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关键词:
惠此中国·动画
禅宗美学的动画呈现——以《空载明月归》为例
摘要:动画短片《禅宗公案:空载明月归》通过改编禅宗经典公案故事,对佛教证悟过程进行了精彩的艺术刻画,同时也对禅宗美学的色空特质进行了出色表现。该片充分发挥了动画艺术对时间、空间的重构功能,成功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范畴在动画影像中营构了出来。通过这种“造境”活动,短片将“不立文字”“藉境观心”“色空不二”等禅宗哲学、美学观念充分融贯于艺术表现之中,实现了艺术境界与哲学境界的统一。作为一部实验性质的艺术作品,《空载明月归》对当代国产动画创作具有启发意义,也为我们思考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呈现提供了范例。
关键词:动画 《空载明月归》 禅宗美学
作者刘毅青,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天羽,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温州330031)
古典学
崇高的概念及其语文学释义——论哈利韦尔的《伪-朗吉努斯的〈论崇高〉》
摘要:作为最杰出的古典传世文献之一,朗吉努斯《论崇高》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丝毫不亚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却因作者的真伪和手稿残缺问题模糊了其在美学史上的地位。然而,它对崇高概念的讨论具有重要美学价值,值得细读。斯蒂芬·哈利韦尔新近出版的《伪-朗吉努斯的〈论崇高〉》从语文学角度对其颇具争议的地方进行了梳理,并对原文进行了重新翻译和笺注,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翔实可靠的译笺本。其长篇“序言”对《论崇高》做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尤为值得关注。依循哈利韦尔的思路,可以对《论崇高》中的“崇高”概念和美学价值进行重新研究与思考,以更完整地传达朗吉努斯的真实意图。
关键词:朗吉努斯 《论崇高》 哈利韦尔
作者黄薇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希腊研究中心教授(北京100024)。
图像学
瓦尔堡的当代遗产——从展览“阿特拉斯:如何背负世界”到展览“举义”
摘要:2010年末,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策划了题为“阿特拉斯:如何背负世界?”的展览,首次将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引入了当代艺术现场。此后于贝尔曼又先后策划了“新幽灵的故事”等展览,从而在生命政治、思想展览与民主空间叙事等层面重新激活了瓦尔堡的遗产。于贝尔曼的系列展览以“《图集》”为起点,同时广泛挪用达达主义、新前卫艺术作品,将“《图集》”与同时代本雅明、爱森斯坦、巴塔耶等人的影像实验相联系,指认了“《图集》”的可视化“知识型”传统与非理性蒙太奇的认识论原则。“《图集》”本身即是一种激进的博物馆,作为症候与灾难的潜能集合,“《图集》”构成了错时性历史的精神剩余物与被压抑者的幽灵回归,并最终指向了被欲望与记忆所驱动的当代生命的图像政治。
关键词:瓦尔堡 于贝尔曼 《记忆女神图集》 政治图像学
作者乔泓凯,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文学·俄罗斯
《父与子》: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摘要:现代性给家庭带来了致命冲击。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是讨论这一现象的重要文本。在物质主义影响下,主人公巴扎罗夫走向了虚无主义,否定一切人类情感,包括父子之情。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虚无主义是以推动社会前进的理性进步力量的形象出现的,但一场失败的恋爱让巴扎罗夫认识到理性的脆弱。他没有因此走出虚无,反而彻底堕入深渊,连理性与进步也一并加以否认。巴扎罗夫最终在迷惘中死去,把一个破碎的家庭留给了父母。这一悲剧的根源是现代性与生俱来的“三位一体”神学:物质主义、个人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共生。
关键词:现代性 家庭 巴扎罗夫 虚无主义
作者林鹄,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101)。
论列夫·托尔斯泰的东方主义
摘要:在列夫·托尔斯泰看来,西方文化粗糙野蛮,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而必然崩溃,实际上其也正在自我毁灭;包括俄罗斯民族在内的全人类应该告别西方,重新回到东方文化的轨道上来,因为东方文化宽厚包容,依然保持着农耕文明的伟大德性;在东方,人们还过着最自然、最道德和最独立的生活,而且东方人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所有这一切正好是治疗西方文明危机的良药。但是,忍耐并不能化解世间的恶,回归农耕只是一种浪漫、保守且不切实际的幻想。列夫·托尔斯泰寄希望于基督教属于病急乱投医,因为致病者不可能治病。他的思想虽不无启迪,特别是其刚毅独立的文化自信值得肯定,但他的东方主义不仅狭隘和不彻底,而且失之简单化。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 东方主义 西方文化 基督教 农耕文明
作者程志敏,海南大学人文学院社科中心教授(海口570228)。
声音
声音与伦理
摘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却因有情而发声。黑格尔关于动物在濒死之际发出哀鸣之声的描述为将声音与伦理联系起来提供了思考的地平线。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观点蕴含着“声音”与“情绪”的双重变奏,然而,他者性的缺失却构成海德格尔“本己的”死亡观对奥斯维辛中犹太人死亡的冷漠与失语。列维纳斯试图在重新解释《圣经》的过程中,揭示声音的伦理学维度,寂静聚集着呼唤与倾听,在从声音到逻辑的过程中,坐落着伦理问题。
关键词:声音 伦理 情绪 倾听 寂静
作者张羽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建筑
秩序的构建: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社会组织象征
摘要: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极少主义艺术作品,普遍呈现为规则的几何形状,每件作品中的形状不仅数量多还具有特定的组织秩序。形状之间空间距离的抽离与对于建筑构建的模拟使它们单元重复式和规律变化式的组织秩序呈现出高度的构建特征。这不仅是单纯的作品组织形式,也是对建筑构建秩序的象征。
关键词:秩序 建筑性 象征 形状
作者周杰,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油画系讲师(重庆401331)。
游戏·虚构
虚构世界何以令人信以为真:假装相信与游戏化身
摘要:“虚构悖论”是20世纪90年代广泛讨论的美学问题,但作为争论起源的拉德福德未对其中的信念问题作出完整的解答。根据以往的观点,“悖论”存在的矛盾在于,我们既能对虚构角色或处境产生情感,同时又相信这些角色或处境并非为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沃尔顿试图通过讨论信念来说明,我们在面对虚构作品时其实是在玩一场“假装游戏”,并处于一种“假装相信”的状态,因此在其中产生的情感并非完全真实的情感。此外,虚构角色不仅出现在传统的虚构作品中,还会出现在各类游戏中,其中独特的“化身”给予了虚构角色更多的讨论空间。同时,对于信念问题的再讨论,也将给予一个面对虚构世界的清晰视角。
关键词:虚构 假装相信 情感 游戏 化身
作者李香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488);孙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艺术·巴黎奥运会
“巴枯宁式街垒”与街垒的博物馆化
摘要:街垒发源于法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活动象征之一。1849年,巴枯宁提出“《西斯廷圣母》街垒”设想,实质地开发了街垒行动的美学面向。此后,不仅有德波复现了“巴枯宁式街垒”景观,在当代,装置作品《巴枯宁式街垒》及其思想实验还突出了当代街垒活动的博物馆化趋向,“街垒网络”凸显于现代社会。沿此路径看,承担了行动表达的街垒与其所指认的行动激情,在现代化过程中不间断地进行着自适应的转变,但三处跨越时空的“巴枯宁式街垒”及其变化显示,这一转变的历史效果是有限的。
关键词:巴枯宁式街垒 非典型街垒 行动象征物 博物馆化
作者赖诗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上海200433)。
理论·幽默
规范与反思——简析幽默的道德价值
摘要:幽默理论在美学史上一直与道德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幽默提供了某种自由放纵的愉悦,从出乎意料的角度揭示了现实中的道德缺陷,这种揭示的行为往往正是某种道德批评的先声。同时,幽默以各种形式提示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伦理观念的狭隘之处,引导人们在道德层面进行反思。幽默独有的审美模式体现出理性的反思与社会性的反讽之间的张力,人们在幽默中实践的道德批判,不仅是对于道德缺陷的嘲讽,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社会道德规范的质询,最终转化为对自身的反思。
关键词:幽默 价值 道德 规范
作者陈昊,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深圳5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