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

2023-04-07 来源:“方志中国”微信公众号

  2月4日,我观看了央视综合频道《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节目,跟随地方志专家学者走进《越绝书》,感受两千多年前吴越两地历史的缘起和流转。

  说来惭愧,在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之前,作为负责蓬江区生态环境工作方面的地方志工作人员,我并未能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认为将资料收集整理完毕即可,也不甚明白地方志对国家、地区的作用何在。

  在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时,我听着方志专家将地方志的来源、《越绝书》中记载的丰富史料娓娓道来,才恍然大悟,所谓“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地方志作为中华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千古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记载着每一寸山河的一部部方志,组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衣之裔曰边,器之羡曰边,而器破必自羡始,衣坏必自裔始。边徼之说何以异此?边可轻乎哉”,杨慎先生为《贵州通志》所作的序便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地方志的重要性。

  一方之志,始于“越绝”。《越绝书》作为一方之史志竟能在千古之后仍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这令我感动不已。如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方志馆已成为收藏、研究及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展示国情、地情的所在。正如节目中所说,“不忘来路,方能明知去处”,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需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从前人编撰的史料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时常被《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并深深地为之感动。《典籍里的中国》巧妙地以杨慎先生这一著名史学家为桥梁,搭建了古今对话,引人深思,更以跌宕起伏、打动人心的戏剧表演展现了方志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心驰神往。当然,这样的模式并不是随处皆可复制的,但我们仍能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讲好地方志故事这一命题。比如,选取当地有趣的历史故事推出戏剧展演;挖掘整理古人饮食习惯和烹饪手法推出美食节目;结合当地名人、名胜展出更精美、丰富的图文资料;出版更多接地气的地方志丛书,普及历史和优秀文化,高效发挥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功能。

  来源:江门市生态环境局蓬江分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常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