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俗文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4-11-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18日至19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俗文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召开。与会学者就粤港澳俗文学研究领域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小说研究成果丰硕
  一是古代小说名著的研究。辽宁大学教授胡胜以流行于江南常熟的“唐僧出身”宝卷为例,探究民俗话语中“西游”故事的衍变。辽宁大学教授赵毓龙明确了新时期开放型“西游”的研究对象、主旨与视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赵敬鹏提出了《聊斋志异》与京杭运河的关系。
  二是小说评点、小说批评与小说理论的研究。暨南大学周仕敏试图构建晚清粤方言小说所形成的文化层次理论,广州大学江曙讨论近代楔子的变化及其引起的章回小说结构转变。
  三是小说演变、影响与传播、接受的研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罗墨轩梳理了清代狄青系列小说的故事谱系。
  四是中外小说的文明互鉴。香港科技大学金环讨论了《三遂平妖传》与“novel”的形成。暨南大学副教授刘璇讨论了近代汉译日文小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吴肖丹讨论了日本江户时期历史读物中郑成功叙事,暨南大学杨刘秀子讨论了《中国丛报》刊载的短篇小说。
  五是文化学、图像学的研究。辽宁大学副教授赵鹏程提出了笔记小说中茶酒互文现象。广州美术学院郑子成探讨了明清小说插图中的像与人,广州大学李国平提出了小说插图的批评形态与功用。
  戏曲研究多元展开
  大会主题报告上,中山大学教授康保成提出了田野调查在戏曲研究以及俗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对“俗文学”这一学术概念加以辨析,起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
  小组研讨层面,学者主要围绕以下视角展开。
  一是戏曲文本及其形态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左鹏军聚焦《疚斋杂剧》,认为冒广生的杂剧创作是晚清民国时期学者化戏曲创作与自觉“剧史”书写的代表。中山大学副教授潘培忠与李昕阳以《蝶归楼》的文本写定与演出改编为中心,探讨了戏曲文献流传繁衍与基因突变的发展规律。
  二是戏曲演出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盛亦惠分析晚明《绣襦记》传奇戏曲中的视觉、听觉媒介,深圳大学教授高志忠及谭汝霖则对朝鲜、越南使者所记乾隆八旬万寿庆典的戏曲演出进行了研究。
  三是戏曲理论的研究。中山大学教授陈志勇对晚明曲选《词珍雅调》加以考察,广州大学副教授仝婉澄提出了《红楼梦》对梁廷楠的影响。
  四是地方戏剧的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周丹杰以书坊主视角切入早期粤剧文本形态。中山大学林杰祥追踪《荔枝记》版本源流演变,并由此提出明清潮剧的发展演变过程。
  五是文化学视角的研究。香港大学陈亮亮探究康乾时期内廷教习的曲谱编纂,汕头大学副教授杨剑兵与郁玉英考订清初遗民戏曲本事,广州大学教授王凤霞及张慧卿对《申报》中的戏剧广告进行了考察。
  说唱文学研究彰显岭南地方特色
  一是说唱文学的整体研究。澳门大学教授邓骏捷介绍了澳门俗文学资源与俗文学研究状况。
  二是具体说唱文体的研究。广州大学教授纪德君考察清代以来弹词“拟戏化”现象,认为弹词“拟戏化”导因于戏曲的影响和书场演出的需要,兼容戏曲特色,但未失去说书体特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陈恩维从文体协商、主题调适、审美重构等方面入手,探讨广东木鱼书《花笺记》如何借助翻译成为“世界文学”。
  大会由暨南大学教授程国赋进行学术总结。程国赋表示,近年粤港澳俗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尚需加以深入拓展。一是关于俗文学学科的归属、定位,还有很多不够明确的地方。俗文学涉及面非常广,一般与雅文学相对,包括民间文学作品和文人创作的通俗说唱体裁的文学作品,其学科归属和学科定位需进一步明确,学科地位也需进一步提高。二是俗文学文献,尤其是海外珍藏的俗文学文献,需要全面的搜集与整理。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俗文学属于跨学科、跨时代,跨越国家、地区的学术,应该结合跨学科的知识、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据悉,本次会议讨论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俗文学学术委员会,广州大学教授纪德君出任首任主席,秘书处设在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李国平/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