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明的发展同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转换几乎是同步的。中国经过短短的几十年就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因而,一种全新的知识体系即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逻辑起点,以运用中国素材为内容支撑,以表达中国立场为方向指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有本土性、独立性、集成性、稳定性、开放性的特征。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答好“四个之问”,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关键词: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史
作者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100872)。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的又一重要论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达到新阶段对中国发展经验进行凝练总结、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的必然要求。现有研究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着高度的共识,也对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做了有益的探讨,但仍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之处:一是缺少从思想史视角成体系地梳理人类知识体系建构历程,为理解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义理提供逻辑基础;二是缺少系统分析我国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历史条件和实现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宏观顶层设计。
一、思想史视角下的知识体系
(一)知识体系形态的演进历程
知识体系的建构及其理论形态同人类社会生产、技术进步、自然环境、心理行为等各种因素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的思维方式。根据不同时期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知识体系的演进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知识体系、近代知识体系和现代知识体系。
1.古代知识体系的典型形态
2.近代知识体系及其专业化特征
3.建构现代知识体系
(二)近代知识体系的表征形式
近代知识体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体现了知识的科学性、严密性和精确性,在西方知识体系中一度起支配作用,对现代知识生产还有深远影响。但存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与问题使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成为迫切要求。
1.整体的科学知识体系与具体的分离的学科体系
2.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学科知识体系内部存在派别化特征。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本主义,一类是科学主义,它们都是对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做最本源的反思和建构。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应该跳出狭隘的自然科学限制,重新理解人。人本主义思潮由唯意志论开创,并先后由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流派承袭和发展。科学主义遵守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注重经验,强调逻辑和科学方法论。科学主义主要体现为经验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学说,主张把同经验事实无关的形而上学、伦理学和价值问题等排除在知识体系之外。
3.对知识确定性的追求和批判
及至现代社会思潮兴起,近代知识体系开始出现内在批判。具体来说,一种是科学哲学对知识确定性的理论追求,一种是后现代主义对知识普遍性的怀疑。20世纪科学哲学的主旨是力图以“科学”的标准为所有的知识提供确定性基础,并以此判别哪种知识符合科学的标准。科学哲学为知识确立一系列的标准,以此形成不同的理论主张,如逻辑实证主义、理性批判主义和历史主义等。在追溯知识标准的过程中,科学主义逐渐走进了理论的死胡同。
如果说科学哲学是要为近代知识体系寻找“确定性”,后现代主义则是从根本上否定知识自身的确定性,转而以知识社会学对待知识体系。后现代主义虽然从近代知识体系中产生出来,但后现代主义的主旨却是批判现代性以及表征现代性的近代知识体系。后现代主义力图批判现代性的整体机制,从而颠覆近代知识体系的基础。通过对理性的怀疑、对现代性的质疑、对真理的不信任、对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性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近代知识体系是有问题的,其“一元论”目标无法实现。现代社会是多元的,人的存在是多向度的,只存在反映知识形态的“知识型”,不存在反映知识体系的“元”标准。按照后现代主义话语来说,知识只有谱系而没有体系。后现代主义将西方近代知识论的碎片化和分离化特征推到极致。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超越以往知识结构的一种新知识体系。这个致力于改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理论将传统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实现人类解放的世界知识体系,并得出了一系列规律性结论,从而推动人类知识体系发展、催生其发生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的需要解析现实的问题,探究“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超越了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解释框架,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展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人民性,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目标,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
(三)中国知识体系变革与建构
1.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2.近代中国知识体系建构的范式演变
早期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20世纪初期,在新文化运动内部,中国知识界爆发了有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学术争论,即“问题与主义”之争。这一学术争论本质上是指导思想的争论,二者反映的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实用主义、改良主义在中国思想传播上的交锋。
科学、玄学与唯物史观之争。紧接着“问题与主义”之争之后,中国知识界爆发了科学与玄学之争,即“科玄论战”。“科玄论战”的本质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能否进入以人生观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之中。科学论者坚持“彻底的科学主义”,玄学论者则要划出理论边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唯物史观派加入到“科玄论战”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新儒家的返本开新。在新文化运动的早期,一大批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全面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些学者坚信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独特的意义,以“返本开新”为旨趣而谋求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新儒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并坚持在实践中使之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的伟大时代变革中得到充分检验,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科学指南。
概言之,在古代世界中,西方知识体系以认识客观世界为重,而中国知识体系以认识人伦社会为重,二者并行不悖。东学西渐中的儒家思想文化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以后,西方列强入侵,西学东渐,中国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体系经历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实力等的落后,中国知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明显落于下风,沦为对西方知识体系的模仿和学徒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自由主义为根基的西方知识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治理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也越来越难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中国也亟须摆脱对西方知识体系的概念依赖和范式依赖,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
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自觉和理论自觉,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内涵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以回答中国问题为逻辑起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对人类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外部经验的抽象、概括和提升。这一理性运用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回答经验给人带来各种困惑与问题的过程。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回答自身的问题,这成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以运用中国素材为内容支撑。在对答案的寻找过程中,任何一个成熟、自主的知识体系都必须运用自身经验和问题中呈现出来的素材。例如,要解读中国自主的市场经济知识体系,就必须建立在透彻运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实践素材的基础上,如果只是以他国素材来说明和解释本国问题,就必然会面临“牵强附会”“魂不附体”的困局。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以表达中国立场为方向指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具有鲜明价值观和阶级立场,是知识建构者对理想世界的表达,追求理念的有效性。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是回答中国问题、运用中国素材,而且必然要表达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国家观、社会观和治理观,在当代尤其是在“两个结合”的滋养下,我们要通过建构和运用知识体系来表达新时代的价值谱系与理想追求,这是自主的知识体系的根和魂之所系。
(二)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特征
1.本土性
知识来源具有本土性。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不是理论的“飞来峰”,更不是凌空蹈虚的“海市蜃楼”。坚持知识来源的本土性就是要坚持立足中国实际,根植中国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来自中国独有的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基于中国的传统、现状所形成的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特殊理解: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才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才能在客观约束条件下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波澜壮阔,是人文社会科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创新源泉。
知识应用具有本土性。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既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创新传统理论,又不断基于新思想、新理论、新方略引领实践。知识运用的本土性决定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原创性的重要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要立足我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放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对伟大社会变革进行学理阐释,从伟大社会实践中提炼学理规律。
2.独立性
知识生产具有价值独立性。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离不开鲜明、正确的价值引导和价值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价值主张可能决定了知识论证方法和论证路径的重大差异,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着眼我国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得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立场、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
知识发展具有路径独立性。不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基于不同的物质条件、现实需要和文化背景,因而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离不开着眼现实语境,以独立的研究路径和自主的学术品格适应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立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也只有发展路径独立,才能真正做到主动设置议题,让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知识创新具有方法与逻辑的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在人文社会科学当中,不同学科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知识范畴和方法体系,知识推导的过程根植于不同的方法论和不同的理论思维起点,因而具有推导的逻辑独立性和理论创新的差异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和知识推导离不开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的分析,基于不同的社会矛盾和价值立场,在不同时代背景和国别条件下,推导出的知识内容可能大相径庭,这是由知识推导的逻辑独立性决定的。
3.集成性
知识形成需要时空集成。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离不开知识的生产和积累,但知识能够成为知识体系抑或思想体系,一定不是一蹴而就或单一逻辑的累积加成。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既要高度重视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的养分,也要不断吸收人类一切文明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倘若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缺乏时空维度,那么自主的知识体系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也是内容要素集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不同知识内容的要素并非相互隔绝,而是互相启发,互相成就。例如,哲学领域的新进展可能对法学理论的更新产生启发,而法律领域的知识更新可能对经济学产生制度影响。缺乏任何一个要素,自主的知识体系就会产生要素集成的“木桶短板”,影响要素和要素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有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学科领域的丰富的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在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行稳致远。
4.稳定性
从理论研究内容而言,具有稳定的知识框架是自主的知识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不是“拍脑袋”的自说自话,而是有赖于稳定的知识框架和方法论体系支撑,在既有知识谱系中刷新理论命题、更新学术话语、创新学理概念。尽管稳定的知识框架因学科之间知识差异受到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挑战,但既有的成熟的学科知识框架在厘定研究对象、锚定研究方法、贡献理论方案等各方面都起到了稳定的知识生产功能,能够在相当长时间里保持对经验和实践的解释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中国风格的学术体系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同样离不开构建不同学科的稳定的知识框架,从而为学术理论创新和学术标准的建立提供保障。
在稳定性的知识框架下,知识主体内容的稳定性也是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一大特征。这一方面是由学科发展所围绕的重大的核心理论和实践问题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由学科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所决定,学科部门对人类特定领域知识的探索也决定了该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具有稳定性和专门性。
5.开放性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引进来”。知识体系之间具有互补性,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应广泛吸收其他知识体系中的有益成分。知识体系反映的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一定地域范围和时代背景下具有其合理之处。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时,我们并不是否定西方知识,而是否定将西方知识生搬硬套到中国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要不断推动中西、古今知识对话,加深不同领域、学科、流派、范式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碰撞融合,以更宽广的视角、开放的胸襟、坦诚的对话、平等的互鉴,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发展。
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走出去”。开放知识体系不仅不会造成知识流失,还会在开放状态中持续被实践检验,从而丰富原先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攒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现实素材,在此基础上建构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能解释中国发展,也能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中国应在世界舞台中积极传播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不断被检验、被监督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三、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历史条件
纵观世界发展史,大国崛起过程中都伴随着学派的产生和知识体系的建构,新知识体系的出现依赖于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中国学派”,内核是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方面已经具备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历史条件。
1.物质文明条件
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至2023年的1260582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至2023年的89358元。截至2020年底,全国所有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文明基础,也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来源。例如在“脱贫攻坚战”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创新性地实施中国式对口帮扶、异地搬迁等政策,以“中国式大推动”消除绝对贫困,这些做法为建构中国减贫学的自主知识体系积累广泛的实践素材。
2.精神文明条件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总和。中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批判地继承了以往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刻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持续健康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形成脱贫攻坚精神、探月精神、丝路精神等一系列新时代的精神谱系。
党的创新理论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提供了从中国立场出发与其他文明交流、沟通的特有视角。精神文明建设历程和丰硕建设成果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厚重的资源积淀和深邃的理论来源。
3.政治文明条件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观念、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等内容,反映了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程度和发展水平。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解决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创设了“一国两制”方针,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和繁荣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走出了区别于西方式民主的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种政治制度及其建设历程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扎实的制度保障和丰富的实践资源、概念资源,也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政治文明基础。
4.社会文明条件
社会文明系统反映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获得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精神、政治文明等统一的表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借鉴苏联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开启了社会文明建设的新征程。消灭旧社会遗毒,移风易俗,净化社会环境,群众就业、医疗卫生、劳动保障、妇女儿童问题被充分重视并初步解决,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到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侧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我国社会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5.生态文明条件
四、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方式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可行性,建构方式既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也要遵循知识体系建构的客观规律。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答好“四个之问”,重点是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开展知识的创新、积累和系统集成,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1.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文明的延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这得益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与西方传统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重心是对人、社会、伦理和政治的理解,精华部分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治理理念,为现代经济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来源,这是中国的独特优势。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展示、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贯通历史逻辑的研究链条,以现代学术语言总结和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自觉将其纳入知识体系中,进而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融入历史性、民族性和传承性。
3.归纳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现实基础
4.团结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强化新知识的系统集成,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组织保障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集成性特征对有组织科研的范围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部队院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研究机构“五路大军”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体系集成的依托力量。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紧密团结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依托期刊、学会等平台,系统集成新概念、新思想、新范畴,将自主的知识系统组合成为自主的知识体系。在集成过程中,要始终强化问题意识,围绕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时代之题,强化新知识系统集成。
5.交流互鉴、兼收并蓄,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丰富素材和传播渠道
总之,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仅具有时代必要性,也具有历史必然性。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要加快构建以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化阐释和学术化表达,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理论智慧,为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知识和中国理论。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