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目录

2023-11-13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0期;目录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数字财富的创造、分配与共同富裕 

  摘要:作为社会财富的新形态,数字财富正在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劳动和数据要素是创造数字财富的重要源泉。数字商品财富的创造,既体现在数字商品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中,也反映在数据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数字非商品财富的创造则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社会和平台等多元供给体系协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数字财富分配,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充分体现数据要素的价值贡献,也要重视和解决好数字财富分配可能引致的极化效应。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要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数字财富创造与积累,科学规范数字财富分配,以此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数字经济 数字财富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财富论 数据要素

  作者周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上海200433);韩文龙,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成都611130)。

  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国企业互联式创新 

  摘要: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企业创新行为,工业时代的线性创新、交互式创新正在向数字时代的新模式——互联式创新转变。互联式创新是由嵌入互联网的分布式多主体——企业、异质性知识体与消费者,通过目标知识搜寻发生广泛的连接,从而形成知识变革与创新涌现的创新模式。基于复杂网络构建互联式创新模型,揭示互联式创新网络结构的特征;以企业作为节点,解析其在互联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使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互联式创新行为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时代,融入互联式创新网络越深,进行互联式创新活动越多,企业创新绩效越好,因为互联式创新行为会形成创新成本节约和知识偏好连接的基本特征。互联式创新为中国技术后发企业的知识搜寻、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规制等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数字技术 互联式创新 复杂网络 连接成本 知识偏好连接

  作者安同良,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南京210093);魏婕,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苏州215163);姜舸,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南京210093)。

  数据资本估算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数据价值链的视角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数据经过采集、清洗、存储、加工等各环节,不断积累价值形成数据资本。基于数据价值链的视角,使用成本法和增值法估算价值层面的数据资本形成额与数据资本存量,用存储规模法估算物理层面的数据规模,基于数据资本估算结果利用省级面板模型估计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发现:20032020年间,我国数据资本形成额、数据资本存量在总量和人均上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增速明显快于 GDP增速;2011年后,数据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和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均明显超过之前阶段,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能之一。

  关键词:数据资本 数据价值链 增值法 经济增长

  作者刘涛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北京 100084);戎珂,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北京 100084);张亚迪,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北京 100044)。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新时期以来中国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 

  摘要:新时期以来,城市文学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在当代文学中产生重要影响。作家深入城市的物态风景与城市人的精神世界,围绕城市现代功能提升、经济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文化人格塑造等问题展开书写,想象城市和城市人的理想形态,确立了“城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双向互动的叙事路径。“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文学现代化叙事的价值内核,以人在城市中的现代化体验为纽带,彰显城市人精神的多向性特质,探究理想的市民伦理道德。进入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追求 “诗”与 “思”的双重深化,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目标 ,及时发现、关注新兴社会群体,营造理想的城市人文氛围,厚植城市精神品格,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关键词 :中国城市文学 现代化叙事 城市想象 人的现代化

  作者卢桢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天津 30007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要:在西方思想传统中,人类文明具有多种样态和表达,为文明形态赋予了虚构性、绝对化和抽象性特质。马克思把人类文明形态从 “神话 ”“精神 ”和 “事实 ”拉回到人类社会历史本身,开创了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范式。在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文明形态在历史规律中实现了“逻辑证成 ”,在社会形态中实现了“历史生成 ”。在历史规律和社会形态展开的逻辑中,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展开。人类文明新形态之 “新”,即新在它的批判性、超越性、前瞻性和生成性,新在它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动向、人的解放的新途径和人类发展的新前景。在当代中国实践中,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表达。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唯物史观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

  作者黄建军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5)。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发生学探究 

  摘要:基于近年来新的考证和发现的文献,从发生学上重新考察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历程,有助于彰显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变革意义。青年黑格尔派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复原 ”他们之间的三次思想论战过程,本身即是对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呈现。其中,马克思在围绕 “犹太人问题 ”同鲍威尔的持续论战中,初步建立起人的解放理论和以群众为历史主体的群众史观。此时,马克思所秉持的是现实人道主义的立场。他在与鲍威尔及其伙伴所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的论战中,实现了对唯物主义史的初步考察,并将现实的个体的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随后,马克思又一次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要成员的新观点,正面阐释了社会和历史的前提及动力机制、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分工的后果与发展前景、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等,完成了唯物史观的创立。

  关键词:唯物史观 青年黑格尔派 思想论战

  作者杨洪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 (北京 102488)。

  ·思想中国:重绘中国哲学镜像·

  编者按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民族的“魂脉 ”。坚守好这个魂和根 ,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2022年第 6期《中国社会科学》曾刊发一组题为 “思想中国:重绘中国哲学镜像 ”的文章 ,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当代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根基 ,通过新境界与新观点研究阐释中华文明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基于上述思考 ,本刊继续约请相关学者撰写了本组专题文章。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教授程乐松认为 ,哲学学科在中国的建构以哲学史叙述为基本形态。哲学史的叙述为中国哲学引入了哲学的规范性和问题框架 ,也使得哲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规范与方法。从中国思想传统的经典性与历史性分析出发 ,通过“即事言理 ”思想方法的剖析 ,中国哲学获得一种重返经验的可能性。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巍提出 ,理解古典中国思想 ,首先要理解中国古人表达思想的概念语言。中国古人更倾向于以描述具体经验的方式运用其概念语言。这种说理策略即中国古人推崇的 “能近取譬 ”,实质则是以特定经验素材为模型 ,构造表达思想的概念语言。因此要理解古典中国的概念语言及其承载的思想 ,就要在看似 “哲学 ”的抽象表达之外 ,也关注看似“日常”的经验词汇 ,对后者超出日常语义的挪用进行一种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朱承认为 ,中国哲学力图统合人类生活中最具广泛意义的共同事实与价值 ,从人类共同生活经验出发 “以类观之”,在治理普遍性、自然普遍性、天道普遍性、道德普遍性等维度上表现出了对于普遍性的多重探寻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期望能够对人类生活给予总体性认知与解释并以此朝向人类社会的大同团结。从普遍性角度对中国哲学的人类共同体意识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可以展现中国哲学对于整体性人类命运的洞见与智慧 ,并凸显中国哲学的世界性意义。

  重返经验的可能性——中国哲学的哲学史底色及其反思 

  摘要:哲学学科在中国的建构以哲学史叙述为基本形态。哲学史的叙述为中国哲学引入了哲学的规范性和问题框架,也使得哲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规范与方法。来自西方的哲学规范和问题框架将在历史世界中发生的、朝向恒久之道的经典世界转变为思想文本,将在场景化具体经验中展开事物之理的表述策略转变为概念与范畴的抽取,二者的理论后果是以哲学史为底色的中国哲学可能既疏离了经典中隽永的经验世界,也脱离了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当下经验。从中国思想传统的经典性与历史性分析出发,通过 “即事言理 ”思想方法的剖析,中国哲学获得一种重返经验的可能性。哲学思考与经验结合的方式能激生经典的当代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思想传统中的独特方法和表述策略如果被视为一种通用的哲学方法,也可以推动面向当下经验的世界哲学建构。

  关键词:哲学史 历史性 即事言理 经验世界

  作者程乐松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教授 (北京 100871)。

  中国思想:概念语言的经验模型 

  摘要:理解古典中国思想,首先要理解中国古人表达思想的概念语言。但中国哲学的概念研究通常只关心 “天” “道”之类的抽象术语,这是将概念语言限定在抽象语言的范畴,以为只有从抽象表达中才能洞见思想的哲学性。实际上,中国古人更倾向以描述具体经验的方式运用其概念语言,其典型如文献所见,许多描述身体、时空与运动的经验词汇,可以超出其日常语义,被挪用于说明精神、政治、人伦、价值等领域的问题。这种说理策略即中国古人推崇的 “能近取譬 ”,实质则是以特定经验素材为模型,构造表达思想的概念语言。

  关键词:语言 经验 概念 理解

  作者李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武汉 430072)。

  中国哲学的普遍性探寻与共同体意识 

  摘要:共同体意识建基于普遍性的探寻之上。依据对普遍性探寻的不同路径,中国哲学对于共同体的理解可以划分为治理共同体、自然共同体、天人共同体、道德共同体等不同类型。就治理共同体而言,中国哲学追求一种普遍性意义的治理型秩序,以齐同意识认识 “性与天道 ”;就自然共同体而言,中国哲学追求自然一致的普遍性,立足于自然之道建立起总体性解释世界的模式 ;就天人共同体而言,中国哲学认为存在一种超越性的普遍性天道,遵循天道统一法则能够使得人类生活超越具体差异而走向和谐一致 ;就道德共同体而言,中国哲学以建构普遍的道德形上学本体为路径,论辩道德本体及其运行之道的普遍性,从而实现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性追求以及与之相关的共同体意识予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凸显中国哲学的世界性意义。

  关键词:中国哲学 普遍性 共同体意识

  作者朱承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上海 200241)。

  清末民初中国的币制改革 

  摘要:清末民初中国的币制改革深受资本主义全球化及国际金本位体系的裹挟,由各方势力共谋促成。国际金本位体系建立后,中国在偿付外债、赔款时承受巨额镑亏,对外贸易遭受巨大逆差 ,中国意图通过币制改革解决财政和贸易问题。为了消除关税摩擦、便利通商,扩大在华利益 ,英、美、日等国要求中国统一币制。清政府希望借助外部势力,收归货币发行权。币制改革正式开启后,中国向美国、日本寻求帮助并向国际银行团借款。然而在引入外国势力后,币制改革逐渐丧失了独立性。各国企图利用币制借款及附加条件,主导中国币制改革进程,干预中国内政。清末民初的币制改革均试图建立中央权威的货币制度,但受制于国力及国际因素,最终未能成功。

  关键词:币制改革 财政 汇率 国际因素

  作者熊昌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10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