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本来就是一门使得追求价值观、想法不同的国家顺利交往的学问。因此,像本次论坛主旨所说的一样,虽然各国的社会体制不同,但必须要着眼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观的共通点”。[详情]
弗雷表示,“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大多数国家和文化自愿接受的一套共同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它构成了人类共存的基础。这些价值观是我们作为人类存在意义的一部分,它们告诉我们如何以尊重和诚实的方式行事,并创造一个健康和和谐的认知环境”。[详情]
克罗地亚前总统斯捷潘·梅西奇: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最重要基础
多边主义恰是全球治理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应对当前全球威胁的保障。梅西奇强调,加强全球治理的民主基础并非易事,特别是要排除那些想以经济、技术、军事统治全球的强大单边主义政治力量的干扰。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建设目标
沙拉夫以“通向和谐之路”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建设目标,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是相连的,并应继续保持如此,没有任何单一国家能独自面对全球威胁”。
俄罗斯联邦前副总理谢尔盖·M. 沙赫赖:中俄找到自主发展的特殊道路
沙赫赖说,中俄两国拒绝按美国的规则行事,继续自主发展,走自己的特殊道路。而在美国领导下,西方则企图将世界各国分为“对”和“错”,试图领导一场反对“专制”政权的民主“十字军东征”。
白俄罗斯前副总理阿纳托利·托济克:建立符合21世纪需要的世界新秩序体系
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陷入了一场深刻而系统性的文明多样性危机。当今世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符合21世纪现实需要的新秩序体系。
巴勒斯坦新闻部部长阿萨夫:滥用民主含义,就无法体现民主的价值
阿萨夫说,民主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最高文明,重要的内容是避免冲突,消除压迫、剥削和不平等。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更公正的、建立在国际决议和民主的基础上的国际秩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民主是共性的,历史和文化是个性的
夏泽翰强调,“民主是一种共性的普遍追求,但历史和文化却是个性的,每个国家都必须制定自己特有的治理模式,以恰如其分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文化与需求”。
非盟经社文化理事会主席阿博泽·埃尔玛娜·穆罕默德·埃利盖:建立具有全球共同价值系统的安全框架
埃利盖提出,世界在思想、文化、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在全球化旗帜下取得诸多成果,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各国和各民族人民在经济、知识领域的屏障,交流因此变得简单而顺畅,但挑战依然存在。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具有全球共同价值系统的安全框架,以表达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真实想法,保障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人权。
美国腹地中国协会战略顾问、美国驻柬埔寨前大使奎因:中国履行了常任理事国国际责任
2021年10月25日是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日。这一事件意义重大,在过去50年当中,中国履行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际责任,尤其在维护和平方面,累计派出近5万名维和官兵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为极为动荡的地区带来了和平。
霍顿就中美关系以及美国腹地中国协会的活动发表了演讲。他回忆了任州长期间在中国开设密苏里州第一个贸易办事处以及协助开办密苏里州第一所孔子学院的经历,强调“必须关注为美中两国创造机会,以促进两国社会共同进步的方式进行合作”。[详情]
他认为美式民主正在动摇,“深陷泥沼”,美国正在被引向寡头政治方向,这是因为共和党人让选民更难参与选举。自从特朗普竞选失败后,他们制定的法律和程序使州政府官员更容易在未来的总统选举当中推翻或者扭转选民的决定。[详情]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建立更加开放的多极国际关系体系
“一带一路”倡议是历史上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现在的目标应该是让整个国际社会都把这个倡议作为一个汇集和协调项目与资源的机会,并将它们用于改善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世界经济。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院长裴日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裴日光赞扬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努力下,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并祝愿“正在加速实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中国“在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学院秘书长乔塞特·阿尔特曼·博尔冯:多边主义是维护国际和平稳定最佳选择
博尔冯强调,“在全球大国关系加速变化的背景下,多边主义是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实现平衡的最佳选择”,必须“化危为机”,推动“更好的多边主义”。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郑永年:条条大路通“民主”
郑永年认为,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时间探索民主实践,走过了艰辛历程。一百年来,中国主要的民主样式可概括成三类。一是总体民主。二是协商民主。三是政策参与,我们现在提出来全过程民主,实际上指的是政策参与的民主。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政治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迪亚纳·戈麦斯:美式民主制度为资本服务
戈麦斯强调,在国际社会和经济关系中,新自由主义政策是存在缺陷的,资本和市场机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享有特权,私营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使着此前属于国家的权力。
塞内加尔夸梅·恩克鲁玛哲学俱乐部执行秘书长、杜波依斯研究所科学部主任查尔斯·罗曼:西方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西方民主模式的特点是唯我独尊,把其他政治制度视为专制主义、独裁和无政府状态。
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前校长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资本主义不能等同于民主
古利亚莫斯表示,在当今世界,继续强调所谓西方民主模式的重要性已经不合时宜。西方民主已经转变成一种民主政体的混合模式,其地位被严重高估了。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欧洲民族学学部萨克森研究所人文学院副教授尼尔斯·朱尔·尼尔森:美式民主存在长期的、持续的危机
虽然在整个欧洲,民主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形式,有时候会受到民粹等问题的挑战。
汤加总统外交事务委员会顾问彼得·希里亚·奥蒂诺:太平洋岛国对西方民主失去了信心
奥蒂诺指出,所谓“善治”的“普世价值”观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手段,用以支持西方大国继续干涉小国事务。在环境方面,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生存始终都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叙利亚驻华大使伊马德·穆斯塔法:民主制度的“裁判”?美国没有资格!
穆斯塔法认为,美国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民主的判官,也不配决定某种政治制度是否是民主的。美国现有的制度远称不上民主,更无法实现自由。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希:将美式民主强加于他国是大错特错
莫希指出,美国试图将自己的民主模式强加于伊拉克、利比亚和阿富汗等国,得到什么结果呢?是没完没了的战争、政治混乱、哀鸿遍野。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美式民主概念其实是一个谎言
琼斯表示,所谓的西式民主概念,对于西方国家来说都是一个灾难。它正在严重萎缩、退化,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传统政治精英开始清醒,不再沉迷于所谓的民主谎言。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西方民主=富人和权贵的游戏
美国总统拜登与他选定的一些国家举行“民主峰会”,宣称要“捍卫民主,反对威权,解决和打击腐败,以促进对人权的尊重”。但这次峰会的动机和意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
中国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所有变化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社会经济政治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在各项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与亿万人民一起,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详情]
不同民主形式具有各自的优越性。事实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非常适合中国的发展,同时拥有高度的制度优越性。中国的成功让全球都意识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相比于资本主义民主,毫无疑问,中国的民主更加高效。[详情]
中国的实践证明,中国实行民主集中制能够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此次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优异表现,充分彰显了这种制度优势。此外,中国政府始终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遵循,中国各社会群体无论有什么样的合法利益诉求都能得到反映。[详情]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重在人民参与、人民主导、人民监督,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以维护人民最根本利益为宗旨,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详情]
马里前外交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约罗·迪亚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值得他国学习
西方国家的民主体系是名副其实的竞技场,多个政党经常发生冲突,导致国家不稳定。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美好未来
世界各国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教授古斯塔沃·恩里克·桑蒂彦:正确理念助推中国发展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大理念,既提升了中国自身的发展质量,也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阿尔及利亚丝路新闻网总编哈利勒·阿卜杜勒·卡迪尔:坚守初心使命 实现国家富强
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可以很自信地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站起来了、富起来、强起来了。
葡萄牙中国观察研究所所长鲁翊君:中国的人民民主是高质量的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民主思想和实践,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不断加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基层民主等。
塞拉利昂马可尼大学中国非洲研究中心主任阿尔法·贾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历史大势
贾洛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让全人类受益。我们应以国家为主体,共同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保每个人都从中受益。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 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为构建人类美好幸福生活共同努力
森特利亚号召世界各地的政党和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重大理念和倡议。
泰国暹罗智库主席、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副校长洪风:中国之光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愿景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世界上的民主形式不是千篇一律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中国治理成效斐然
中国在这一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建立了反映人民意愿的国家制度,找到了公平合理的方式,不断深化人民和国家的关系。
汤加太平洋事务委员会会长、总统外交事务顾问彼得·希里亚·奥蒂诺:中国为推动新兴国家发展提供智慧和方案
中国的成功是建立在强有力的领导、努力工作和勇敢决定的基础上。
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真实的民主制度促进了中国发展
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与民主状况远优于资本主义的人权与民主状况。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带动了各国的共同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了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了商品贸易往来,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机会。
意大利亚洲观察家主席罗密欧·奥兰迪:中国的民主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中国民主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落后与发展问题,中国的理念也得到了包括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认同。
韩国亚洲研究所所长贝一明:中国道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
孔子主张的贤人政治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应该追求传统儒家民主的精神,而不是形式。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是可以为当今世界提供启迪与智慧的宝库。
塞内加尔夸梅·恩克鲁玛哲学俱乐部执行秘书长、杜波依斯研究所科学部主任查尔斯·罗曼:中国民主的理论基础
通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在公共和民主空间中考虑到不同的民族、党派、阶层、职业,这是一个围绕合作而非竞争的民主模式。
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所执行主任马塞拉·穆萨贝卢: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全球治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各国分享经验,共同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机会,消除不平等,使每一个个体真正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印度新德里金砖国家研究所所长高兴:美国“民主峰会”实际上是一种新威权主义
美国举办的“民主峰会”,貌似民主,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威权主义。西方国家内部正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不平等,无论有几个政党轮流执政,实际上都于事无补。
白俄罗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西安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达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得好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一定能走得稳、走得好。
加纳新闻学院综合传播科学学院院长莫德斯特·福苏:民主应该实现本土化
非洲必须实施良政制度、好的领导,应把充满活力的学术界作为政府业务的中心,引领研究的方向,使所有成熟发展的领域的研究得到落实。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前副议长、前交通部部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布丁到底好不好吃,只有吃了才知道
报告显示,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总体满意度在90%以上,表明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高度信任和信心。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教授唐迈:应建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主模式
美国是威权主义政府,是寡头政治。现在有必要建设以集体主义、而不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民主和政治模式。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中国与世界权力地图”工作组联合协调员加布里埃·梅里诺:将西方民主视为唯一民主形式要不得
一个更加民主的世界,意味着对人民自主权的有效尊重,并建立自己通往民主的道路。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讲师(索马里)伊斯曼:民主不是哪国专利,而是人民的权利
中国民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中国的民主观就是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德国国际席勒学会创始人、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西方民主是不完美的
虽然不少国家有民主制,但实际上不过是某国式的专制而已。最理想的模式,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这包含了“人类”这一整体概念。
阿根廷国家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员维克多·拉米罗·费尔南德斯:应学习中国大力提高拉美国家发展能力
拉美国家应向中国学习经验,将工业化发展更好地融入成功的全球化过程中,同时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提高南半球国家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凝聚力。
意大利克拉斯传媒集团总编辑兼首席执行官保罗·安德里亚·帕奈尔:必须加强数字时代对虚假新闻的监督
有必要加强对数字技术的监督,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正确和专业的新闻信息,才有利于真正推进民主的实现。
阿富汗楠格哈尔大学孔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穆罕默德·可汗·瓦尔达克:民主并非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真正的民主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一个国家的民主,是该国人民在经济、政治和所有领域都有平等参与的权利。
阿塞拜疆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阿克巴尔·胡塞诺夫:阿塞拜疆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一是中国投资阿塞拜疆的能源项目;二是加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三是在旅游领域开展更为积极的合作;四是加强人工智能的应用。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金平:西方民主已被用于错误的方向
民主最好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人民是否有权治理国家,人民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他们是否获得了自我实现和幸福。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法律研究所教授安都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富有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是法律正义的主体,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公共政策寻求使得中国人民在每个法院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巴基斯坦巴中研究所所长穆斯塔法·海德尔·赛义德:中国现代化道路堪称典范
民主的最好形式是实现人民有安全感和不断改善的生活水准。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中国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利比里亚非洲发展协会高级顾问、研究员安·多拉·卡波·戈米:民主就是要增进人民福祉
民主治理实际上就是要改善人民总体的福祉,否则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必须要促进民主、和平和安全、可持续发展。
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伊斯兰教科文组织新闻干事萨米·卡姆哈维:寻找共同点十分必要
如果一项政治制度不能实现人民的福祉,也不能为人民提供基本服务,那么它就是失败的。中国应该与其他国家建立更强大的联盟,寻找更多的人类共同点。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路易斯·奥斯特·贝克:教育是提升民主质量的核心要素
向公众提供同等的教育,不仅是实现民主的必要,也是提高民主效率的有效路径,还可以避免敌对状态的产生。
秘鲁天主教大学法学院教授、秘鲁宪法法院前院长、国际宪法学协会执委会副主席塞萨尔·兰达:对限制人类发展的制度进行全球反思
有必要进行全球立宪,对那些限制尊重人类尊严的制度和行为进行反思。
老挝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办公室副主任蓬瓦·披马空:中国是21世纪民主与经济良性互动样板
平等的原则是民主所固有的,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更加健全和繁荣的手段。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样板。
白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德米特里·斯马利亚科伊:没有现代教育就不可能发展民主和人权
在现代世界中,发展是通过普及教育来实现的。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
西班牙知华学会名誉主席马塞罗·姆尼奥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是乌托邦
鉴于当今文明的多样性,如果不进行大量持久的对话,就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共建乌托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类共同未来的路线图之一。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教授高文勇:中国没有把治理模式强加于他国的传统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推动实现了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彪炳史册的瞩目成就,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治理模式的成功。中国的成功经验,使其有理由将其治理模式视为一个范本。
爱尔兰德博尔达研究所所长彼得·爱默生:二元投票制度不能真实反映民意
爱默生从民主作为一种决策方式的起源着手,讨论了二元投票制度的缺陷。这种二元投票制度并不能真实反映民众的意愿,选票准确反映出的是“提出问题的政治家的意愿”。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哲学和社会政治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奇纳尔·乌梅塔列娃:必须变革现有的文明发展模式
当今国际社会政治秩序加速瓦解,人类的既有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格局已无法有效发挥作用,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科学能够为人类指明方向。
阿根廷《当代》杂志创始人兼主编伍志伟:不应将某种民主理念强加给其他国家
伍志伟强调了民主多样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国际交流不应在不平等的两方之间进行。最好的交流是在相互尊重对方主权的两个国家之间进行。只有以平等为基础,交流才能丰富各国的民主制度。
巴基斯坦国防大学国际关系系研究员福齐亚·阿明:每种民主都是不同的
阿明表示,在民主政体中,人民是至高无上的,最终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民主国家是人民有权参与决策过程的国家。
印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叶文:应超越西方价值观来讨论民主
叶文认为,民主是一种核心信念,同时民主也能像任何其他哲学和意识形态一样被用于管理国家事务,从而具备交流性和包容性。
沙特阿拉伯研究与知识交流中心主席叶海亚·本·朱奈德: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
朱奈德以阿富汗为例,批判了美国输出民主的虚伪及其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
伊朗国际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里礼萨·米尔尤赛菲:地区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米尔尤赛菲以《全球良好治理与和平发展》为题发表了演讲。他强调了地区主义对于维持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凯利·布朗:多元化非常重要
关于国际关系民主化,布朗重点讨论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关系。目前,中国人口占全球的五分之一,GDP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在未来几年只可能继续上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既是一种必然,也是水到渠成的。
俄罗斯俄罗斯梦与中国梦分析中心主任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华盛顿正在试图重走老路
美国打算建立新的贸易和军事集团,并利用它们建立旨在遏制中国的全球体系。这不是美国第一次试图拉拢盟友遏制自己假想的中国威胁。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沃娜·拉捷维卡: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拉捷维卡从理论渊源和世界影响角度,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长期关系的战略思想基础。
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添财:拥护包容、和平、多元化的民主原则
国际社会应以民主的方式应对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减速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危机,“应该齐心协力,将这些负面挑战转化为正面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首席财务官、副行长莱斯利·马斯多普:改革和建立全球多边机构恰逢其时
我认为现在世界大环境和条件都很适合建立新的多边机构,我们现有的全球多边机构正在很好地服务世界,但是这些机构依然需要改革,气候变化是进行改革的一个主要推动力。
法国当代中国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汉学家、地缘政治学家皮埃尔·皮卡尔:真正的民主原则是为人民谋福利
民主必须要尊重基本的权利,真正的民主原则是要为所有人服务,要把一切都交给人民,为人民谋福利。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前副议长、前交通部部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美国是民主的反义词
全世界一直以来的共识就是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它不应该由任何一个国家垄断,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民主形式强加给任何一个其他国家。
毛里塔尼亚前总理、毛里塔尼亚争取共和联盟主席叶海亚·瓦格夫:政治稳定与经济稳定无法分开讨论
经济稳定是政治稳定的外在体现,是吸引投资的首要条件。在解决民生问题、满足人民所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稳定都无法与经济稳定分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