,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片面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忽视人的精神发展的异化发展模式,推动了社会整体文明的协调进步。

  (三)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西方“普世价值”

  价值观是引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内核,是评判文明进步的圭臬。价值观的差异所塑造的人类行为,是造就不同国家文化、制度、文明之间差异的重要因素。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西方“普世价值”,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凝聚了多元文明间的价值共识,为人类发展进步汇聚文明力量。

  “普世价值”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狭隘的、虚伪的意识形态,它以浸染了西方政治取向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理念虚构了一个貌似普遍适用、永恒存在,实则强烈排他的价值体系。资本主义国家声称自己的价值观和“民主国家体系”普世适用,宣称“自由”“民主”“人权”等是人类的“普遍利益”,但是这种价值观是资本主义文明的特殊产物,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事实和客观规律。西方国家推行“普世价值”,其目的是蒙蔽、欺骗和迫使其他国家和人民接受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放弃对自身历史传统的认同和文化主体性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自由民主”,也不存在唯我独尊的“普世价值”。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清醒,以全人类共同价值消弭西方“普世价值”的不良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论断。这一最具通约性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多元共存确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方式。其中,讲仁爱是和平的基础,重民本是发展的核心,守诚信、崇正义是公平正义的内容,尚和合、求大同是民主自由的理想。全人类共同价值契合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和衷共济的一贯追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擘画了民族复兴与人类解放相通相融的通达路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能够形成坚持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的风向标,凝聚各国人民为自身幸福而奋斗的共同理想,使理想光辉照进现实,引导并推动各国在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和西方“普世价值”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价值观。前者体现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后者遵循野蛮的强盗逻辑。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西方狭隘的“普世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标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价值引领。

  三、引领与创造:人类文明的丰富拓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尽管不同民族在政治、文化、思维、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对文明的追求是共同的,“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站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一)拓展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类文明走向多元共存

  文明多元共存是人类生活的自然图景和“原生态”样貌,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和文明本身的自然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文明不是一元的、单线程的,每一种文明都与其自然条件、基本国情和社会历史等密切相关,是具有国家和民族鲜明独特性的生产方式、生活条件、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的总和,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也正因为是多元多样的,不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人类文明才能多姿多彩、生机盎然,人类文明发展史才能波澜壮阔、激荡人心。

  然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在当今世界受到了严峻挑战。西方大工业革命开启的现代化推动人类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同时,也使得人类文明陷入了单线演进的歧途,造成了“文明的河流只有西方这一条”的假象。西方现代化采用“文化殖民”“文化侵略”等话语体系,通过宣扬文明多样性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并不存在和历史将终结于资本主义文明等典型观点,来排斥、贬低其他文明,以此骗取各国家和民族对于其所推行的文明模式的认同和遵循。这种自诩为文明的“裁判员”,大搞“文化霸权主义”的丑恶行径,严重侵蚀着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造成文化均质化和文明同质化,将人类文明引向野蛮、封闭与隔阂,“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在对待人类文明发展的问题上,中国秉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基本原则,坚守多元文明和合共生、共生共荣的价值理念,主张理性地看待不同文明的差异和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不同民族和国家所创造的体现自身文化特征、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等的文明成果共同贡献人类的进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和道路、文明叙述的自我表达权利和文明共处共存共进的中国立场。总而言之,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整个人类发展大势的高度,将文明多元作为文明存在的应有状态和必然样态来讨论,打破了“现代人类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思维定势,超越了西方的一元文明进步论,为构建丰富多元的人类文明发展格局、谱写人类文明多样化的新图景注入强大的引领力。

  (二)重塑文明交往格局,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纵观人类历史这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与文明的兼收并蓄相伴。只有善于吸收借鉴的开放文明才能不断发展,长期自我封闭只会走向衰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论等不时沉渣泛起,它们把文明之间的差异极化为文明对立对抗的根源,将其他文明视为想象的异域,甚至试图以野蛮消灭“非我”的文明,阻碍着作为文明主体的各国人民交流互鉴共同愿望的实现。这些源于对西方文明没落恐惧的因果错置思想,其根本之误就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到“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的差异不是世界冲突的根源,而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事实上,所谓单一主导、自视优越的文明反而恰恰是世界脆弱、不稳定和充满冲突的重要根源所在,“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秉持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精神,在相互交流中保护自己的特色,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人类社会就不存在所谓的“文明冲突”,就会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生和人类文明的欣欣向荣。

  中国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对话、互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倡导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和主张,向世界发出“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处”的真挚呼吁,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打破文明之间的隔阂与阻碍,重塑文明交往格局,推动人类文明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的这一系列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科学总结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和内在规律,系统阐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的正确态度、原则和方法,将交流互鉴落实于回应和解决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共同面临的问题之中,为形成文明交流互鉴的共通话语空间和共享发展模式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创造文明崭新形态,提供人类文明现代发展的全新选择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状态的集中体现,文明不是静止不变的,文明的存在形式或呈现样态,即文明形态是动态变化的,体现着从低到高、从旧到新的发展逻辑。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看,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就表现为文明形态的迭代更替。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率先登场的西方现代化这一文明形态,因代表了人类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最早道路”,几乎一度成为很多后发国家的“模板”和“范本”。然而,这种“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因其固有矛盾所带来的先天性弊病而面临着现代性文明的深刻危机,使人最终沦为“现代文明的囚徒”。并且随着世界历史和人类普遍交往的不断发展,作为文明形态的西方现代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愈发突出,自身否定性日益凸显,注定其不仅不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唯一道路,而且必将被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所取代。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贡献人类社会发展、世界文明进步的重大成果和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是世界文明的崭新形态,“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在资本主义文明出现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全球性发展难题的今天,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崭新文明形态以其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迷思,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路径,为世界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赵培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