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2024-07-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

关键词:

  

中国思想  

  显现的绵延:乐与早期中国思想的表达方式 

  摘要:对“乐”这一观念的分析不同于对音乐美学的探究,也不同于对古代中国的乐曲和乐教传统的爬梳,其聚焦古典文本的意义环境与指称跨度,审视当下古代中国思想研究中舶来自西方的先在的理解框架和范畴结构,并揭示这种理解形式与早期中国思想在思考和表达上的根本差异。通过回到基础文本展现“乐”如何实现在浑然中映射秩序的贯通性,并以绵延的方式持续显现于不同语境——论域和主题——之中,旨在说明,秩序性只有在面对人的有限性和可误性时才呈现出某种失衡的危险,而正是这种人的特性,才使得以不同形态实现浑然秩序共振的“乐”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心灵力量。 

  关键词:乐 显现 绵延 秩序 

  作者程乐松,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871)。 

   惠此中国  

  “以美育代宗教”:论蔡元培的现代文明观 

   摘要:中国近现代思想之变革,脱不开文明论的底色。如何从传统出发,对照西方政教关系之结构变迁,是思想兴起和交锋的核心领域。康有为由春秋三世说进而立“孔教”,使大同世界颇具终极意味;严复则由科学进化论出发而立“群学”,晚年臻于“不可思议”之意境,皆为题中之义。蔡元培深受康德、席勒启发,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旨将知识、意志和感情等统合于审美之维,在人与历史相照面的现代世界中,构建出一种现实与梦想、投入与超脱、痛苦与快乐、焦虑与安慰、自我与非我的双重关联。从“感情移入”出发,提出“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由此将审美纳入知识与学科的诸领域,以及伦理与政治的多重向度,超越“德”“赛”两先生的视域,以实现人性之大成。相比而言,王国维则取尼采、叔本华的思想路径,以“悲剧论”和“境界说”为基点,由审美来统领知性和德性,提出了超拔于科学与政治,回归于人文传统的未来道路。王国维与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皆在新旧、古今与中西之间力求寻得中国文明之现代发育的一种总体建构。 

  关键词:蔡元培 王国维 美育 宗教 文明 

  作者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871)。 

  书画 

  论张友宪《二乾书屋画跋》与中国画的传统精神 

  摘要:《二乾书屋画跋》是画家张友宪数十年来中国画创作经验的自我提炼和总结,它从四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一是“以中为衡”的钟摆之论破除以往静态中西融和论的刻板思维;二是追求以“气韵”为核心的形神统一论;三是强调画家创作时与天地万物相往来的真性情;四是宣扬中国画的用笔与书法的相通。《二乾书屋画跋》体现的不仅是对中国画传统正脉的坚守,也是对中国画传统精神的现代性诠释和表达。 

  关键词:《二乾书屋画跋》 张友宪 中国画 天人合一 

   作者蒋浩伟,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南京210023)。    

  最忆是江南:徐枋《涧上草堂图》中的文化身份构建与认同 

  摘要:明清交际之时,中国经历了政治权力和思想的急剧转变,一些文人将“遗民”作为自己的身份特征,徐枋正是其中一员。他致力于诗歌和散文创作,并通过绘画来表达感情和思想。《涧上草堂图》是其绘画代表作之一,采用了江南地区吴门画派的绘画技法,崇尚简约、韵味和精神上的满足。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地感受到徐枋对明代文化与传统的继承,以及对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在徐枋去世之后,《涧上草堂图》经过后世文人的集体性活动发生了转变,他们以这幅画为物质载体进一步构建起集体的文化身份与共同经验。 

  关键词:徐枋 遗民 绘画 文化身份 集体记忆 

  作者戴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研究生。 

  中国书法美学中的“奇”范畴发微 

  摘要:“奇”的一般含义是对“正”“常”的背离,古代书论中的“奇”作为对“正”“常”的背离,主要有背离古代正统或经典、背离时人流行书风、诸体相参、突破程式化、险绝等具体形态。从书法作品的实际效果来看,“奇”有可能是正面的创新,可称为“生”“奇变”“新意”等;也可能是负面的标新立异,古人常贬斥为“怪”“邪”“野”等。在古人看来,书法中对“正”“常”的偏离和突破,若要避免走向“怪”“邪”的歧路,需强调“奇”应与“正”(一般法则)统一起来。 

  关键词:书法 奇 正 背离 

  作者魏东方,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洛阳471934)。 

  文字  

  耳目之争:晚清民国汉字图景的嬗变 

  摘要:晚清民国一系列文字改革运动的要旨可以被概括为一场观念上的“耳目之争”,其最终结果是文字观念的嬗变,即以“象”为中心的文字观,裂变为以“音”为中心的语言观。与此变化相应,语言文字也被理解为纯然的工具,进而以求利为导向被规制在一条进化的演变路线中,经典传统中对文字治理功能与神圣性质的理解逐渐丧失。同时,这一观念嬗变也催生出了对应的批判性反思,分别从文字对语言的规范功能以及汉字象形的哲学特质出发,试图保卫汉字。在现代性及其技术洪流的冲击之下,如何守护汉字的物象特质、彰显文字之美与中华文化内涵,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耳目之争 文字改革 形象 声音 技艺 

  作者郭潇,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科技  

  西方AI美学理论建构的认识论探微 

  摘要:AI美学源于人类审美意识的感性思维与AI审美对象美学特质的响应关联,是人类审美意识对AI功能、审美以及实践认知的美学呈现。西方哲学中的相关认知为AI美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其发展演进也促使AI美学理论表现出多维样态。古代西方哲学中就已经富含人类审美意识对以机械为主要代表的智能功能的认知。随后,人类与智能之间逐渐形成了二元化的认知关系以及由实用主义支配的互动关系,智能以及AI逐渐成为从人类审美意识中分离出去的审美他者,这也促进了AI审美对象以及主体化审美视角的形成。紧随AI审美观的形成,人类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智能审美的本源性以及自身审美意识的局限性,人类对AI美的认知重构了二者的关系,并为AI美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提供了认识论依据。 

  关键词:西方 AI 美学理论 认识论 

   作者杨帆,南昌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昌330031)。  

  人工智能艺术的局限性与当代价值 

  摘要:人工智能艺术是智能技术与艺术在深度融合中产生的全新艺术形式。尽管人工智能艺术在自主性、时间性、共通感等方面仍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还不能被视为整全意义上的艺术,但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艺术的本质、创作与审美等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澄清人工智能艺术的局限性及价值,能为审定人工智能艺术与人类艺术之间的界限提供依据,为应对人工智能艺术对人类艺术的冲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艺术 自主性 时间性 共通感 当代价值 

  作者于广莹,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大连116024)。 

  生态  

  电影动物形象的视觉表征类型及其生态意涵 

  摘要:从视觉文化理论出发,可将电影中的动物形象分为再现型、表现型、拟像型,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视觉语法和编码方式,具有不同的生态意涵。再现型动物形象是对现实中动物的再现;表现型动物形象无关现实,是表征特定寓意或人格类型的所指符号;拟像型动物形象既无关现实,也无关寓意,它们是没有所指的能指,是自我游戏的空符号。再现型动物形象易被工具化,表现型动物形象易被拟人化,拟像型动物形象易被奇观化,三种表征类型都可能导致动物本身的抹除与遮蔽。探究动物形象的视觉表征类型及其生态意涵,有助于提高人们关爱动物和自然的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文化和生态美学的发展。 

  关键词:动物形象 视觉表征类型 视觉符号 生态美学 

  作者刘昌奇,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济南250014)。 

  野味拜物教及其生态美学批判 

  摘要:滥食野生动物现象背后存在一种审美观念,即野味偏好,它认为凡是野生动物吃起来都要比非野生动物更美味。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导致滥食野生动物现象屡禁不止。野味拜物教将野生动物异化成商品,借助幻象叙事将野味偏好合理化,使之在当下消费社会中流行起来。野味偏好既不符合生态学知识,也有悖于生态伦理意识,更不能满足生态健康诉求,遭到生态美学的严厉批判。野味偏好以消灭野生动物的实存为前提,而生态美学则关切野生动物的实存,认为所有野生动物都具有肯定的审美价值,主张全面禁食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美学基础。 

  关键词:野味拜物教 幻象叙事 生态美学 共生价值 

  作者周思钊,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青岛266071)。 

  理论  

  艺术定义的特性及其美学关联 

  摘要:艺术定义不是哲学美学的独有偏好,而是艺术自我呈现的内在需要。梳理艺术定义的分期演变史可发现,艺术与美学具有不断变化的内在关联,存在着哲学美学中美对艺术的非难、“泛艺术”时期艺术与美的“含混”、“美的艺术”时期艺术与美的“同一”、“后艺术”时期艺术与美的“分离”等情形。从理论上探究艺术定义的具体特性,审视梳理艺术定义的发展脉络及其美学关联,对于艺术和美学的当代发展均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定义 哲学美学 泛艺术 美的艺术 后艺术 

  作者彭成广,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成都610225)。 

  书评  

  历史必然性的生成——读《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有感 

  摘要:中国文明具有延绵不断的历史连续性。赵汀阳从历史行动者的集体行动与理性博弈出发,以溯因推理为方法,试图找到中国文明历史生成的客观逻辑。中国政治秩序与历史秩序的合一创造出强大的文明“聚点”,并以中原先进的精神、物质和制度资源为奖励,形成了具有“旋涡效应”的逐鹿游戏。开放性的精神和制度资源具有无穷的增值空间和普遍的兼容性,因此逐鹿中原的博弈游戏不仅没有陷入“公地悲剧”,旋涡的规模还因周边部族的不断加入而越来越大。赵汀阳试图论证,旋涡的生成基于偶然性的历史条件,但是旋涡的形成却使得中国的合一成为必然。中国的旋涡模式在近代西方文明的挑战下遭遇了中断,这暴露出旋涡模式的局限性。尽管旋涡已成历史,中国的变在方法论依然蕴含无限生机。 

  关键词:中国文明 旋涡模式 历史必然性 聚点 变在 

  作者王惠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苏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