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3年第3期目录
关键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3年;第3期;目录
日本华侨华人社会文化变迁
编者前言
文化创造与地域网络再建构
“黄檗文化”的触变、创造与新黄檗网络之形成
内容提要:中国临济禅宗黄檗派的思想以及一些闽文化因子以东亚华商网络为媒介,由隐元禅师及同时代赴日唐僧、华侨等带到日本,对江户中期以来的日本佛教界及文化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日本禅宗染上了黄檗色彩,而黄檗宗派也完成了日本本土化。所谓黄檗文化为20世纪70年代在长崎提出的新概念,并且在21世纪才从日本逆向输入中国。2015年后这一概念群的建构被加速。同时,日本的黄檗宗也开始了“再华化”,而日本华侨的黄檗网络也开始形成,并成为黄檗宗“再华化”的重要推手。对这种长周期且错综迂回的文化现象,笔者从文化触变、传统创造与华人网络三个视角作复合观察,并将之放在地方主导与跨国网络互动的时空背景下阐述。
作者:廖赤阳,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武藏野美术大学造型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史、留学生史、东亚地域的历史社会与文化。主要著作(含编著)有《长崎华商与东亚交易网络之形成》(日文)、《错综于市场、社会与国家之间》、《大潮涌动 :改革开放与留学日本》、《跨越疆界 :留学生与新华侨》等。Email:liaochiy2002@yahoo.co.jp
长崎新地中华街:长崎的中国文化表征
内容提要:长崎在历史上曾经是日本对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400多年前起被称为唐人的华侨所从事和开展的的各项活动,对日本社会的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长崎独特的海外交流之历史中所吸收的中国文化,成为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振兴地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通过长崎中华街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探讨传播到长崎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为当地社会所接受,发展和创造并成为当今长崎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历史轨迹。
作者:王维,名古屋大学学术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日本长崎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华侨华人研究。主要论著有「ポルトガルにおける華人組織。団体と華人第2世代教育」(葡萄牙华人社团与第二代子女教育,『白山人類学』25:87-130, 2022);《日本筑前琵琶音乐性及其传承体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华侨的社会空间与文化符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等。Email: wangw@nagasaki-u.ac.jp
张龙龙 译
日本华人社区的存续与文化战略——基于对横滨中华街妈祖庙建设的考察
内容提要:2006年3月,在日本横滨中华街的一角,新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妈祖庙,引起广泛的瞩目。华人为何在这个时期新建妈祖庙?新建妈祖庙对于中华街及华人社区有什么意义?本文旨在结合20世纪80年代后横滨中华街的旅游开发、中华文化的复兴/创造及华人社会的状况,分析妈祖庙建设的背景、动机以及被赋予的战略性意义,从而给妈祖庙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一个比较全方面的定位。在20世纪80年代中华街作为旅游景点被开发后,各种中华文化符号被挖掘、创造出来。中华文化的资源化给中华街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同时也给已经融入日本社会的华人重新发现民族文化的价值、塑造多元认同的机遇。而妈祖庙正是在此背景下新建成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文化符号。
作者:张玉玲,名古屋大学学术博士,南山大学外国语学部国际地域文化研究科教授,南山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华侨华人研究,日本社会研究,中日交流。代表著作有『華僑文化の創出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中華学校、獅子舞、関帝廟、歴史博物館』(ユニテ、2008年)、『東アジア世界の民俗-変容する社会?生活?文化』(共著)(勉誠出版、2017年)等。Email:zhang@nanzan-u.ac.jp
民族国家语境下的移民生存困境
共同的纪念:1923年日本屠杀华工事件的调查与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7.9级强烈地震,惨况令世人震惊。正当中国各界积极地发起对日赈灾募捐之际,日本军民却趁震灾后的混乱,残忍地杀害了700余名手无寸铁的旅日中国人。惨案发生后,中华民国政府迫于国内舆论压力,派出专员赴日调查,但由于日本政府推行销毁证据、封杀报道的彻底隐瞒策略,这一重大外交事件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本文爬梳中日两国有识之士追寻事件真相的艰辛历程,整理中日两国学者的史料挖掘状况和研究脉络,希冀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深化对该事件的研究。
作者:郑乐静,日本京都大学人类与环境学博士,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日本法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历史社会学、日本华侨华人史和国际移民研究,主要著述有《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社会变迁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温州人在日本—温籍华侨华人口述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研究。Email:teirakusei@hotmail.com
《中国留日学生报》的广告刊登与战后留日学生团体的运营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二战后初期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的机关报《中国留日学生报》上所刊登的广告,来确认该报的运营方式、财务状况、读者群体和该报广告中所反映出来的在日中国人个人、企业、团体间的关系。中国留日同学总会是二战后在日本中国留日学生(包括台湾籍学生)的日本全国统一团体。对广告语言进行的统计表明,虽然该报是使用中日双语编辑的,但其广告中90%以上使用日语,可以看出广告主认为在该报上日语的广告宣传效果更好。从对该报不同年份中刊登的广告主的行业分析可以看出,当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出现财务危机时,其刊登的广告数急剧增加,特别是会刊登许多在日华侨的企业(包括餐厅和食品店等小型企业)、中日相关团体的广告。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同学总会在在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会请求在日华侨企业和中日相关团体刊登广告,以增加收入,改善财务状况。
作者:荒川雪,中文名王雪萍,庆应义塾大学博士(政策与媒体专业),日本东洋大学社会学部媒体传播学科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关系史、中国留学生史、媒体史。代表作有《当代中国留学政策研究:1980—1984年赴日国家公派本科留学生政策始末》(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大潮涌动:改革开放与留学日本》(合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戦後日中関係と廖承志:中国の知日派と対日政策』(編著、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13年)、《跨越疆界:留学生与新华侨》(合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変容する中華世界の教育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共編、国際書院、2017年)等。Email:wang@toyo.jp
“中华街”的社会变迁
横滨中华街之变化:从广东系老华侨到福建系新华侨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考察横滨中华街的形成与变迁过程。横滨中华街的发展历程并不平坦,街上的华侨华人也一直在有限的空间和选项中寻求生存之道。回顾一百余年历史,横滨中华街及其华侨华人克服了重重危机和挑战。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临发展危机时,横滨中华街将日渐淡薄的中华文化进行再生产,从而引领中华街走向繁荣。近年来,横滨中华街人员流动频繁。其中,不乏福建系华侨华人从长崎迁移至横滨。在横滨中华街,出现了广东系老华侨向福建系新华侨势力转移的现象。此外,伴随观光化的进一步发展,日本企业也不断进驻中华街,横滨中华街人员构成呈现多元化。
作者:陈天玺,筑波大学博士,早稻田大学国际学术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华侨华人研究、移民研究、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著有『無国籍』(新潮社、2011)、『忘れられた人々:日本の「無国籍」者』(明石書店、2010年)、『華人ディアスポラ:華商のネットワーク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明石書店、2005年)等多部著作。
日本神户唐人街发展与新老华侨关系的社会空间嵌入
内容提要:中国改革开放后赴日的新华侨与此前移居日本的老华侨在语言、教育背景、经济地位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新老华侨的融合是维持群体延续、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立足于日本特色所必须的。唐人街是新老华侨共同的文化、经济中心,为新老华侨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空间。本文从都市空间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日本神户唐人街的个案研究,探讨新老华侨融合的可能路径及其对唐人街发展的影响。揭示围绕唐人街的空间资源竞争增加了新老华侨互动的机会,指出新华侨当下的经济行为和关于老华侨一代扎根日本的历史记忆的比较加深了新老华侨之间的相互理解,明晰华侨学校等组织反哺新老华侨在唐人街的相互融合。
作者:边清音,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文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研究领域为都市人类学、空间理论和国际移民研究。代表作有辺清音,2021,「チャイナタウンにおける非中華的多様性の表出――神戸南京町生誕150年記念事業を事例として」,『華僑華人研究』18:28-48。Email: bian_qy@jlu.edu.cn
遗华日侨子女的社会融入
日本遗孤二代的社会意识
内容提要:作为日本遗孤(以下简称“遗孤一代”)的家属移民日本的遗孤二代总称为“中国归国者”,研究他们的经历,对于个体和国家都有借鉴意义。本文对49名日本遗孤二代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其社会意识,并总结出“公费移民” 和“自费移民”以及不论年龄的差异,都有其共同的特征这一结论。其中,6成以上的二代把自己定义为“中国人”,二代对于日本有“经济上富裕的国家”、“因为和自己有关系所以有亲切感的国家”等积极评价的同时,也有“侵略中国的国家”、“放任残留日本人(日本遗孤)的冷酷国家”的印象。而对于中国有“经济上急速发展的国家”、“有古老传统、文化的国家”、“祖国、自己的国家”、“培养残留日本人的宽容的国家”等肯定的印象外,通过移民后回访中国增加了“经济发展快速,生活水平改善”的印象。这些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捕捉到了二代共同的特征和倾向,二代对中日两国的社会发现了长处和短处,包含着批判的强烈关心。而且,对于日本政府的政策,几乎所有的二代都感觉到了问题和不足。这已经超越了现实生活过程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产生了共同的特征。
作者:孔风兰,神户大学学术博士,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人类环境学、国际移民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邮箱:2078729479@qq.com
日本遗孤子女的社会融入过程——以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赴日者为例
内容提要:论文基于对29名调查对象的深度访谈和多种原始资料,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赴日的日本遗孤子女20年来的社会融入过程。自90年代末起,日本经济状况愈发不景气,劳动力市场持续萎缩。在此时代背景下赴日的遗孤子女,由于年龄偏高,日语理解能力不足,就业极其困难。该群体虽然已经在日本定居20年,但是仍然生活于社会底层。其中一部分人为非正式雇佣员工,往往处于就业与失业的恶性循环中。另一部分人则依靠日本政府提供的救济金生活,对他们而言,领取救济并安于现状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张龙龙,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讲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早稻田大学综合人文科学研究中心招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家庭社会学、生命历程理论和国际移民研究。著有专著:《日本遗孤子女的移民与社会融合:政策展开与家庭策略、生命历程》(日文),2023年,东京:御茶水书房。Email: longlong0904@bjut.edu.cn
全球化时期新移民的挑战
中日跨国婚姻背景下中国女性的子女教育策略及其演变
内容提要:笔者围绕子女教育策略,对生活在日本近郊农村、与日本男性结婚、且家有高中生子女的中国女性进行了访谈。本文基于此访谈撰写。为了探究女性移民在子女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教育策略的差异,本文将其与之前对子女处于小学阶段的中国女性访谈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旨在分析子女成长过程中教育策略的差异,并探讨跨国婚姻中中国女性教育策略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无论子女年龄大小,中国女性的教育策略都是基于自身的流动经验,强调独立性和流动性。调查发现,随着学龄的增长,独立的内涵更多地从择校和择业的角度来界定,而不是抽象的期望,流动意识也从国家间的地理流动转向了以同化于日本社会为基础的阶层流动。尊重子女选择的策略也导致了主要在日本社会长大的子女被日本社会同化,同时,由于日本性别角色分工的影响,对性别的重视也与中国城市家庭的形象不同。因此,本研究强调中国女性为实现在陌生的郊区和农村地区养育子女的目标而实施的教育策略及其演变。
作者:赛汉卓娜(Saihanjuna),现任日本长崎大学多文化社会学研究科/多文化社会学部教授。名古屋大学教育发达科学研究科博士学位(教育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客座教授(2021年-至今)。研究领域:移民研究、家庭社会学、异文化间教育学。E-mail: saihanjuna@nagasaki-u.ac.jp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视角下跨国婚姻移民的职业发展与社会融合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日跨国婚姻移民为例,重点探讨了跨国婚姻移民所拥有的资源如何影响其移居地参与劳动市场的状况,即社会经济融合情况。通过半结构访谈法收集了10名在日中国女性讲述跨国婚姻移民的经历和感受,分析跨国婚姻移民的动机和过程,以及在日本劳动市场的职业发展。结果显示,由于在日本社会遇到的歧视体验和对日本社会的不适应,中国移民有放弃和日本人交朋友,加强和中国人关系网络联系的倾向。研究还发现,跨国婚姻对移民参与劳动市场或经济社会融合产生了有利影响。大多数调查合作者具有较高的学历这一个人属性,以及受中国人普遍强烈的“男女平等”意识的影响,可以建立起较强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日本社会对于女性和外国人就职的束缚。
作者:郭笑蕾,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研究领域为婚姻家庭社会学、社会融合与国际移民研究。Email:syoraikaku@cueb.edu.cn.
旅日中国家庭育儿支持资源使用分析
内容提要:生育率下降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热论的社会现象。在激发生育意愿方面,育儿支持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育儿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性构建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研究通过考察中国移民家庭疫情期间对育儿支持资源的战略性调度、并把使用过程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为中日两国的育儿支持资源政策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作者:田嫄,御茶水女子大学社会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家庭社会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和生涯教育等。Email:cfm75532@foxmail.com
旅日中国新移民创业特点——以高端人才创业为例
内容提要:2010年以后,日本相继出台了外国高端人才吸纳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才选择前往日本留学与就业。与此同时,旅日中国人才在中日两国创业浪潮的双向刺激之下,迸发出了极大的创业热情。日本的移民研究领域中,从族群企业视角分析外国人创业特点的研究颇有累积。但是,较少有学者在研究中采用移动性分析框架,洞察中国新移民创业过程中呈现的空间移动和社会移动等特点。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基于访谈结果,围绕创业者个体形成的跨国网络与移动可能性,分析了旅日中国新移民创业呈现出的有效利用阶层资源、精准定位、向知识型产业转型等特点,并阐明其如何通过创业提高自身和群体的移动性。
作者:王晓音,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及综合政策学部兼职讲师,研究领域为国际社会学、中国新移民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同时在日本广播协会(NHK)担任中文新闻主播和主持人,对海外华文媒体研究颇为关注。Email: wangxiaoyin1108@gmail.com.
理论与方法:自我民族志中的“叙事”
“移民创造的场所”的小叙事——基于自我民族志的论述
内容提要:近年来,日本对于移民第二代的教育问题颇为关注,学术研究积累众多。“移民创造的场所”影响着移民第二代的个人成长和教育成就,因此作为教育资源的民族机构(如教会和民族学校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报告以中餐馆为案例,探讨了作为移民创造的场所之一的民族商业机构如何影响移民第二代的成长。迄今为止,移民研究一直被“研究者调查研究对象 ”的调查方法所主导,缺乏“当事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的视角。本报告采用自我民族志方法。对于移民第二代来说,移民创造的场所蕴含促进个人成长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刘昊,早稻田大学人间科学博士,LEC会计大学院副教授,早稻田大学人间综合研究中心招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异文化间教育学。代表作有Liu Hao, “Growing Up Chinese in Japan: An Autoethnography,” Social Theory and Dynamics, vol.3, 2022, pp.142-157等。Email: louisliu59@gmail.com
文件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国人的赴日过程
作者:张龙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