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学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
关键词:《美学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
惠此中国·建筑
建筑的历史性与空间关联性——关于中国建筑的访谈
摘要:在西方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基础上,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成为全球化现象。对于历史和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而言,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反思,意味着历史性地传承与发展城市和建筑。应批判性地看待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建筑领域的影响,努力以跨学科、跨文化、跨历史的视野重新探寻中国建筑的核心精神。中国规划与设计的要义不仅仅在于建筑的样式,而且在于建筑与自然、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性、秩序性。
关键词:山水城市 中国建筑精神 空间秩序 建筑语言 关系理性
作者党群,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北京100007);王惠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音乐
“琴中贺若”辨正及其对文人画观念的感导
摘要:北宋《宣和画谱》评关仝之画曰:“深造古淡,如诗中渊明、琴中贺若”。对贺若其人,琴史研究中普遍流行贺若弼说,但此说有误。从前人考证来看,定唐代琴家贺若夷为正说,还原其在琴史上的地位,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琴中贺若”在艺术场域中的象征意义、贺若琴风对北宋文人画观念的感染导引,以及宋代诗、琴、画三者的会通。而考察琴、画审美趣味的融通现象,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艺术古淡简远、超逸至天地大美的境界。
关键词:古琴 贺若 文人画 审美趣味 古淡
作者屠音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图像
光的背后有什么——基于镜像、透视与窗体的考察
摘要:依据霍克尼的发现,西方近代写实绘画中所体现出的逼真,并非来自事物本身,而是来自事物的光学投影。看似透明的“光”,实则是西方绘画中重要的描绘对象。它本身更是诸多思想观念的视觉表达:古典时期对光学的抑制,源于哲学与修辞学的竞争;文艺复兴透视法的盛行,意味着不同政体观念的角力,以及哲学与修辞在近代的融合;19—20世纪现代艺术对传统光学原则的摒弃,预示着一种新的真理观正在逐步形成。借助镜像、透视、窗体这三个时代特征,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西方绘画中“光”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镜像 透视法 修辞学 窗体
作者郁迪,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200093)。
从孔望山到韩城宋墓——中原北方地区“涅槃图”的汉化与挪用
摘要:佛教哲学体系中的“涅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于这一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这种义理上的差异,是涅槃图像在汉地佛教美术体系中出现变形与挪用的重要原因,也决定了这种图像与其他图像元素搭配生成的意义。正是这种解释上的“灵活性”,使原本在犍陀罗艺术中主要作为佛传故事的涅槃图,在传入汉地之后逐渐从叙事性的本行故事中脱离,作为一种新的组合元素进入石窟和墓葬艺术中。以孔望山石刻、云冈石窟以及韩城宋墓中出现的三类涅槃图为例,结合佛教义理对中国石窟和墓葬艺术中的涅槃图进行释读,可以对涅槃图在中原北方地区佛教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获得新的认识。
关键词:孔望山 云冈 韩城宋墓 涅槃图
作者曲康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中国古代壁画“现状模写”研究与实践
摘要:中国古代壁画作为中国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其艺术价值在古代美术的研究中弥足珍贵。“现状模写”以古代壁画的“现状”为模写对象,以保存科学数据为客观依据,以艺术表现为主观理解,实现壁画“现状”的副本制作。通过对古代壁画“现状”“现状美感”等概念进行阐述,思考美学范畴下“现状模写”作为技法手段的目的与意义,将科学与艺术进行有效结合,力求总结出适用于中国古代壁画的“现状模写”技法体系。以敦煌莫高窟254窟(北魏)南壁壁画为主要案例,可以看出“现状模写”对于古代壁画保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壁画现状 现状美感 现状模写 莫高窟
作者王云曲,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实验师(北京100048)。
安岳毗卢洞千佛洞的开凿年代与文化意蕴
摘要:四川安岳毗卢洞的开凿年代至今仍存在争议。其中位于紫竹观音堂后的千佛洞“千佛”与传统千佛造像相去甚远,每个小圆龛内刻有俗人姓名,其佛像造像风格充满世俗之感,手持物丰富多样。从紫竹观音后的碑文《观音殿新竖万年灯记》探讨毗卢洞千佛洞的开凿年代,从“千佛”手持物讨论小佛像真实身份以及手持物的功能与含义,可以深化对毗卢洞千佛洞小佛像的研究。
关键词:安岳毗卢洞 千佛洞 开凿年代 手持物
作者阳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博物
昂布罗修图书馆、学院、画廊和博物馆——艺术的宝库、世界的图书馆、文化的桥梁
摘要:米兰的昂布罗修图书馆是文学、科学、艺术的跨文化交流中心,其博士院致力于服务公共的理想,并与世界各地的学术团体合作,建立了国际化的综合文化系统。四个世纪以来,昂布罗修图书馆收藏了达·芬奇手稿、卡拉瓦乔画作、古罗马时代碑文等艺术珍品,并得到远至亚洲的世界各国捐赠的藏品。馆内亦藏有大量与亚洲相关的信息和文献,以期保持“西方”和“东方”研究的平衡,建立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关键词:昂布罗修图书馆 昂布罗修博士院 跨文化交流 想象地理
作者傅马利(Pier Francesco Fumagalli),意大利汉学家,米兰昂布罗修图书馆副馆长。
理论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美学话语重构
摘要:20世纪以来,新的知识生产观念、标准、规范以及价值等开始形成,并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一场剧烈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运动正在发生。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人将这种变化称为从模式-1知识生产向模式-2知识生产的转型。作为一种知识生产活动,美学也正经历从模式-1到模式-2的转型:由“意味着艺术性,解释艺术的概念,且特别关注美”的单一的学科性话语,转向“与应用情境相关的,关注并解释具体问题”的超学科话语。在模式-2美学知识生产的视角之下,当下的很多美学问题和美学观念都能得到更新。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模式-1 模式-2 美学话语重构
作者刘春阳,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论谢林艺术哲学的自身超越——韦尔施的相关批评及谢林的可能回应
摘要:根据沃尔夫冈·韦尔施以“超越美学”为标志的当代美学的观点,传统美学是一种有待超越的理论。基于对审美全球化趋势的分析,韦尔施对以谢林为代表的传统美学的本质主义和体系封闭性进行了批评。然而,从谢林的相关文本尤其是《艺术哲学》出发,谢林的艺术哲学能够回应韦尔施的相关批评从而得到辩护。最后,超越传统美学并非完全拒斥艺术的形而上学,而是从不同的侧面完善关于美学的研究,从而显示了当代美学与德国唯心论艺术哲学对话的可能性。
关键词:超越美学 艺术哲学 韦尔施 谢林
作者冯子杰,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助理研究员(珠海519082)。
礼俗
中国巫性美学何以可能
摘要: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巫性,可作为中华文化原始人文根因根性之一。它是畏天与知命、媚神与渎神、拜神与降神、灵力与人力的二律背反、合二而一,且以前者为主导。巫既是自由自觉意识极不成熟的“人”,又是古代中国式的人间之“神”,中华文化的巫史传统尤为悠久强大且影响深远。与巫性的气、灵与神等相系的,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以贯之的实用理性,政教德用得以萌生与建构,审美得以形成。作为“文化哲学的美学”研究方向之一,中国巫性美学审美意识的人文原型与巫相联系,其人文品格是人类消极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与积极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生共在,且以前者为主。原始巫性的吉凶意识优先诞生,与真假、善恶、美丑意识异质同构。从原始巫性走向审美诗性是可能的。
关键词:巫性 中国美学 实用理性 诗性 可能
作者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433)。
书评·韩炳哲系列
超功利性与绩效困境:韩炳哲作品集的美学维度
摘要:按照欧洲美学史的经典理论,“艺术”“审美”“闲暇”和“娱乐”始终被规定在超功利的层面上,只有超越了功利的“自由人”才能享受美。但依循韩炳哲的论述,“信息时代”的“自由人”要为工作绩效忧心烦恼,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难以达到超越功利的审美层面。在我们看来,这并不是因为绩效机制本身,而是因为许多“自由人”不甘心于“大众性”,他们意欲成为卓越个体的苦恼意识极其强烈。韩炳哲提到了超越功利性和摆脱绩效困境的某种思路,即“寓教于乐”:“工作”与“娱乐”未必是对立的。
关键词:超功利性 信息时代 绩效困境 寓教于乐
作者马小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西安710100)。
从解释学视角浅谈书法临摹的审美发生——兼评韩炳哲新书《山寨:中国式解构》
摘要:临摹作为进入书法艺术的根本途径,因与书法的动态本质相契合,而承载着书法表现的文字所建构的意义世界。在临摹过程中,不断与书家对书写的理解遭逢并对话,从而生成新的意蕴。这一新的意蕴实质上是一种“视域融合”,它来自书家作为“此在”在每一次的临摹“游戏”中都有新的发生。在这一意义上,书家的临摹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传统的创新,这种创新又使得临摹之作进入“效果历史”,从而开启新的“对话”。
关键词:书法 临摹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
作者王瑜,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西安71006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