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舞蹈理论第一书”
尽管“舞蹈”在中外艺术文献中的记载古而有之,但“舞蹈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脱颖而出,却始于舞蹈先驱吴晓邦先生1929—1937年的三次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他于1950年5月到1952年2月不到2年时间里,出版专著《新舞蹈艺术概论》,在舞蹈学界产生很大影响。进入新时期之后,这本“新中国舞蹈理论第一书”为舞蹈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于“舞蹈的定义”。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凡是借着人体有组织和有规律的动作,通过作者对自然或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然后用精练的形式和技巧,集中地反映了某些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故事,表现个人或者多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都可称为舞蹈。”
关于“舞蹈的三大要素”。书中的“三大要素”之说,借自德国现代舞的“三大要素——时间、空间、动力”,但他却做了重要的调整——将作为舞蹈动力的“舞情”,提到了三大要素之首,即“舞情、舞律、构图”,并指出舞蹈的三大要素“对应于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以及绘画的色彩、节奏和构图。”“舞情,即舞蹈表情。舞律,即舞蹈节奏,舞蹈动的规律。构图,即舞蹈构图、舞蹈上动的和谐的方法。”
关于“舞蹈学”的内涵。书中指出:“舞蹈学是一种研究人体运动上美的规律的学问。”它包括:“第一,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这是研究和探索人体自然状态下的运动的规律,主要任务就是了解人体运动时‘动的法则’。第二,人体运动的社会规律。在舞蹈学上,就包括了跨学科的研究。如对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以及它们对各个时期的舞蹈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关于“舞蹈学科”的建设。书中认为:“中国舞蹈学科是一门新生的科学。它是我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2年和1984年的几次讲学中逐渐发现和提取出来的。我根据自己五十年的舞蹈工作经验,写出了《舞蹈学研究》,现在它已开始引起舞蹈界一些同志的理解和关注,(这)使我感到欣慰。”
晓邦先生1982年9月首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我们授课的讲义
晓邦先生1984年在《舞蹈艺术》第7期上发表的“舞蹈学科”框架
舞蹈定义与学科框架的设想
作为吴晓邦先生招收的首批硕士研究生,自1982年3月至1985年1月,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舞蹈系史论专业的理论方向学习了三年,从理论到实践,接受了比较全面的训练,尤其是聆听了他亲自讲授的《新舞蹈艺术概论》,进而对包括“舞蹈的定义”“舞蹈的三大要素”“舞蹈与其它艺术的关系”等舞蹈学的基础理论,产生了奠基性的认识。
为此,1983-1984年间,我在撰写毕业论文《试论舞蹈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时,便自然而然地从舞蹈研究的“问题意识”出发,借助舞蹈学、艺术学、逻辑学、心理学等角度,分别探讨了“舞蹈”“情”和“舞蹈表情”这三个举足轻重的基本概念,尤其是根据逻辑学中“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这个模式,在“舞蹈、音乐、美术”这三者的范围内,论证了“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之合理性,因为同音乐、美术这两者相比,舞蹈的种差即为“人体动作”,而与“杂技、武术”这两种同为“人体艺术”的品种相比,舞蹈的种差则分别为“抒情性”和“概括性”了。
毕业37年以来,我一直在这个基础上不断阅读、思考、写作,进而对舞蹈与其它各门类艺术的关系,以及在整个艺术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产生了如下图所示的认识:
舞蹈的三级上位种属关系:
艺术体系中的舞蹈、音乐、美术,舞蹈自身的种属关系、定义及三大要素:
现代艺术体系中的舞蹈及其历史形态:
2008年由高教社出版的教材:《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
我在《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教材中,不仅始终采用了“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与“续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唯物史观,而且严格按照大艺术史中“原始-民间-古典-现代-当代”的发生逻辑,以及“从自娱到他娱”的阶段说,来统领海量的史料,并在最后,以“附录”的方式,提供了一篇洋洋万言的《大趋势:新世纪国际舞坛的回顾与展望》,进而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延绵不断、真实可靠的“信史”。
“舞蹈学科”的框架设想
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舞蹈学科”主编,按照出版社的要求,我在吴晓邦先生制定的“舞蹈学科”蓝图基础上,参照了多部国际舞蹈界的文献和辞书,编制出了以下的4幅学科框架示意图。以期为 “舞蹈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