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人文艺术理论与批评
思想与理论
思想之路:从间距到前所未闻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弗朗索瓦·朱利安教授由西方哲学转向中国语言思想的探索之路。经由中国,发问困境中解放出来,并发展出一系列具有内在连贯性及持续性的概念,重新审视了策略﹑伦理道德以及美学等领域。思想上的背井离乡开拓了诸多未思之地。
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法国哲学家﹑希腊学家﹑汉学家,早年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从事希腊哲学研究,后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学习中文及中国思想。曾任法国汉学协会会长,国际哲学院院长,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兼当代思想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含蓄的价值》(1985)、《淡之颂》(1991)、《圣人无意》(1998)、《从外部反思欧洲(经由中国)》(2000)、《大象无形》(2003)、《本质或裸体》(2000)、《理型的发明与欧洲的命运》(2009)、《山水之间——生活与理性的未思》(2014)、《从存有到生活》(2015)、《去相合》(2017)等。
Email:fjullien@msh-paris.fr
〔赵婉雪译〕
论触感——无情故我在
凯伦·巴拉德(Karen Barad),理论粒子物理学与量子场论博士,美国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女性主义研究、哲学和意识史的杰出教授,著有《半途遇见宇宙:量子物理学、物质和意义的纠缠》(2007),在物理学、哲学、科学研究、唯物主义和女性主义等理论领域著述颇丰,其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休斯基金会、欧文基金会、梅隆基金会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等的支持。
〔丹琼译〕
文化表象与社会批判
布尔迪厄的社会学批评
内容提要: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遵循马克思社会学的总体方法论,以场、习性和资本三大概念建立生成结构理论,通过对文艺实践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文艺作品的生产和接受条件,不仅将接受美学与诗学制作一体化,而且通过文学场范式为政治制度提供了行动模式,将社会学批评确立为社会批判。
刘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理论,代表作有论文《从趣味分析到阶级构建——布尔迪厄的“区分理论”》(《外国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从实践到理论:论摄影对布尔迪厄“习性”认识论的奠基作用》(《文艺研究》2022年第6期)、《安妮·埃尔诺的“社会学”写作》(《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3年第2期),著有《布尔迪厄的文艺社会学》(2023)。
Email:2421272323@qq.com
“过去的一切都被遗忘”:复辟时期欧洲的沉默政治与社会建构(1813—1830)
内容提要:本文以法国和荷兰为重点,分析了19世纪早期欧洲沉默的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 of silence)。在这两个国家,新建立的复辟君主制宣传一种“遗忘政治”,即遗忘革命和拿破仑时代这一近期历史,以此作为建立稳定、合法的政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官方许可的遗忘在两国都受到了质疑。文章以“效忠信”(letters of adhesion)为基础,探讨了个人对自身过去的重建与社会遗忘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最后,文章将19世纪初历史化文化的兴起与欧洲复辟时期的沉默文化联系起来。
马蒂斯·M.洛克(MatthijsM.Lok),阿姆斯特丹大学欧洲研究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是欧洲现代史。著有Windvanen:Napoleontische bestuurders in de Nederlandse en Franse Restauratie,1813-1820(2009)。
Email:m.m.lok@uva.nl
〔叶树斌 张弛译〕
历史、纪念与记忆中的革命
帕斯卡尔·杜普(Pascal Dupuy),法国鲁昂大学历史研究组(GRHis)现代史讲师,主要从事有关法国大革命的文化史研究,尤其关注欧洲有关法国大革命的讽刺作品、联盟节、大革命对布列塔尼的影响等问题,著有《大革命标志下的讽刺漫画》(2022)、《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英国讽刺漫画(1789—1815)》(2008)。
〔张弛译〕
法国社会学批评的演变
内容提要:从斯塔尔夫人的《论文学》到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从拉法格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到戈尔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法国社会学批评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它在演变的过程中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和无产阶级文学批评相互影响和交融,产生了无边的现实主义、文学生产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与时俱进的概念和理论,从而促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学批评的范畴,形成了名家辈出、不断创新的繁荣景象。
吴岳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研究会原会长(2002—2016)。研究领域为法国文学,出版过14部专著和文集,著有《法国小说发展史》(2004,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成果二等奖)、《左拉学术史研究》(2011)、《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2017)等;译著40余部,代表作有《论无边的现实主义》(1986)、《论小说的社会学》(1988)、《文学社会学批评》(2021)、《悠悠岁月》(2010,该小说获“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作者埃尔诺于202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是北京地老鼠》(2023)等。
Email:waiyj@163.com
设计与艺术:批判与建构
设计的未来
内容提要:艺术与科学从本质上都是探寻真理和秩序,洞察宇宙和人心的奥秘,而设计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重要手段。我们即将面对一个新科技文明的时代,艺术与设计在未来会有新的阐述和理解。伴随新技术的出现,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正在走向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新技术在解决过去的问题的同时,也产生出新的矛盾。这为中国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未来”的语境中,面对信息技术,我们将有更大的空间,不断升级和自我终身学习,对全新的世界问题,作出全新的回答。
高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来设计学院院长、“未来艺术科技实验室”创始人。研究方向为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思维、设计教育。著有《今日·艺术·研究》(2018)、Museum Development in China:Understanding the Building Boom(Co-authored,2019)、《中国民营美术馆运营及筹建研究》(2020)等。
Email:gaopeng@bnu.edu.cn
战后西德现代设计与救赎的矛盾
内容提要:历史研究强调,现代设计后来成功地被塑造成一种文化产品,将西德从纳粹的过去中拯救出来。然而,如果人们通过关注各种出版物中的沉默、遗漏和差异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话语中的否认结构,那么1945年之前和之后现代设计的政治意义之间的这种救赎性对立就显得不那么明确了。这样的分析揭示了现代设计作为“永恒”的编码以及它在“马歇尔计划”背景下的推广,是如何模糊任何关于日常美学的基本概念与德国人民的种族观念交织在一起的历史理解。
娜塔莉·肖尔茨(Natalie Scholz),阿姆斯特丹大学历史系现当代历史高级讲师,曾在科隆大学担任莉泽·迈特纳研究员,著有《救赎物体:一个西德神话》《想象重建:法国路易十八的君主制象征》。
Email:N.Scholz@uva.nl
〔张弛 董耀威译〕
数字化时代艺术市场的新特点
内容提要:进入数字化时代,艺术市场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特点。首先,互联网社交平台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新渠道,加强了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其次,数字化技术促进了艺术品的在线交易,使市场更加便捷和全球化。再次,数据分析为艺术市场提供洞察,帮助艺术家和收藏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增强了艺术市场的互动性,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同时,数字化时代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发展。然而,数字化时代也面临网络盗版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挑战。总体来说,数字化技术为艺术市场带来更多机遇,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挑战,进一步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
宁强,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艺术史、艺术传播、艺术金融、艺术创作,著有《敦煌石窟艺术:社会史与风格学的研究》(2020)、《中国石窟之美:走进西域》(2023)等。
Email:nq8603896328@qq.com
中国数字艺术发展综述
内容提要:中国数字艺术的概念、技术、创作、展陈和交易与国际趋势接轨,同时具有独特的特征。数字艺术主要包括对已有作品的数字化呈现、使用数字化技术制作美术作品和使用数字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涉及NFT艺术、区块链艺术、加密艺术、元宇宙艺术、生成艺术等相关概念。数字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技术团队、观众等主体以不同形式参与其中,由此引发关于作品主体性的讨论。数字艺术具有线上和线下多种展陈形式,NFT给数字艺术品的收藏和交易带来许多影响。数字艺术的未来发展可期,新技术在创作中正得到更多样化的应用,数字艺术对科技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人工智能对数字艺术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和反思。
张彬彬,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志远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艺术史。
Email:zhangbinbin@gmail.com
朱青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1985年起任教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至今任教北京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史。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汉画总录》,著有《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译有《詹森艺术史》,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Email:laozhu@pku.edu.cn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 :批评与反思
埃尔金斯之问:全球艺术史批判性图景反思
内容提要:美国艺术史家詹姆斯·埃尔金斯以中国山水画为例,分析了为什么所有的本土艺术史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都将被化约到西方艺术史的语境中,即所谓的“埃尔金斯之问”。在他看来,艺术史的学科建制、理论工具和议题生产都来自西方,如果不认识并批判到这种形而上学的前置语境,本土艺术史和真正的全球艺术史不过是幻影。对埃尔金斯之问的回答,形成了全球艺术史在去殖民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革方向,即范式变革和全球合作。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土艺术史,想要真正有效地推动这场变革,既需要在本土研究中生发议题和自我阐释,同时也需要将之运用对非本土材料的解读中,进行“兼容普遍主义”测试。
曲康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艺术史、设计美学和技术哲学。著有《伟大的国家宝藏》(2024),译有《艺术中的东方与西方》(2020),并在《美术》《外国美学》《美学研究》发表文章多篇。
Email:qukw-zxs@cass.org.cn
合同理论视角中的文化创意产业
——理查德·凯夫斯的艺术经济学思想探析
内容提要:理查德·凯夫斯从经济学上的合同理论入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在凯夫斯看来,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不确定性,这加剧了合同的不完全性,而这又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激励问题和规避风险问题。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集体合作,所以时间问题至为重要,这会影响合同各方的议价能力。凯夫斯的研究不仅从合同理论的角度推进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而且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独特性,修正和推进了合同理论本身。这对发展中国艺术经济学具有启发意义。
卢文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社会学和艺术理论。
Email:luwenchao@seu.edu.cn
文学批评
创新引领,智慧启航
内容提要: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文学冒险论和存在论生活观,解析了其文学的櫽栝发生学特点。这是一项以大江作品解析大江文学的工作,也是一次诗化哲学巡礼。大江文学拥有良种学、童子说、暴力论和超常规的发生思想。常见冒险论难以穷尽相关研究的诸多方面。櫽栝发生学是在提挈和改造文学冒险论的同时,把一个自然、和谐与美善的文学世界推向前台。大江文学因其櫽栝发生学获得了突破,其晚年作品尤其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气象。
栾栋,著有《美学的钥匙》(1983)、《感性学发微——美学与丑学的合题》(1999),译有L’esprit esthétique chinois(《中华美学精神》,2020)。
魂兮归来:大江健三郎与大濑村
内容提要: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爱媛县一座森林中的小山村。阿婆讲述的故乡暴动故事在激发儿时大江革命想象的同时,多年后也成为大江文学的强韧底流。经由曾外祖父接受的民本主义思想则为大江的暴动叙事提供了伦理支撑,其后内化为大江接受战后民主主义和传统人文主义的道德基础,并最终引导其走向后人文主义叙事,将自己有限的个体生命永久融归于流变不居的、以“咱们”加以概括的“新人”这个共同体之中,从而打破自我与他者、生者与死者、个体与群体的界限,为后人文主义关怀留下一抹温暖的亮色。
许金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文学。曾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穴居人”母题及其文化内涵》(《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杀王”: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对决——试析大江健三郎在〈水死〉中追求的时代精神》(《日本学刊》2011年第2期)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江健三郎文艺思想研究”(19BWW021)等科研项目若干;主编《大江健三郎文集》(2023)等大型文学系列丛书多套。
Email:xujinlong2003@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