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期专题所刊发的10篇论文、一组圆桌论坛和一篇名家访谈,希望能结合理论思考的种种可能性,考察礼乐文明的特点,从现代角度阐释经典礼学的一些问题,并审视传统礼乐文明在当代中国的存在状态。
关键词:编者前言;国际社会科学;杂志;文明
作者:舒建军 吴 飞
人类社会在生命起源、创造暨成长的生命关怀上产生不同的信仰及其行为规范,并与社会历史进程的演变融合在一起。在世界诸文明的起源研究中,最具影响的是有关轴心时代的文明体系的崛起现象。对世界诸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集中于宗教与社会历史进程(或曰文明进程)的比较研究上。在这些有关社会行为世俗化与理性化的文明比较研究中,可以看到现代和当代萌发的各种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想渗透到对个体生命状态的认识和理解中;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对这些社会变迁当中的礼乐文化做社会行为考察,看看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人们在理解和表达生命关怀的礼乐文化上产生了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又是如何与其他的社会机制互动的,这形塑了不同的礼乐文明。在缔造有关个体生命存在的信仰与生活的社会文化体系中,与生命创造和成长密切相关的仪礼规范及实践不仅作为象征体系传承,而且也在不同的时期被改造更新,产生了新的礼乐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返璞归真,在“人”的生命创造与成长的独立、自由与完全的生命状态的获得上思考不同的礼乐文明之于个体化主体性社会行为的意义。这也有助于反思包括礼乐文明在内的世界诸文明体系,并做出创新的研究。在生命关怀与社会行为世俗化和理性化的根源探究的视角观照下,我们组织了主题为“世界文化变迁中的礼乐文明”专辑,以期对世界诸文明体系中的礼乐文明做通观的考察。
一
礼乐文明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主干,对礼的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于传统社会的认识。从哲学、历史学、文献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礼学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礼学研究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除了完成礼学研究的资料梳理、文献整理、历史定位之外,还缺乏理论层面的深入讨论。因而,对于礼乐制度的实质文明意义,仍然需要拓展与纵深的理论视角。只有在这样的创新理论融会贯通之下,我们才能了解,相对于世界其他诸文明,礼乐文明的基本特点究竟是什么,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何变迁,它在现代世界中该如何自处,并有益于人类文明的总体发展。
本期专题所刊发的10篇论文、一组圆桌论坛和一篇名家访谈,希望能结合理论思考的种种可能性,考察礼乐文明的特点,从现代角度阐释经典礼学的一些问题,并审视传统礼乐文明在当代中国的存在状态。
二
第一个单元“理论探讨:理解礼乐文明”的三篇论文,是从较宏观的理论视野,理解礼乐文明的基本特点。第一篇论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许瀚艺讲师的《以“公私”注“恩义”——中西比较视野下对“差序格局”的再反思》。中国传统社会或者本土社会文化的特点,需要重新进行认识和定位。在来自学科内外的反思的基础上,我们期待在这里发现更多的中国社会文化的一般认识。如“差序格局”一词,以及其他类似更多的理论认识,是否或者如何能够成为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概念。但究竟该如何理解差序格局,特别是它在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定位与意义何在,却还需要深入探讨。近些年来,有不少研究显示,差序格局这个现代社会科学概念,其实有着深厚的礼学根源。它不仅与传统丧服制度有密切关系,而且还有着非常深刻的性命论哲学意涵。许瀚艺的论文接续了这些研究趋向,在中西哲学的深入对比之下,以差序格局概念探讨了理解中国性命论哲学的更多可能性。
第二篇论文,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两位博士生李明真和王诗瑜合写的《礼的卡里斯玛——韦伯论中国的平衡与静态》。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马克斯·韦伯关于中国的论述虽然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并不准确,但其强大的理论力量仍然颇能激发我们对中国文明的进一步研究。根据两位作者对韦伯思想的深入解读,韦伯用“卡里斯玛”,这个极具其理论特色的概念来理解中国的礼制传统,将皇帝和士人两方面的礼制身份理解为“卡里斯玛”,并认为这是中国社会诸多特点的深层根源。这一视角究竟是否准确,仍有待具体的礼学研究来检验。
第三篇论文,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雷天籁的《天人之际的思想谱系和历史脉络——先秦诸子思想论纲》,仍然是一种以理论视野透视中国礼乐文明传统的尝试。但与前两篇文章不同的是,首先,论文集中在命运观与传统宗教上;其次,作者的理论着眼点很具原创性。礼的起源与原始宗教有密切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但中国宗教传统为什么走向了礼乐文明,而没有形成类似一神教的宗教?作者认为,这背后有一个非常类似神义论问题的主题:命运的不确定性,即天人张力。韦伯已经提到过,神义论问题是各大宗教面对的首要问题,而雷天籁认为,命运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天人张力,是先秦思想的首要问题,因而先秦诸子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儒家的礼学传统,正是其中的一个方案。
三
第二单元“礼与生死:鬼神与礼乐”的三篇论文,则都接续了礼与原始宗教的问题,集中在鬼神与礼乐的关系。第一篇论文,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的《“鬼神之为德”——一个性命论的视角》。吴飞认为,“鬼”来自对死亡的理解。在西方的存在论哲学传统中,死亡被当作对存在的否定;但在中国的性命论哲学传统中,死亡是生命展开的一个阶段,所以对鬼的态度,代表了死亡在生命中的位置。生命是阴阳的结合与转换,鬼神皆属阴,所以鬼与神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鬼神都是处于变动中的,神是阴阳不测,鬼是诡谲怪畏。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通过对鬼神的态度来展现对性命展开的态度,才是鬼神之为德的礼学意义与宗教功能。
第二篇论文是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陈绪波的《先秦儒家死亡观念探析——以〈士丧礼〉为中心》,是对上篇论文中已经谈到的魂魄问题的更具体、更深入的思考。魂魄是中国生死观念中非常独特的部分。魂是更加精神性的,魄是更加身体性的,因而有神魂、体魄之分。在儒家的丧祭之礼中,针对两部分的礼都非常重视、非常完备,目的是使神魂和体魄两方面都有应该的去处。这是礼乐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三篇论文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张照的《宿命与善恶——生死簿问题中的命运观》。前两篇文章都是处理先秦的礼学问题,本篇文章观照在后来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佛教传入之后,所产生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生死簿。生死簿既是对前两篇论文所谈的鬼神问题的反应,也是雷天籁的论文中处理的命运问题的一个范例。生死簿的存在,表明命运是既定的,不可更改;但在许多幽冥故事中,生死簿在偶然情况下又是可以改的。命运的不确定性还是留下了一个空间,也成为丧礼、祭礼的设想的理论前提。
四
第三个专栏的主题为“礼与入世:经典礼学问题”。如果说前一个专栏中的三篇文章都是集中在丧礼、祭礼上面,第三个专栏将讨论范围扩大到世卿和冠礼这两个非常经典的礼学问题。第一篇论文是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高瑞杰的《论世卿礼议之争端——以何休、郑玄与〈五经异义〉为中心》。世卿到底是否为周代礼制中所本来就有的争论,是一个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的很古老的。《公羊传》中“讥世卿”之说,到底该如何理解?作者追溯了何休和郑玄对这个问题的,特别是在世卿和世禄之间做了区分争论。许慎和郑玄认为,周代本来有世禄制,世卿是变例;何休则认为,周制本来是世卿制,而孔子提出了世禄制。对这个问题的详细梳理,对理解周代宗法礼制和汉代经学史都有比较大的意义。
第二篇论文是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顾超一的《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士冠礼》是《仪礼》的第一篇,是经典中的成人礼,而成人礼是当代社会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一种礼。所以,深入研究冠礼,探索其对成人之义的理解,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而且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从中可以看到,作为人生礼仪的冠昏丧祭,究竟是如何理解人格、成人与尘世生活的,从而为现今的礼乐实践提供理论。
五
最后两篇论文组成一个新的单元“礼之变迁:人类学考察”,都是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礼学观念在民间文化中的历史变迁。第一篇论文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赵丙祥的《从“平水土”到“石生人”——禹启神话中的人伦与天伦》,对上古帝王禹、启神话的演变做了深入详细的梳理。战国时期关于禹、启的传说主要是平水土,但到了汉代之后,就以石生人为主了。在赵丙祥看来,这种转变并不是随意或偶然的,而是与战国秦汉之际的社会文化、经学政治的变迁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禹的平水土主要在于继承其父鲧未完成的事业,因而在根本上是个关于孝道的故事。但石生人则与汉代普遍流行的圣王感生的传统有关。两者相关但又有重要的不同。作者综合了民间传说、经学史、图像史、人类学等多学科的视野,对民国以来中国学术界具有重要兴趣的禹的问题,给出了自己非常有特色的解读。
最后一篇论文则进入现代,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洪哲泓的《神安兹宅——示能性理论视角下闽南某拆迁乡镇重建祖厝的案例研究》。礼乐文明并不只是博物馆和故纸堆中的一个古代现象,而且极为深刻地决定了中国文明的基本架构。在民间的祠堂、安葬等礼学实践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现代形态。洪哲泓基于宗教学物质性转向的视野,引入示能性理论考察闽南一个拆迁乡镇重建祭祀空间的实践。村民对于如何重建祖厝,既有基于其传统信仰的文化传统,又有非常现实的考虑。而作者使用示能性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礼制在现代文明中的处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范例。
六
本组专题由我们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吴飞商议组织。最初的想法是定位于“古今中西之间的礼学或者礼乐文明”。在后来的讨论中,我们还是想把其放到一个普遍、多元与全球的文化变迁的视角中来讨论,同时也体现其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现状。这十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针对既有关联又有差别的主题,呈现出透视中国礼乐文明的多重面向。专题论文之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帮助我们组织了透视新冠疫情期间日本大众文化中的一组妖怪学专题。五位日本学者从民俗学与大众文化研究角度对妖怪学做了全景解读;日本大众文化中流行的妖怪形象及其嬗变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命观里所想象的那部分世界以及各种表象文化的形成。最后,我们安排了一篇施舟人先生生前未刊的访谈,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孙妙凝完成,与本专题“密切相关,题目为《在实践中寻找“活”的经典——对话法国汉学家施舟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施舟人先生是如何看待道教礼仪的,以及它们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得以更新其内涵。这些仪礼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体现了对独立的生命的关怀,超越了原始宗教的仪轨并与大千世界联系在一起。希望这期专题能为世界诸文明的新的深入比较作出有益的贡献。
原文责任编辑:张南茜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