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文化发展

2024-06-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6月15日,“数字时代的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办。与会学者围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前景、人工智能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探讨。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局。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金宁看来,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数字化浪潮,数字赋能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既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数字技术和蓬勃发展的博物馆事业深度融合,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文化体验、文化产品,为博物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表示,持续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设计推出符合公众需求、富有时代特色、充满朝气活力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相关机构要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博物馆技术驱动和内容创新的生态环境,推动文物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繁荣助力,为经济发展赋能。
  推动文化领域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全球正从“互联网+”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跨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使得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认为,我国对人工智能的运用是产业革命的拐点,应当加强对数据量的整合工作,强化人工智能在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我国在人工智能运用中的场景优势,推动文化领域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信息技术革命性的进步为出版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但信息技术不会使出版业消亡。为建设出版强国,应推动出版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实现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在智能时代的技术系统中,构建中华图像艺术体系的资源库极具必要性。建设中华图像艺术的人工智能语料库和模型训练系统,构建造型、图像、色彩等视觉文化语料体系,有助于切实提高人工智能系统关于文化艺术的深度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图像语料库在教育、设计、文化传播方面的原创性支持作用。
  近年来,数字化有力增强了中华典籍的保护手段。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锋提出,典籍数字化即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实现对古籍原本或古籍内容的呈现。这一方式代表着古籍保护、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既有助于对传统古籍的保护和传承,也促进了相关历史课题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姚伟钧表示,古籍数字化是信息时代古籍整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文献保护和利用问题,还开辟了传统文献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视野。我们应当大力推动大型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立,推进传统文献的数字化,为古籍数据研究提供便利。
  新质生产力助推文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数字技术革命引致生产力跃迁的时代内涵,不仅在经济社会领域催生变革,也有望成为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表示,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关注科技的力量,还应该重视文化的力量,不仅要重视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应该看到创造高品质生活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目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认为,技术社会整体论要求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制度协同、生态治理和全要素生产率,而“新质生产力”概念也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新型赋能机制。
  文化与科技、旅游相融合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表示,应用新质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力要素推动文化在与科技、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的新机制,用数字文化新基建建设推动文旅文创融合,用全空间、多象限、多模态、全感官的文化产品实现产品服务品质升级,用“两个融合”的总体发展推动文化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驱动力量,实现对生态文明与社会责任的承诺。
  近年来,学界与业界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海洋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教授刘佳认为,元宇宙、VR/AR等技术为旅游者提供技术沉浸性强、想象空间丰富、情感附加值高的数字化海洋旅游产品和服务;数字技术拓展了新时期海洋文旅消费与游客体验的多元场景空间,涌现出具有时尚感、审美感、活力感和创造力的“蜂鸣”空间。
  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等单位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韩卓吾(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