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目录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再审视——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
摘要:全要素生产率虽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常见概念,但从思想缘起看,马克思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认识中蕴含着全要素生产率思想。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内容,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体现在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范畴上。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生动写照。实践层面,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迁,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传统增长核算不再适用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践检验,有必要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出发,明确生产劳动所涉部门,由此测算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情况更具针对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平衡好长期与短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等多个方面,在供需协调发展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高质量发展
作者范欣,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历史辩证法的政治修辞呈现——文体视角下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文献学层面上展开的《共产党宣言》创作史研究,将恩格斯先行撰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纳入观察视野,并与马克思后来执笔完成的《宣言》定本进行系统比较,广泛认可了《宣言》创作的“三稿本说”。这种论说精于细部的文献梳理,但是,如何证明《宣言》定本的原创意味和独立价值,也随之成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鉴此,有必要引入一个政治修辞学的解释框架,借以分析和澄清:(1)“宣言”(manifesto)与“教义问答”(catechism)在文体功能上有什么重大差异?(2)无产阶级“宣言”(manifesto)与资产阶级“宣言”(declaration)在立论依据上存在着怎样的实质区分?(3)马克思执笔的“宣言”(manifesto)如何实现了对各路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根本超越?《宣言》定本的书写展现了高超的修辞技巧,但对马克思来说,任何修辞技巧的运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理论论证的大逻辑,那就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宏阔尺度上展开的历史辩证法。
关键词:政治修辞 共产党宣言 历史辩证法
作者张凤阳,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 210023)。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国家治理中的“工具理性主义”谜题及其解答
摘要:以“工具理性”为依据所制定的国家治理理论越精致,其在实践中带来的难题越复杂,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越紧张,从而产生治理领域的“工具理性主义”谜题。学界从“有限批判”“文化批判”和“彻底否定”角度的解答都无法实现治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无法破解这一谜题。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和“社会关系”观点内在蕴含着对两种理性的辩证统一倾向,从其理论资源中能开拓出“新型理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奠基在“新型理性”上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和治理方案,完成了对治理领域“工具理性主义”谜题的科学解答,不但走出了一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之路,而且完成了治理理论上的原创性发展,实现了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主义 新型理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刘新刚,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 100081)。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文明的历史含义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文明”和“文化”可以在宽泛的意义上通用。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的自我中心化是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现象,但文明成熟的标志却在于这种自我中心化的扬弃。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人的个体与类之间的积极互动,使人类文明以加速度的方式演进。人的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的分野这一人类学本体论悖论,在东西方文明中都有各自的表现形式。西方文明塑造的现代性存在着文明与野蛮的吊诡和“伪普遍性”的霸权。从历史的长时段看,人类文明重心是随着不同的历史契机而不断转移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深刻影响21世纪文明新格局。人类普遍交往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文明互鉴有助于不同民族为人类文明的总体进步提供各自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文明 自我中心化 超越性 交往 文明互鉴
作者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济南 250100)。
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学阐释
摘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都邑、都城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是中国古代礼制的重要体现。与世界其他文明以金属器、文字、城市为文明起源的主要标志有所不同,考古发现的礼器、礼制建筑遗址等反映社会礼仪的物化载体,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更为独特的认定标准。从中国古代都城选址、宫城位置,从“宫庙并列”到“左祖右社”的变化,都城由“双轴线”到“中轴线”的发展,等等,可以探索中华文明发展的文化基因。中华先民及其后人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包容特质的祖先认同、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国家认同传统,是中华文明“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多年不断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文明概念 文明要素 文明道路 文化基因
作者刘庆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州 450001)。
二里头文化的文字符号与礼制文明
摘要:近年来,河南偃师二里头、伊川南寨等遗址均出土了一定数量具有象形文字特征的符号,字形上可与商代金文相互对照。同时,二里头文化发现了成套的陶礼器和青铜礼器,表明该时期正是早期中国礼制趋于完备的阶段。晚商金文中一些器物类象形文字,在构型上与同时代器物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反而与年代较早的二里头文化器物风格接近,字体创制时间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这批早期文字是中国古代文明独立孕育的产物,其发现与解读,见证了华夏文化礼器与文字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古代文明核心的礼制文脉传承。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 符号 文字 礼器
作者袁广阔,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 100089)。
摩尔根多重意义下的“文明”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摘要:在“文明”及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长期未能取得共识,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界一直简单化地理解和沿用了摩尔根的相关界说。实际上,摩尔根的“文明”至少拥有三重含义:某种特殊的狭义文化,某种特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意义上的发展状态,以及包括前两者在内的概括言之的人类社会某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以“国家”的出现为坐标,摩尔根“文明”的产生又至少拥有三种不同的时间:狭义文化意义上的“文明”在前,“国家”在后,两者相差数百年;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意义上的“文明”早于“国家”数百年而出现;后一种“文明”与“国家”几乎同时产生,或者稍晚出现。摩尔根关于“文明”及其与“国家”关系复杂的多重界说,在逻辑上存在严重缺陷。自摩尔根以来流行的用以判别“文明”的狭义文化标志或标准,验之以历史学、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实证材料,也都不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摩尔根 文明 国家 逻辑检验 实证检验
作者易建平,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州 510631)。
比较视角下的国家起源动力
摘要:目前,国家起源被理解为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如生态、农业、人口增长、内部冲突、传播、战争与征服、长途贸易或(和)意识形态等不同因素都有可能产生影响。各种因素的随机组合,催生了许多不同形式的复杂社会。一个极端是具有等级制度的强大帝国,另一个极端是平序政治实体(heterarchies)和城邦,两者之间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极为多样的政治实体。中美洲的玛雅诸政治实体未见等级结构、贵族控制与集权的证据;热带非洲的贝宁巨型社区则建立在超社区政治整合的亲属原则之上。不同的案例中,国家与文明的特征或有所不同,可见国家起源是多线性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国家起源 玛雅 贝宁
作者尼古拉·Н.克拉金(Николай Н. Крадин),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学、考古学及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德米特里·Д.别利亚耶夫(Дмитрий Д. Беляев),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助理教授;德米特里·M.邦达连科(Дмитрий М. Бондаренко),俄罗斯科学院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前现代治理的比较研究:从分类转向关系和网络
摘要:深度依赖考古材料的上古人类研究,大体上仍深陷在源自19世纪中叶的概念和框架之中。正如当时所需,这种经久不衰的框架主要立足于共时性文本和民族志的解释。这些方法帮助推动了过去半个世纪全球考古发现在广度和空间(多尺度)范围内巨大的实证性进展,然而通过它们所做出的研究及综述也产生了与当下范式预期不符的信息。有些学者便另辟蹊径。这里概述的新原则和新方法建立在过去几十年里通过考古学及相关学科所取得的成果之上。所提议的新概念框架探寻各种关联形态和并行进程,并聚焦于多样性和相似性的解释。
关键词:社会网络 长时段变迁 城市化 治理 集体行动
作者加里·费曼(Gary Feinman),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内高尼综合研究中心教授。
1768年叫魂案再审视与解读
摘要:1768年的叫魂案,曾因海外汉学家孔飞力的写作而广为人知,《叫魂》一书也颇受好评。但是,通过史料再梳理,与类似案件再对比,可以发现,孔飞力所言的乾隆借叫魂案以整肃官僚的立论并不存在,它不过是同时代君主介入大案的一个缩影,且叫魂案的处理,整体上也是成功的。可以说,不是乾隆制造了叫魂案,而是孔飞力心中的理论前见制造了《叫魂》的写作。孔飞力的论调,反映了小历史写作中的局限,也提醒我们在阅读海外汉学著作时应当保持必要的清醒和鉴别力。
关键词:叫魂 孔飞力 制造 小历史 海外汉学
作者茆巍,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 2016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