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周时期天下观念可以用“五域天下观”来概括,它包含中域和四方之“域”。“中域”即后世“中国”之古称,指商周王邦所处之区域。天子受天命而有“五域”,“五域”臣服于天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在当时并非一句虚言,而是时人努力实践的一种政治理念。由此,商周王朝在主观上是一种“天下国家”模式。商周时期的天下观念很容易产生“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强调天下一统于天子,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在战国秦汉时期人们正式提出“大一统”口号之前,夏商周三代业已产生了“自在”的“大一统”思想。
关键词:天下观;五域;中域;天下国家;大一统
作者王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101)。
“天下”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说明至迟在西周初年,古人已经有了“天下”的观念。关于商周时期天下观,文献多有记载,如《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略晚的《左传》昭公七年也称:“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不过,早在20世纪前半期,就有学者反思了这种天下一体的大一统式天下观,认为秦汉之前的中国只是没有统一的许多小国。参见顾颉刚:《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因而,学术界一般认为,《北山》所言,是一种夸张的想象。那么,作为一种在周代较为流行的天下观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合理性体现在哪里?这涉及当时的地理知识、国家形态、“大一统”思想来源等系列问题,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相关问题的某一方面,尚缺乏对这些问题的全面系统的梳理。比如,赵伯雄、邢义田等学者都详细探讨过先秦的天下观,他们主要阐释先秦天下观的具体内涵和演变历史,而没有过多涉及与天下观关系密切的国家形态、“大一统”思想等问题。至于专门讨论商周国家形态的成果就更多了,然多是从政治制度(如内外服制)角度讨论,较少有从天下观念角度讨论的。类似情况也见于“大一统”思想起源问题的讨论上,商周天下观念能够为这一问题提供新的视角,论证“大一统”思想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历程。因而,商周天下观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依旧是个极有价值的题目。
笔者抛砖引玉,尝试从“五域天下观”的角度,系统讨论相关问题。之所以讨论“五域天下观”,是因为“五域”(“四域”和“中域”)材料较为丰富,有助于对商周天下观进行细化。欲了解“五域天下观”的内涵,自然要先介绍“域”字的释义。
结语
商周时期的人们笃信“天命”(或“帝命”),认为时王是受天有大命,代天掌管天之下的“下域”,凡“下域”之内的土地、人口,皆为“王”之所有。此乃本文所说的“五域天下观”,上文业已讨论此种天下观产生的思想背景,及其对我们认识商周国家形态、大一统思想起源的重要意义。
虽然“五域天下观”在春秋以后逐渐不再被提及,但它依旧有深远的影响。除了上文论述的大一统思想外,由“中域”演变而来的“中国”观念是中国人“中和”理念的最直观的表现,长久影响着中国人的族群定位和历史认知,甚至在民国和新中国还成为我们国家的名号和民族的名称。因而,“五域天下观”在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上,为后来的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本文注释内容略〕
原文责任编辑:晁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