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评析

2023-08-07 作者:刘书雷 徐海洋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3年第1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本文对《为什么无人机未对战争起到革命性作用:空战中持久的隐藏—搜寻竞赛》一文进行了评析,探讨无人机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技术发展、军事竞争和发展规律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无人系统将对军事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而此过程将遵从量变到质变的普遍性规律,颠覆未来作战概念和作战样式。

关键词:无人机;军事;作用;智能

作者:刘书雷,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研究员;徐海洋,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副研究员。

  

  在战争需求牵引和科技发展推动下,无人机系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探索和实战应用,无人机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开始加速由战场辅助装备向主战装备发展,成为战场侦察、信息支援、火力打击的重要力量,将大大改变未来作战概念和作战样式。

  无人机如何影响现代战争?对军事领域的影响程度如何?随着无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安东尼奥·卡萨拉(Antonio Calcara)等学者在《国际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杂志发表文章《为什么无人机未对战争起到革命性作用:空战中持久的隐藏—搜寻竞赛》(Why Drones Have not Revolutionized War : The Enduring Hider-Finder Competition in Air Warfare),对无人机对军事领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1文章针对“无人机使军事平衡有利于进攻,减少军事力量不对称,消除现代战场上的近距离战斗”等观点进行了研究评估,认为“无人机容易受到防空和电子战系统的攻击,需要其他作战体系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通过对三场军事行动的案例剖析,提出了“无人机本身并不会产生许多人认为的革命性影响”的判断。安东尼奥·卡萨拉等学者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无人机对军事领域的影响进行了研判,文章调研和论述详实深入,体现了作者清晰的学术思维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深入理解认识无人机如何影响现代战争提供了较好借鉴。

  “无人机没有彻底改变战争”

  2001年阿富汗战争后,关于无人机将会改写现代战争规则,甚至“决定国家的命运”的呼声逐渐高涨。这篇文章,针对这系列观点进行了严谨的论证分析,得出“当前现代局部战争并不能证明无人机对军事的颠覆性作用”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

  文章对三场广泛使用无人机的局部战争——第二次利比亚内战(2019—2020)的利比亚西部军事行动、叙利亚内战(2011—2021)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2020),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比每场冲突中交战双方的力量配比、战局演化和无人机及其他力量的毁伤效果、伤亡情况,指出纳卡冲突、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中无人机还无法改变攻防、强弱之间的平衡,也无法取代地面作战。现在所谓的无人机“扭转战争局势”,更多得益于“第二次火力革命”对空战力量突防毁伤能力的升级、电子战和防空系统的配置使用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孤立的是无人机的作用。

  当前“无人机革命”论点拥趸者的主要观点包括:一是无人机能够改变攻防平衡,可以有效穿透现代防空系统;二是无人机能够降低军事行动的准入门槛,改变作战双方的强弱平衡;三是无人机能够消除力量投送的物理障碍,使得地面作战逐渐被淘汰。该文章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和详实的数据,逐一驳斥了上述三大观点,充分考虑了作战双方对无人机、防空力量的运用以及实际作战效能,而非简单的对无人机效用进行头脑风暴,笔者认为其论证框架比较严谨,值得借鉴参考。

  针对第一个观点,文章指出,在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中无人机其实伤亡比例很高,在与“铠甲-S1”等相对先进的防空系统对抗中并未取得优势,未展现出革命性的突防毁伤能力。在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的无人机之所以大放异彩,主要是由于亚美尼亚的防空系统均为苏联时期的落后装备,且缺乏熟练的操作经验和策略。从文章列举的数据来看,当前无人机在突防现代防空力量方面还远未达到革命性影响,对拥有完善防空体系的大国的威胁可能极为有限。文章指出地区和大国通过部署由熟练人员操作的防空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可以显著降低甚至可能阻止严重依赖当代军用无人机的军事进攻。作者这些分析考虑了军事人员的熟练程度、电子战和防空系统等空战相关的其他关键因素,也体现了现代战争的攻防特点。事实上,当前不少针对无人机作战运用的分析研究,都仅从无人机的优势特点进行分析,而忽略了“防守方”的装备参数性能和作战策略升级。为了应对无人机威胁,当前军事强国都在大力研发反无人防空系统和电子战装备,如俄军“铠甲-S1”“道尔-M2KM”,美军的“沉默射手”“毒液”等,这些装备在实战中配合合理的战术策略,都具备很强的反无人能力,忽略这些因素毫无疑问将会夸大无人机的作用。

  针对第二个观点,文章对比分析了三场战争中作战双方的军事力量构成与无人机使用情况,指出无人机并未帮助弱者克服战术和战略上的劣势,反而进一步加剧了现有的战场失衡,成了强者稳固战局的工具,而非弱者扭转战局的利器。论文重点分析了纳卡冲突、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美军、阿塞拜疆等战争中优势方更倾向于使用无人机,且取得较好作战效果,劣势方即使装备了无人机力量也鲜有战果。这是因为无人机本身需要相对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和体系化的装备支撑,如电子战系统、地面雷达、卫星通信定位等,才能充分发挥效能。这些往往是弱势方所不具备的,单纯的无人机作战效能其实极为有限。此外,无人机虽然相对廉价,但由于属于高技术兵器,本身需要较强的工业基础才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因此,无人机其实很难成为所谓的“穷人的空军”,作战弱势方很难通过快速生产无人机来抵消其战斗损失和战术劣势。文章也指出,纳卡冲突、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中所有无人机都是由外国制造,而非作战双方自己生产,因此关于“无人机能够降低军事行动的准入门槛”的说法缺乏依据。

  针对第三个观点,文章分析了三场现代战争中非无人机力量使用的情况,指出地面仍然是交火最为激烈的战场,地面部队是双方达成军事目的的主要力量,地面目标是双方攻防的重点,而无人机本身发挥作用也依赖于电子战、地形侦测、雷达等传统地面力量,无法完全取代地面作战力量。笔者认为,这种分析是其他关于现代战争无人机作用的研究中所不常见的,也是值得欣赏的。很多研究聚焦于无人机在战场中发挥的作用,列举了很多成功的作战案例,但忽略了传统地面作战对战局的决定性影响。事实上,地面作战从来都是现代战争的主角,哪怕是美国这种军事强国攻击伊拉克、阿富汗时大量使用了空军、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但地面作战仍然是其实现地区控制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隐蔽的有生力量难以通过中远程打击手段和空军来完全消灭,无人机更是收效甚微,且容易被隐蔽的单兵防空力量反制。

  无人机或将对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产生革命性影响

  虽然安东尼奥·卡萨拉等学者的研究提出,当前仅凭已经发生的几场现代局部战争中无人机的使用,并不能证明无人机革命时代的到来。但是,无人机会对军事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对未来战争产生颠覆性变革,依然值得高度关注。笔者研究认为,从技术发展趋势、未来战争需求和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无人系统将会得到迅猛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推动智能无人系统等新型作战手段不断涌现,可能会改变未来作战概念和作战样式,成为一种新型作战力量和新的常规威慑手段。

  从科技趋势看,无人系统技术发展正面临重大突破,推动无人时代即将到来。无人系统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的载体,是科技产业发展前沿的汇聚。进入21世纪以来,自主认知、深度学习、类脑智能、任务规划、自主决策、人机协同等支撑无人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智能无人系统的制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制造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国家安全、社会服务等领域,无人系统正加速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人类社会已经处于人与智能机器共存的“奇点”。

  从军事竞争看,无人系统不断向军事领域拓展,战争形态加速向智能化无人化演变。无人系统无需考虑人的生理极限因素,具有智能化程度高、作战使用灵活、综合作战效益高、适用于危险环境、人员伤亡率低等突出特点,突破了战争时间、空间对作战力量运用方式的制约,展现出有人装备难以达到的能力,特别适合执行枯燥的、恶劣的、危险的和纵深的任务,得到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普遍关注和大力发展。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将无人系统作为重要装备进行规划和投入,无人装备呈现井喷式发展,无人机、地面机器人、无人潜航器等在地区冲突和战争中频繁投入实战,在战场侦察、水下探测、信息支持、精确打击、综合保障等方面,充分展现出许多有人装备难以具备的能力,承担许多有人装备无法完成的任务,取得突出战果。无人装备的广泛使用,也正改变作战部队传统编成,甚至产生新的作战式样,催生“母舰理论”“蜂群理论”等新的作战理论,将对作战样式、部队编成产生深刻影响。在世界各国的大力推动下,无人科技正在加速应用于军事领域,无人装备已渗透到战争的各领域各环节,无人装备数量正逐步超过有人装备数量。从以无人系统技术为代表的智能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可以判断,战争形态正加速向智能化无人化演变。

  从发展规律来看,无人系统对军事领域的变革性影响,将遵从量变到质变的普遍性规律。如上文所述,从科技发展趋势和世界军事竞争来看,无人系统将对军事领域产生革命性影响。但正如科技发展从理论、技术到最终应用,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无人系统对军事领域的变革性影响从初步显现,到最终完成,过程也具有渐进性和漫长性,既要有量的积累,又要有质的飞跃,是通过不间断、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装备建设等“量变”来最终实现“质变”。现代意义上的无人机,起始于1917年英国研制的第一架无人靶机,鉴于当时科技水平限制,未能在军事上产生突破性影响;但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控制、通信、动力、材料等科技领域的发展突破,加上国际军备竞赛和多次战争应用,推动了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对军事的重大影响已经显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面世于1959年,先后经过多个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感知、自主控制、动力能源等科技发展应用,工业机器人正颠覆传统的制造模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虽然安东尼奥·卡萨拉等学者研究提出当前现代局部战争“不能证明无人机的颠覆性作用”的结论,但不可否认,无人系统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进步,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正由小变大,并逐步显现出革命性的作用。未来,随着无人技术的发展进步,无人系统加速应用到战争各领域各环节,无人系统由独立作战向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无人集群作战的更高级阶段演化,无人系统对战争的颠覆性影响将会更加显现。

  重视智能无人技术的新发展新突破

  无人系统是人类智慧在武器装备中的充分前置,随着人工智能、网络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等无人系统的性能水平和作战能力正显著提升,在战场侦察、信息支援、精确打击、综合保障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逐步成为现代高技术战场胜负的决定性因素。2022年2月以来发生的俄乌冲突中,双方都有相当数量无人系统投入实战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表明了无人系统对高技术战争的重大影响。

  首先,建立与无人作战时代相适应的观念理念。当前,机器人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无人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已经处于人与智能机器共存的时代。“人类以什么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方式作战”。在世界各国的大力推动下,智能无人系统正加速进入战争对抗领域并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发生的国际军事冲突中,无人系统在执行战场侦察、火力引导、指挥控制、定点清除重要目标等任务方面效果明显,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建立与无人作战时代相适应的观念理念和思维模式。

  其次,持续跟踪评估无人系统相关技术发展。智能无人领域,是非常典型的由技术发展进步推动支撑的领域。人工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发展历经数十年,道路曲折,反反复复。近年来,无人系统技术发展及向军事领域转化应用的速度明显加快,正是得益于深度学习、大数据、新材料、先进控制等技术群快速发展。未来,无人系统将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可能对军事领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对无人系统相关关键技术发展状态的评估分析来实现。

  最后,要重视无人系统发展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无人系统技术发展在带动提高作战能力的同时,也将面临很多技术挑战和应用风险等潜在问题,应引起重视。比如,致命性自主武器带来的伦理问题,国际上已有不少人和组织反对发展致命性自主武器。又如,算法是智能无人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算法或者数据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进而导致系统的决策风险和失控误伤问题。此外,对无人系统的治理,与人类以往面临的治理问题完全不同,也亟待解决。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舒建军 马毓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