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6—7日,“香山文化青年学者研习营2025”在珠海开营。研习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指导,澳门科技大学唐廷枢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郑观应研究中心、珠海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珠海市唐廷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强作视频致辞。他表示,香山地区历史悠久、文脉渊远,近代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引领时代发展的杰出人物,推动构建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体系雏形,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历史研究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致力构建澳门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积极推动澳门学、香山文化、中国近代史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持续为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次研习营旨在增进青年学者对香山文化的理解与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推动香山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李国强寄语青年学者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相互尊重、深入研讨、充分交流,在观点的交锋与融合中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研究能力,收获真挚友谊。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在致辞中表示,深入挖掘香山文化的丰富内涵,对推动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举办青年学者研习营,旨在搭建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澳门与内地青年学子的交流,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贡献力量。澳门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历史学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展望“十五五”,澳门科技大学将与社会各界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共同推进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作题为“澳门科技大学香山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的主题报告,系统梳理了澳门科技大学近年来在香山历史文化、澳门学、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研究与教学新进展。他表示,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山文化研究已构建起有机构、有团队、有期刊、有平台、有基地、有课程的“六有”体系,为后续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将以学生为中心推进香山文化研究,拓展学术视野,合作创建“香山文化实验室”。
来自全国11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参加研习营,围绕香山文化开展深入交流与研讨。研习营特邀多位资深学者担任导师,对学员论文进行细致点评,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发掘了许多新史料、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形成了许多新知识,展现了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
(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