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两种读书旨趣:“知识储备”和“专业基础”。
我们读书的旨趣,通常有“知识储备”和“专业基础”两种类型。
“知识储备型”读书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充分地了解世界人生,怡养自己的性情。那么这样的阅读,就应该越多越好,不宜受限制,可以抓到什么读什么,社会上时兴什么读什么。只要你会读,就一定“开卷有益”。因为至少可以使你不脱离现实,而与当代人一起与时俱进,共享文明。
“专业基础型”读书的意义,则是为自己在专业、业务或兴趣方向上积累资源,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条件。这样的阅读,自然不应该散漫无稽,而需要目标集中、线索明确地有序阅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两种旨趣都不可偏废。日久天长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二、我的读书方法:专业先通史。
要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所作为,创新推进,当然要“厚积薄发”。有人认为读书的“厚积”,在于研读经典,我不以为然。经典那么多,一上来就钻进某一种里,头脑反而会被圈住,走不出来。不如先读读该学科或该专业领域的通史。比如研究婚姻,先了解婚姻史的史料和典论。这样就像脑子里先有个大概的地理地势图形,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去选定“景点”(经典),认真钻研。这样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并走向“前沿”。在为某一课题而再次选读的时候,你的起点和效率就会较高了。
当你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探索的时候,就像自己亲手准备佳肴炒菜:通史提供的是食源和“菜地”,经典则提供的是“精选备料”,接下来就可以展示你的“厨艺”了。
(作者简介: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法治文化专业博士生导师。)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