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郝立新,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哲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深刻洞见,对中国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化发展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非常关注的现实问题。当我们进入新时代,迈上现代化新征程之际,应认真思考哲学应如何继续“面向现代化”,如何进一步关注和回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关注以下方面:
首先,要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资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分析和认识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多种解读模式或理论范式。马克思哲学思想对于我们考察和解读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分析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辩证法的思想,关于对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的肯定和对资本主义的局限性的分析,关于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化、从人的地域性存在向人的世界性存在的转化的论述,关于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异化特别是劳动异化的分析批判,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等等,对于我们认识现代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对于我们比较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征和道路,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当前,我们秉持马克思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既要对现代化道路进行建设性的思考,也要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性的批判。
其次,要整体地历史地把握现代化,认清现代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也是一个总体性范畴。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过程,又是包含多个层次、多向维度、多种矛盾的复杂结构。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从总体上看,现代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趋势;它既是历史发生的过程,又是现实进行的运动,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考察现代化,应该从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普遍与特殊、科学与价值、建构与批判等多种维度或比较视野来思考。如果说现代化运动肇始于18世纪的西欧的话,那么至今已跨越三个多世纪,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化有着一些共同的指向和公认的指标,但是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现代化又存在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具体目标。从科学维度看,现代化是一个“类似于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即有其物质基础、内在的规律性,具有与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性相一致的客观性;从价值维度上看,现代化是由一定社会主体(民族或国家)的利益驱动、为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社会运动,是一个进行价值认知、价值认同、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我们要在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和主体性、价值性的统一中把握现代化,在决定性和选择性中把握现代化。一方面,要看到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乃至更高文明社会转型或发展过程中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前提、文明条件;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与现代化发展相联系的社会制度和实现路径存在多样性和选择性。
再次,深入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探索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路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现代化进程往往都存在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和解决途径。在当代中国,如何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的问题日渐凸显。当前,人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备受关注。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动力来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是抽象的命题。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发展与总体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过程,表现为人的素质、能力、品格、社会关系由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转变。如果社会现代化没有体现在人的现代化上,或者没有人的现代化作为支撑,那么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健全的,也是缺乏持续前进的动力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需要经过长期奋斗而逐步实现的过程。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需要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期待,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对于普惠人民、造福人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