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目录

2022-10-18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

摘  要:《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目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目录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全观诗学”论纲

  摘要:全观诗学是立足口头文学之本体,围绕口头文学之问题,引入多学科视域而构建的文学阐释体系。在技术路线层面,全观诗学以洛德-弗里的“口头(程式)理论”为主线,部分吸收了“民族志诗学”“演述理论”等学派的概念、工具和模型;在方法论层面,移用了斯穆茨的“整全观”概念,以整体性观点把握口头文学的全貌和特征,同时力求结合分析的方法与整体的方法;在世界观层面,以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析口头文学内外部规律的基础。全观诗学强调共时方法,注重要素间关系和彼此作用,同时引入历史发展的维度,从而多方面展现民众口头文学活动的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等。相较于“书写性”和因特网,“口头性”是人类古老常新的信息技术,且长期居于统领性地位,因而也是“全观”的合理出发点。

  关键词:全观诗学 口头理论 文化生态系统 口头性

  作者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系教授(北京102488)。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知识体系·

  中国现代国家制度的建构及其治理效能——基于国家意志聚合与实现的视角

  摘要:现代国家的建构是后发社会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起点,能否有效地聚合和实现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国家意志,是衡量后发社会现代国家建构成效的重要尺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立足中国国情自主地探索和建构形成的现代国家,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领导体制、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治理准则、动员型社会的国家整合机制,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等一整套创造性的制度选择,呈现出了强大的国家意志聚合与实现效能。这种兼顾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国家治理体系,成功破解了近代中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国家无法治理的困局,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现代国家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意志

  作者何显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杭州311121)。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具有特殊性,我们的基础国情、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更对其应对方案提出了特定要求,亟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中国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具备一核多元的治理范式优势、国家—家庭—社会相均衡的治理结构优势、大国模型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禀赋性优势,以及时代更迭和技术跃迁可能带来的后发比较优势。应在厘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人口发展战略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积极老龄观以优化国家战略实施环境,融会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优势以形成“身—家—群—国—世”相贯通的整体性治理格局,不断凝练并充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体系。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老龄社会治理 中国方案 家庭 人口治理

  作者胡湛,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彭希哲,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吴玉韶,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上海200433)

  ·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财政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基于小微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减免的研究

  摘要:在我国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下,过多使用结构性政策工具,可能会导致总量出问题,使货币政策面临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难题。减免小微贷款利息收入增值税是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的一种有益尝试,是“税收政策的利率渠道”。利用某大行逐笔贷款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该政策工具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且提高了信贷可得性。基于此,构建包含税收条件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刻画其作用的理论逻辑,可以发现,相比经由负债端向资产端传导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贷款利息收入减税直接作用于银行资产端,传导路径更直接,摩擦更小。这种不依赖中央银行流动性投放和利率操作的财政金融协同的“税收政策的利率渠道”,可以为宏观金融调控拓宽空间,从而缓和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冲突。

  关键词:财政金融政策协同 增值税 利率渠道 宏观金融调控

  作者刘冲,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刘莉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大变局与战略全局·

  大国竞争的根源:基于报酬递增机制的分析

  摘要:地缘、技术和国际制度是大国竞争的三大重要领域。在对大国关系的分析上,无论均势理论还是霸权理论都依赖于报酬递减的假设,忽视了报酬递增的可能性。报酬递增在地理区位、技术演进和制度变迁上广泛发挥作用,大国关系中的报酬递增机制相应体现在大国间地缘竞争、技术竞争和国际制度竞争中。对初始优势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转化为长期优势的理性预期促使大国之间进入竞争状态,无论这些大国是对手还是盟友。作为报酬递增的具体发生机制,协调效应作用于地缘竞争、技术竞争与国际制度竞争中,学习效应作用于技术竞争与国际制度竞争中,适应性预期则作用于国际制度竞争中。从17世纪英荷争夺海洋霸权直至当下美欧在国际投资仲裁机制上竞争的案例均展示了大国竞争源自报酬递增的逻辑。

  关键词:报酬递增 地缘竞争 技术竞争 国际制度竞争

  作者田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学术基本理论、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再反思·  

  走向差异共同体的文学文化学

  摘要:市场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文学在当代社会已不再是中心的或主要的文化形式,文化生活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文学阅读。这在学术体制上产生的影响便是,文学研究正在为文化研究所拆解和重组。文学如何在文化的进逼中获得新的生机?是坚守文学本位,还是放弃抵抗、降身文化?正确的做法或许是在二者间寻找新的链接或联合。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倡导的“文学文化学”即是朝此方向的一个尝试。文学可以引领文化的进步,但这种引领必须是返回文化日常,发挥文化性作用,而非单纯的审美作用。文学与文化在语言媒介、审美感性和普遍性诉求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的相通,一门打通文学和文化关系的“文学文化学”因此成为可能。文学的前途在于文化化,而文化化则意味着建构一种文化差异共同体。

  关键词:文学 文化 文学文化学 差异共同体

  作者金惠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员(成都610064)。

  “诗言志”:从思想建构到教化诗学

  摘要:先秦时期,“诗言志”不是一个诗学概念,其主要功用在于儒家意识形态的建构,有着突出的话语内涵。宗教仪式中的“诗言志”与“蔽志”,影响了春秋宴享礼中的“赋诗”活动及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言说”的礼乐传统。这一传统造就了《诗》的经典地位,为大夫君子和儒家学者利用《诗》构建新意识形态提供了合法性和话语资源。对“诗言志”的不同理解和应用,形成了多种形态的话语方式,如“断章取义”“信而有征”“文亡隐言”“以意逆志”等;也建构起士大夫阶层多重价值和目标,如“立言不朽”“兴观群怨”“尚友”“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在汉代大一统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毛诗序》主张“情”“志”一体,赋予“诗言志”以教化和美刺的内涵,重新定义了士大夫阶层的政治权利和话语方式,客观上也揭示了诗歌以情感人等文学特征,开启了“诗言志”教化诗学的序幕。

  关键词:诗言志 赋诗言志 诗亡隐志 以意逆志 话语方式

  作者过常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知识观重建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进路——以三大理论批判为例的分析

  摘要: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观与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量子科学观的一个根本分歧是经典科学观坚持确定性是世界的本质属性,量子科学观则认为不确定性是世界的本原状态。多年来,经典科学观已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背景知识,塑造了知识生产的主导模式。而以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为代表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遵循经典科学观,以发现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果律为目的,形成了具有主导地位的话语。但如果不确定性是世界的内禀属性,三大理论的前提假定及其背后的科学文化观就会受到颠覆性质疑,国际关系学业已形成的基本概念,如国家、国际社会、权力等则将面临重塑,构建非决定性理论将成为新的知识生产取向。虽然量子科学观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刚刚开始,但这可能预示着国际关系研究范式革命的真正到来。

  关键词:经典科学观 量子科学观 不确定性 社会知识生产 国际关系理论

  作者秦亚青,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青岛266237)。

  ·文明起源、文明互鉴与文化发展·

  文明比较与文化自觉:迈向和而不同的比较历史社会学

  摘要:长期以来,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深陷“非西方社会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韦伯式问题意识,错失了基于中国文明主体的提问。有必要立足中国文明自身重新发问,批判地检讨韦伯比较历史社会学的得失,以期讲出中国道理。这就需要采取中国文明的内部视角,从“世界图像”和“利益”两个层次重构中国文明的“理念型”。中国文明由于人性论上的优长,能够开辟出一条“将心比心”的“礼”治之路,为世界贡献一种真正和而不同的普遍主义,有助于再造文明间共识,构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关键词:虚实相生 和而不同 文明比较 文化自觉

  作者李荣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44)。 

  战国秦汉简帛所见的文献校理与典籍文明

  摘要:出土战国秦汉简帛典籍为了解刘向校书之前的文献校理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揭示出汉籍文明的优厚底蕴。典籍文献的“同篇异制”“同卷异文”“复本多见”,简牍文书的钩校、合计、题示等文献校理形式以至汉初律典分门、别类、序次的整理,均显示出刘向等校理群书的现实渊源。自名为“录”的木楬,部分具有典籍“目录”的性质,无论是通过篇题木牍遍览典籍的内容,还是通过账簿一览钱物等情况,其作用均是简单、快捷地获取信息的全貌。序次是典籍校理的最重要工序,也是真正意义上之“目录”出现的关键。篇目序列的固定与广泛接受是典籍文本序列规范化的基础。战国秦汉简帛所见“目”“录”诸种形态,特别是海昏简牍中不仅有“录”有“目”,甚至有明确“以篇称”的“目录”,三者同墓共出,实际上体现出早期典籍文明中文献发展、演变的多样性。

  关键词:简帛 楬 目 录 典籍 刘向

  作者杨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陈静)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