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圆桌·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书写世间 品读经典 探寻文明

2023-04-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德顺:我读书的两点体会

  我们读书的旨趣,通常有“知识储备”和“专业基础”两种类型。

  “知识储备型”读书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充分地了解世界人生,怡养自己的性情。那么这样的阅读,就应该越多越好,不宜受限制,可以抓到什么读什么,社会上时兴什么读什么。只要你会读,就一定“开卷有益”。因为至少可以使你不脱离现实,而与当代人一起与时俱进,共享文明。

  “专业基础型”读书的意义,则是为自己在专业、业务或兴趣方向上积累资源,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条件。这样的阅读,自然不应该散漫无稽,而需要目标集中、线索明确地有序阅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两种旨趣都不可偏废。日久天长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全文阅读】

 

 

“世界图书日”与“世界读书日”一字之差的思量

  一百年前的1922年,在西班牙的最大城市巴塞罗那,一生致力于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著作编辑出版的巴伦西亚作家和出版商安德烈斯(Vicente Clavel Andrés),为推动西班牙文学图书的出版,提出“世界图书日”的倡议。最初,他建议把塞万提斯的出生日期10月7日作为这一世界性节日。后来,考虑到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与塞万提斯同日去世,而且这一天也是莎士比亚的诞辰日,因此,就把4月23日选定为“世界图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这一天也是著名意大利画家和作家达·芬奇、中国思想家魏源的诞辰日和中国思想家朱熹、西班牙著名诗人德拉?维加、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的去世纪念日。可见,“世界图书日”的建立,最初是与文学作品的出版和传播有关,随后逐渐演变为对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的敬仰和保护,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发掘阅读之乐,对促进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人们表达充分的尊重。

  然而,随着2023年的“世界图书日”的到来,在各式各样对阅读的各类解读中,我逐渐发现,这个原本以尊重图书作者和出版为宗旨的世界性节日,似乎变成了一个关于阅读的节日,“世界图书日”(World Book Day)成为“世界读书日”(World Reading Day)。

  对于这种转变,人们或许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对图书价值的重视就是阅读本身。但是,无论是从发起的目的还是从希望达到的效果看,“图书日”和“读书日”似乎应当有很大的不同。  【全文阅读】

 

 

读书、思考与写作

  慢度还是快读呢?精读还是浏览呢?这要根据情况而定。一本书,它越重要往往也越难读,但是别气馁。办法还是有的,比如胡塞尔的《观念》,非常难懂,但凡是这类重要的学术原著,通常都有一个译者前言,而且写得篇幅很长,比正文通俗易懂,而且理解大致不差,这是一定要读透的。接下来是读正文,我觉得一本完全陌生的书,最开始可能读懂10%-20% ,那就跳着读,把能懂的连接起来。这就像根据地一样,它会逐渐扩大,直到最后,真能读懂70%,就算成功了。重要的学术书,要读很多遍。

  还有,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我从德里达开始,进入现代法国哲学研究领域。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的意思是说,我首先基本弄懂了德里达,我就有能力读懂德勒兹、福柯、拉康、列维纳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哲学家之间的思想,存在着类似性,它们都属于同时代的法国哲学。这种相互对照,从另一个思想坐标系体会,就能加深对于被对照的双方思想的理解。  【全文阅读】

 

 

哲学文本的写作与对话

  历史上,以对话作为文本形式的哲学著作不胜枚举。当哲学思想采用对话文体时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思想主体已不再是单数,而是复数。上帝一元视角变成人类多元视角。每一个体都意识到,谁也无法代表人类思想,不仅自我之外存在他者,而且他者不具有与自我的同质性、同一性,而具有与自我的异质性、差异性。因此,哲学思想必定不能用独白——诗和格言的文体去承载,只能用对话的文体来承载。人的复数性存在决定人的复调性写作,这就是写作的历史形而上学。

  第欧根尼·拉尔修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传》里强调:“依我看来,柏拉图是使这种体裁(即对话)达到完美地步的人,应该享受发明和美化这种文体(即对话)的荣誉。”“所谓对话就是一篇讨论哲学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讲话,包含着问和答,文章剪裁匀称,用语切合对话人物的性格。  【全文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李秀伟)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