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催生“两创”“出圈”佳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以积极主动的艺术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艺创作者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遵循和时代使命。

  近年来,文艺创作中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创优之作频现,以积极的文化寻根意识和昂扬的文化自信风貌引领新时代的“国风国潮热”,《经典咏流传》《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爆款”“出圈”之作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广大观众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热情评论、点赞和转发,中华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浪。这些节目的热播也带动和激活了其他传统文化节目的开发,如山东卫视推出了《齐鲁文化大会》《中国礼中国乐》《戏宇宙》等电视节目。这些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创作实践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进行审美探源与艺术呈现,既是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现代科技的共创共生,亦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崛起、社会发展、国人文化自信增强的投射与缩影,也展示出我国文艺创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力量。

厚植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随着整个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逐渐深入,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风国潮”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电视或网络视频平台推出的视听节目中,也融汇在舞剧、音乐剧、晚会、建筑设计、产品包装及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演出及其会徽、服装设计等诸多方面。

  国风舞蹈《纸扇书生》是对川剧“折扇”技法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翩翩少年的阳刚朝气和书生气质跃然灵动,一扫人们心目中古代书生的僵化和呆头呆脑印象。央视推出的文化创新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带领观众徜徉于中国的历史长河,讲述《尚书》《史记》《天工开物》等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诞生与流传,与伏生、司马迁、宋应星等历史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通过戏剧化结构和影视化表达在庄严的历史仪式感中激发起了观众澎湃的民族自豪感。被称为中国首档中华礼乐文化传习类电视节目的《中国礼中国乐》在素有“礼仪之邦”的齐鲁大地上诞生,它采用“文化+戏剧”的模式,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和“荐礼”“寻礼”“问礼”“传礼”四大环节讲述礼乐文化前世今生的故事,引领观众探寻千年礼乐文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则将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表现的主题和对象从王希孟的“山水”转化为青绿衣裙、蛮腰高髻的女子,原来长长的画卷所承载的帝王趣味经过舞蹈编导的奇妙构思,转化为舞剧所传递的民众审美,磨石人、制墨人、织绢人、篆刻人、制笔人等普通民众劳作生活的人间烟火气和人情味充盈其中,以“我见青山多妩媚”的意象承载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蕴。

  不论何时何地,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在社会媒介化程度日深的当下,要厘清中华文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重要的时代命题,媒介承担着非常关键的责任。这些文艺作品以春风化雨式的艺术呈现探文明之源、承百代之流而会当今之变,彰显的是中国风的审美旨趣、古典和现代交织的价值理念。

依托于现代科技的技术赋能

  技术是艺术得以完美呈现的手段和基础,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技术对艺术感知的呈现形式愈加多元,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逐渐应用推广。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改革进程和媒介生态中,文艺创作的创新表达获得更多的新技术赋能,让视听呈现更加瑰丽炫目的同时,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沉浸感和满足感,也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典籍里的中国》专门设计了全包围式的立体舞台,270度环屏和侧幕及贯穿舞台中央的甬道,如时空隧道般串联起节目独创的多场域古今对话场景,使不同年代典籍里的故事可以同步呈现,观众亦可随座椅的旋转来转换视角。节目综合运用了AR、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强化了观众沉浸感的获得。河南卫视2021年春晚播出的节目《唐宫夜宴》把作品的主题与5G、VR等技术手法完美融合。VR技术将贾湖骨笛、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一件件国宝级文物的全息影像搬到荧屏,将博物馆呈现在观众眼前,再配合上14位舞蹈演员的生动表演,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成就了“人在画中游”的沉浸式视觉体验。现代技术的赋能,在拓宽现阶段传统文化节目创作视野和创作思路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节目制作团队带来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为传统文化节目创作性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首诗、一件文物、一个节日、一句成语、一地民俗和礼仪,它们都有着经岁月淘洗依然迷人的灵韵。讲述传统文化应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细微处见真章,在技术的加持下,以一种活泼亲和、兴趣盎然的表达方式呈现给观众。在2022北京冰雪文化节期间,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宫廷绘画《冰嬉图》被创作者们用3D数字技术“复活”,画中160组人物的射箭、飞叉、耍刀、使棒等冰上动作被现代三维科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还有《此画怎讲》《画里有话》等节目使“高冷”的古画在创意、技术与艺术的合力之下大放异彩,使古代名画以更加活泼有趣的面貌走近普罗大众,引发现象级传播。北京冬奥会期间的“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亦是用现代科技将冰雪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具象载体。

建基于媒介融合的多维传播

  当前媒介语境下,互联网的双向互动、去中心化传播已经取代了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在这个人人皆媒体和媒介彼此融合共生的时代,文艺作品的宣发也必须依托全媒体平台,着眼于节目宣发的全员参与。对传统文化进行“两创”的艺术作品在不同平台的宣发策略已不复是简单的文案内容复制,而是以大范围、全覆盖、系统化的平台链条式组合宣发,来提升作品观看流量和受众人数。一是注重通过短视频平台来拓展文艺作品的影响力,通过小而精的短视频,在最短时间内把节目亮点呈现给观众,更加直观、便捷地向网端传播。二是注重提高和维持社交媒体的话题热度,注重话题的持续发酵。在微信、微博、B站、抖音等大众最常使用的公共社交平台创造互动话题,并且要注重利用网络“大V”、公众人物以及权威媒体的传播效果和催化作用。如《典籍里的中国》所推出的衍生节目和在微博平台的互动话题,让该节目在网络平台二次发酵,打造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宣发模式。河南卫视的“奇妙游”节日系列节目选择在B站播放,观众在观看时可以实时发表弹幕评论,这种即时评议互动的方式在拓展节目内容的同时,也营造了节目交流互动的收看氛围,提升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塑造了公众的集体记忆。媒介融合时代也是以小屏传播为主、移动优先的多屏幕、多平台传播,如《中国诗词大会》制作团队引进了“5G多方实时视频连线互动”技术,在多平台的累计播放量超过3亿。河南卫视的节日系列节目也是将小屏传播放在首位,围绕移动端的使用场景进行内容方面的制作。

  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的遗珠,更是现代的珍宝,当代文艺创作应从珍贵文物、古典文献和民风民俗等历史遗存中挖掘和寻找创作源泉,使更多“爆款”和“出圈”之作进入大众视野,在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当代视角观照中华文明,努力挖掘和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从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创造的重要推手,并以节目的影响力来进一步唤起公众的文化自觉,以节目感召力激发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以其辐射力努力打造相关IP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齐鲁传统文化资源在艺术领域的现代转化与海外传播研究”(18CZCJ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关键词:新媒介;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创造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赛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