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在美洲的经略

2023-12-11 作者:盛仁杰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3年第2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与英国人重视海洋传统不同,法国人始终坚持大陆传统。然而,在经略美洲的过程中,法国人表面上一反常态地呈现出一种重海轻陆的态度。不过,细究之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法国人对西印度群岛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北美大陆,但这只是其在欧洲大陆争霸的延伸而已。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在美洲的经略,根本上还是为了服务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利益。

关键词:法兰西殖民帝国;北美大陆;西印度群岛

作者:盛仁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法国近现代史,法国政治思想史和法国社会史。著有《学者的伊甸园》,译著《托克维尔传》《托克维尔之钥》。Email: hnhgsrj@sina.com

  法兰西殖民帝国(French Colonial Empire/Empire colonial fran?ais)由16世纪以来法国统治下的海外殖民地、保护国和委任统治区组成。该帝国通常被区分为第一殖民帝国(1534—1814)和第二殖民帝国(1830—1980)。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的统治地域主要分布在北美大陆、西印度群岛和印度等地,显然美洲是其殖民扩张的重点。对这一时期法国人在美洲经略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法国在海外帝国与欧陆帝国之间的政策张力,也是分析英法两大帝国在“漫长的十八世纪”的“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中胜负原因的较佳视角。

  法帝国在 的经略

  法兰西殖民帝国的扩张起源于美洲。1534年,布列塔尼的海上探险家雅克·卡蒂尔(Jacques Cartier)航行至北美洲大陆的东北端,成为第一个描述和绘制圣劳伦斯湾和圣劳伦斯河沿岸地图的欧洲人。他根据易洛魁人的语言将此地命名为加拿大。随后,法国渔民频繁来往于欧洲和纽芬兰岛之间进行捕鱼作业。然而,法国国内爆发的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战争,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对垄断美洲殖民地的极力捍卫,使得法国人没有机会在美洲大西洋沿岸取得定居点或建立殖民地。直到1605年7月27日,皇家港(Port Royal)在阿卡迪亚殖民地(Acadie)的建立,法国才终于在北美洲有了立足之地。1608年,魁北克(Québec)建立,这座市镇成为了法国第一块殖民地——新法兰西(Nouvelle France,又称加拿大Canada)的首都。

  在新法兰西殖民的法国人最初仅定居于圣劳伦斯河谷一带。“1626年,在被称为‘新法兰西’的领土上只有100名法国定居者。到本世纪中期,他们的人数最多增加到三倍。”直到1699年法国人才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五大湖地区和密西西比河流域,后者即路易斯安那(Louisiana)。海狸毛皮的生意是这些殖民者的重要经济来源。他们用酒和欧洲生产的廉价工业产品跟印第安人交换海狸毛皮,再将这些珍贵的毛皮贩运至欧洲高价出售。由于法国人希望在当地建立起顺达的贸易网络,维持跟印第安人的生意往来,因此殖民者与原住民的关系始终较为友好,竭力避免军事冲突,他们之间甚至还经常缔结联盟。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该网络由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加拿大一线的庞大的贸易站和防御要塞构成,使法国人得以对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实施松散的控制。

  尽管如此,法属北美大陆殖民地在人口和经济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英属北美十三州。这一方面源于法国人对殖民无甚兴趣,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对新法兰西的商业殖民定位。在大约两百年的殖民过程中,法国在美洲的殖民范围几经大起大落:在1713年的《乌特勒支条约》中,法国将阿卡迪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在1763年的《巴黎条约》中,法国将其在北美洲的几乎所有属地分交给英国和西班牙,在1803年通过《路易斯安那购地条约》,法国将该地廉价卖给美国政府。然而,失去北美大陆的大片殖民地并未对当时的法国人造成很大困扰,而《巴黎条约》将纽芬兰港外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交换给法国,也没有让他们感到多少安慰。对法国人而言,尽管获得这些群岛让法国在北美拥有主权立足点,但是这些只能以捕鱼为生的苦寒之地是最不受法国重视的前哨之一。

  法帝国在西印度群岛的经略

  相比于北美大陆,法国殖民者在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地区)的经略又截然不同。法国人在这片殖民地的开发历史,紧随在北美大陆之后。1624年,他们在今日的法属圭亚那海岸定居,并很快在马提尼克岛、多米尼克岛、瓜德鲁普岛和圣卢西亚岛等地建立起殖民地。

  以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第一个永久殖民地马提尼克岛为例,它是法国商人和冒险家皮埃尔·贝莱恩(Pierre Belain)在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支持下建立的。岛屿西侧的法兰西堡(Fort-de-France)位于扼守山川和大海的平原,作为一处天然良港,它是法国人在马提尼克岛进行殖民的首站和中心。为了实现建立殖民地的目标,黎塞留参股了圣克里斯托弗公司(Compagnie de Saint-Christophe),并在其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将它改组为美洲群岛公司(Compagnie des图片 de l’Amérique)。1635年,贝莱恩带领百余定居者前往马提尼克岛开发蔗糖种植园。1637年,贝莱恩死后,他的侄子继承事业,成为了马提尼克岛的第一任总督,建立了海滨要塞圣路易堡(Fort Saint Louis)以保护法兰西堡,随后率众在圣卢西亚(Saint Lucia)和格林纳达(Grenada)建立了定居点。不过,法国人在这些地区的殖民探索,遭到了原住民的奋勇抵抗。在马提尼克岛上,声势最大的加勒比人反抗发生在1658年,但是血肉之躯显然无法抵御枪炮威力,许多加勒比人在战争中被杀,幸存者也被驱逐出马提尼克岛。种族清洗让该岛彻底成为了法属西印度群岛(Antilles fran?aises,又译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的一部分。

  除了与原住民发生冲突外,法国殖民者还要面对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国的激烈竞争。西印度群岛自被哥伦布“发现”以来,各路殖民者就纷至沓来。除了欧洲人通过枪炮、病菌和钢铁征服原住民外,欧洲人之间也充斥着争夺,各小岛几番在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之间易手。他们之所以垂涎加勒比海上的这些“弹丸之地”,主要是因为这里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蕴藏丰富的金银,这些为种植园和采矿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贸易形式——“三角贸易”——欧洲人疯狂追逐着高额利润。因此,西印度群岛成为了资本的必争之地。就在法国人清洗马提尼克岛的同一年,荷兰犹太人在此岛引入了由大量非洲奴隶工作的蔗糖种植园。从此,法国人也开始了在西印度群岛的罪恶“三角贸易”。然而,好景不长,法国人在同英国人的殖民竞争中总是处于下风。在“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中(1689—1815),英国数度占领马提尼克岛。

  英国人之所以总能在这里战胜法国人,除了英国所具有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外,法国本身的失策也是导致法属西印度群岛落入敌手的重要因素。简而言之,就是法国殖民者的数量过于稀少。而造成这点的原因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不同。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大部分法国人对移居海外缺少兴趣。17、18世纪的法国人安土重迁,甚至社会观念中不乏将这种背井离乡视为一种流放的刑罚。因此,愿意远渡重洋去做殖民者的人数不多。不过,相比于大陆(无论是南美还是北美),前往西印度群岛定居的法国人已算众多。“在马提尼克岛,白人居民的数量从1683年的4770人增加到1756年的14000人。”由于法属西印度群岛上很少有天主教神父,所以许多最早的法国定居者都是寻求宗教自由的雨格诺教徒。这同英国的清教徒离开英国、前往北美的动机是一样的。此外,也有一部分人因为不愿皈依天主教而被流放海外。路易十四镇压新教“异端”的敕令在这里从未被认真执行,直到1685年《枫丹白露敕令》的颁布。该敕令让亨利四世颁布的、允诺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归于无效。如同它在欧洲大陆造成的结果那样,法属西印度群岛的大批法国新教徒逃亡到英国或新教国家的地盘。这导致法国殖民者数量进一步减少,英国人由此获得了可乘之机。

  1789年,在法国本土爆发的、作为现代世界里程碑的大革命,又给法属西印度群岛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尽管《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制定者并未将殖民地或奴隶考虑在内,但是这种思想启蒙并不会因此停止传播。法国大革命在殖民地引发的因应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海外的法国定居者,另一方面是殖民地的奴隶。对前者而言,他们需要处理与宗主国的关系问题,究竟是支持还是反对革命,以及他们在新法国的身份问题,包括能否参与选举和能否享有自治;对后者而言,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以及带有强烈道德理想色彩的大革命,让奴隶看到了争取自由和权利的理论希望,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下,他们势必会起来反抗这种不义之治,而奴隶主也自然会采取镇压。由此,法属西印度群岛不可避免地陷入到骚乱之中。

  首当其冲的当属位于伊斯帕尼亚岛(Hispaniola)西部的法属圣多明戈(Saint-Domingue,即今日海地Haiti),这里也是法国在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殖民地。法属西印度群岛内乱的最大受益者是英国人。“他们很快占领了马提尼克岛和瓜德鲁普岛,并攻击了圣多明戈。曾在圣多明戈领导黑人叛乱的前奴隶杜桑·卢维杜尔(Toussaint Louverture)团结在法国人身边,英国人对法国最大的西印度属地的征服得以避免。”当然,卢维杜尔并非无缘无故地从反法走向亲法。法国承诺废除奴隶制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1794年2月4日,国民公会一致投票赞成废除奴隶制。阿尔德里奇·罗伯特(Aldrich Robert)评论说:“与解放奴隶的愿望相比,希望被解放的奴隶能自愿加入抗英战争,以及希望西印度群岛的情况能安定下来,才是这一行动的动机。”尽管这是法国人维护自身势力范围的一种策略,但从效果来看,废奴法案赢得了卢维杜尔的投诚。但是,它同时引发了新的内乱,即来自奴隶主的不满。因此,英国人总能找到可乘之机。“在18世纪90年代的剩余时间里,加勒比海地区继续遭受内乱、英国攻击和定期占领以及大西洋贸易中断造成的经济衰退。”直到拿破仑战败后,英国才通过协议将马提尼克岛和瓜德鲁普岛等地归还法国,而法国为此付出了放弃马耳他、毛里求斯、爱奥尼亚群岛等殖民地的惨痛代价。

  对法帝国不同经略的比较分析

  从上述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国人在西印度群岛的经略与在北美大陆迥然不同。第一,在划分势力范围过程中,法国人对两处土地的渴求程度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对占领大陆领土的兴趣甚微,乃至于他们将失而复得的路易斯安那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给美国人。然而,法国人对土地面积不到大陆千分之一的岛屿却极其上心。法国不仅数次与英国争夺岛屿主权,而且在签署《巴黎和约》后还想方设法将割让出去的马提尼克岛和瓜德鲁普岛讨要回来。至今,这两处岛屿仍是法国的两个最重要的海外省(或大区),其主权被牢牢地掌握在法国人手中。第二,法国人与两处原住民的关系大相径庭。如果说法国人同大陆的原住民尚存一种互惠互利的友好关系的话,那么他们对群岛的原住民的态度几近冷酷无情,甚至赶尽杀绝。这从今日西印度群岛的人口比例中可见一斑:大部分岛屿居民中,黑人占比超过八成,还有少量白人和混血儿。

  那么,为何法国人对西印度群岛的殖民比对北美大陆格外投入呢?细究起来,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和采矿场带来了高额的利润,这是以海狸皮毛为主的大陆贸易所无可比拟的。在资本主义如潮涌进的年代,法国人也不愿错失资本原始积累的机会。“法国在西印度群岛的属地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殖民地。”而无论是采矿还是种植,都会引发奴隶制的产生。正如历史学家埃里克·威廉斯所言:“没有蔗糖生产,也就没有黑奴。”崇尚自由的原住民不愿沦为奴隶,殖民者就以从非洲贩卖来的黑奴取而代之。欧洲人的主观排挤和欧洲病菌的客观杀伤,最终实现了西印度群岛的种族清洗。“17世纪中期,共有50万奴隶在法属西印度群岛劳作;600艘法国船只在欧洲和西印度群岛之间往还。”其次,相比于大陆过于广袤的土地,群岛的面积相当有限,只需少数法国白人即可实现相对更有效的管理。以当时的交通和信息技术而言,与其像孤岛般置身于大陆中的一处处分散且规模很小的堡垒或市镇,倒不如集中有限的人力资源在可控的地域范围内作威作福。而且“这些岛屿的很多地方都有用于贸易和防御的优良港口”,更便于进行以航海为媒介的生意,毕竟北美东部沿海的大片土地都已被英国人所占据。最后,北美大陆的广阔土地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殖民者与原住民在多数情况下不会为抢夺资源产生冲突,相反西印度群岛的许多岛屿面积不大,更容易为争地盘而起争执,所以才有了对加勒比人的驱逐事件。总而言之,如果说法国人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史还有那么几分“温情”的话,那么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史彻底撕开了他们的假面具,揭露出殖民者一丘之貉的真面目。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这些殖民者从根本上脱离不开资本逐利的本性。

  然而,如果我们因为法帝国对待北美大陆与西印度群岛的不同重视程度,就认为法国人一反常态地呈现出一种“重海轻陆”的态度,那么这或许是一种误判。这从拿破仑执政期间(1799—1814),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不断萎缩中可见一斑。建立欧洲大陆帝国的拿破仑,在海外殖民帝国的问题上却是一败涂地。“拿破仑缺乏真正的殖民政策,但他认为海外领土是对他试图建立的欧洲大陆帝国的补充。”这种观念从根本上决定了拿破仑对法属西印度群岛的政策。为了确保从种植园经济中尽可能盘剥利润,以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拿破仑恢复了奴隶制,从而再次引发了卢维杜尔的反法运动。1803年,圣多明戈以海地的名义获得独立。虽然拿破仑战争结束后,马提尼克岛和瓜德鲁普岛最终以和约形式回到了法国人手中,但是曾盛极一时的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也随着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而走向消亡。

  结 语

  法兰西第一殖民帝国兴于美洲,终于美洲,与法国的立国策略脱不了关系。法国的历代君主,从弗朗索瓦一世到亨利四世,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一世,自始至终都着眼于欧陆的王权争霸,海外帝国充其量只是提供了一份财源补给、一种谈判资本。这决定了法国经略殖民地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一种主要目的。

  不同于法国的大陆传统,英国坚持海洋传统。英国以“光荣孤立”为国策,大搞对欧陆的离岸平衡的同时,却将目光投射到世界各地。政治上的不同策略导致了经济和军事上的强弱分化,英国凭借着比法国更强盛的商业和海军在殖民帝国的竞争中占尽先机。在各种战后条约中,英国从未试图瓜分欧洲大陆的领土,但却一步步蚕食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终于,在将老对手法国彻底打败后,英国建立起“不列颠治下的和平”。在人类进入海洋时代以来,两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策略差异注定了各自的命运。尽管法国在19世纪卷土重来,建立起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但是已经无法抗衡英帝国的绝对优势。

 原文责任编辑:舒建军 马毓鸿

  (本文注释内容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