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爱智论坛第56期主题讲座

伊曼努尔•康德:从马鞍匠之子到世界公民的哲学家

2024-05-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24年5月18日下午,安徽大爱智论坛第56期主题讲座在逸夫图书馆第一会议厅顺利举办。本期讲座由德国图宾根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图宾根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奥特弗利德•赫费(Otfried Höffe)教授主讲,题目为“伊曼努尔•康德:从马鞍匠之子到世界公民的哲学家”。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钱立火副教授主持讲座,外国哲学专业张广副教授参加与谈,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师生与哲学爱好者参加了讲座。


(钱立火副教授主持讲座 图)

  讲座开始,赫费教授首先介绍了伊曼努尔•康德非同寻常的生平,以此引出讲座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康德并非来自于当时的文化阶层,却凭着市民阶层的勤俭取得了前者不可企及的成就。同时,终其一生,他都未曾走出过柯尼斯堡和它狭小的周边,却成为时至今日的世界主义者的典范。他作为“生态的世界公民”,还令人意外地为世界主义提供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方式。故而,这也可谓是乐见于时下这个环保的时代却又不同于如今周游世界却无所归属的、为数众多的世界公民的一个反例。此外,他还有着百科全书式的好奇,并有着百科全书式的著述。不过,能让他真正成为世界公民的哲学家,还是有赖于他世界公民的普遍主义思想。

 

(主讲人奥特弗利德•赫费教授 左二  与谈人张广副教授 左一)

  接着,借助康德的论文《世界公民愿景下的一个通史的理念》,赫费教授转入正题,指出该文在题目上就已展示出世界主义(Weltbürgertum)的主张。他强调这一主张立足于他对科学和哲学区分,立足于哲学学院概念(Schulbegriff)和世界概念(Weltbegriff)的区分。他解释道:学院概念是对对象做无目的的研究,也就是纯理论的研究。对此,康德始终都抱有敬意,也从事了深入的研究。与之相对,世界概念则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此处才是才是康德认为的哲学尊严之所在。于此,才有了康德对一个一般的世界主义和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世界主义的区分,即前者关注世界总体的研究,后者关注人类总体的认知。

  运用上述世界概念,赫费教授讲述了康德用以确定哲学任务的三个著名问题,即“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 “我能够希望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他指出康德主要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探讨了这一问题。在该书中,康德将哥白尼天文革命中被逐出宇宙中心的人类重新放回了理论中心。他解释道:康德表明客观的知识产于感性的感觉和自发的知性的相互协调,而这两种能力都有赖于先验的元素才得以可能。最后,赫费教授指出,在这个基础上康德还成功发起了“哲学的神学革命”,推翻了千百年来发展出来所有上帝存在的证明,并引入了一个极为全新的上帝概念,即一个世界公民的道德理想。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应该做什么?”,赫费教授指出,康德对此的解答也同样具有世界主义的特征。康德引以为据的不是似乎有只有少数有教养的人士才能达到独特见解,而是全体人类共同具有的道德意识。与之相关康德的概念就是绝对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为此,他解释道:对于像人类这样的易受诱惑的理性存在者,康德表明道德具有一个无条件的因而绝对有效的律令的特征。而人类尽管不全会,但应该会遵道德而行事,即让自己行为准则成为普遍的道德法则。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能够希望什么?”,赫费教授援引了《永久和平论》这部三大批判之外的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哲学提案。他指出这是史上首次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以专章论述了人类和平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康德使和平状态变成了人类“直接的义务”。在上述基础上,赫费教授以“全球的客权(Gastrecht)”为讲座作了结尾。康德按照当时和平条约的模式,在经过七个初步条款之后,最终缔结了国家法、国际法和具有革新意义的世界公民权三条确定条款。在最后一项条款上,他指出:这不同于道德上的仁爱(Menschenliebe)是无限的,它是有限的,它不是什么客权,而是一项访权(Besuchsrecht)。这就意味着,康德的世界公民仍以国家的主权为前提。


(讲座现场 图)

  在交流环节,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积极互动。就“康德的世界公民思想对如今有何现实意义?”“康德的历史观在何种意义上是合目的论的?”“康德的思想何以又是欧洲的,也是世界的”等问题进行探讨,赫费从多个方面给予了清楚、详细和生动的回答。本次讲座使师生深感受益良多,加深了对康德思想和人类认识的理解。


(同学们参与交流环节 图)

  讲座最后,钱立火对讲座进行了总结,持续二个小时的爱智论坛圆满结束。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爱智论坛 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