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倡议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硬道理,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大力创造发展机遇,蕴含了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
发展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务。发展问题解决不了,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保障,也对新时期高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要求做好教育先导,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挥高校的高等教育全球供给作用,为国家发展和全球繁荣作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有力推动有关国家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十分匮乏。全球发展倡议中明确提出“推进减贫、粮食安全及发展援助”等内容,这对我国涉农业农机类高校如何立足中国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为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作出贡献,既提出了时代要求,也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坚持使命引领,争做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参与者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涉农高校在强化“农业强国”使命引领,扎根中国大地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教育基础上,把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度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涉农高校着眼全球、放眼世界、心怀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推送更多涉农中外学生走向世界,提升农业工程教育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面向“一带一路”农业发展需求,涉农高校要争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为“一带一路”国家输送更多知华友华高素质人才。加大“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规模。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来华留学教育品牌,鼓励中国产学抱团“走出去”。
长期以来,涉农高校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品牌。江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共同成立“农业工程国际大学联盟”“‘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开展“感知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等活动,加强留学生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同。去年,江苏大学还作为全国唯一受邀高校推选19名非洲留学生代表参加中共二十大精神对非专场宣介会暨第六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教师也受邀参与中非青年志愿服务论坛分享三农援外服务经验。
二、深化机制改革,争做全球工业创新生态的构建者
全球发展倡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二者一脉相承,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球发展倡议为加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要求我们紧密结合发展中国家需求,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助力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改善民生,破解发展困境。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涉农高校,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智力和学科等优势,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校村等多种形式合作,推进国际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做实做强“农业装备国际(产能)合作联盟”“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布局建设若干政产学研示范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示范样板,使其成为我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辐射窗口。
江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非洲联盟等深入合作,已着手建设中—东欧、中—巴、中—非等国家农业现代化产学研示范中心,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创新院等,持续扩大影响力、凝聚力和贡献力。
三、丰富教育供给,争做全球发展共同体理念的先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以及2020年7月给江苏大学重要批示中,都强调涉农高校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不断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江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涉农高等教育机构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开展“一带一路”高校博士师资培养计划和来华留学“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同时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部、华侨商会等合作,连续举办多期农业、农机培训,为全球发展倡议坚持普惠包容作出贡献。
放眼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革命性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进,我们必须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作为涉农高校,我们要面向全人类,共同增进全球交流互助,致力于践行全球发展倡议,让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全球发展福祉。
(作者系江苏大学校长)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