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锐评】文艺事业如何回答好四个“之问”

2022-07-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

  文学艺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创新发展及其对于哲学、法律、道德、政治、经济等的积极影响,也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今天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文化复兴不仅表现于我们在物质和制度文明的后来居上,更表现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成就后来居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学艺术(广义上的艺术文化)可以发挥无可替代的正能量作用。

  广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包括哲学学科,也涵盖了诸多相关人文社科类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人类学、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宗教学、逻辑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四个“之问”),广大文艺工作者自然不可置身事外。

  文艺工作者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如果沉迷于西方话语不能自拔、沉陷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不能自省、沉醉于“名誉光环”不能反思,是回答不了四个“之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才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文艺工作者自身应具备的本领和真功夫,也是如何回答好四个“之问”的内在条件、逻辑前提。

  方向明,文化复兴带动人类文明向更高境界发展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大方向不会改变;主义真,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人类谋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是符合宇宙发展规律的,它真实不虚、合情合理;学问高,学问广博且眼光高远,博及诸学而能有所觉悟,在道德层面站在时代的高点;德行正,人品文品艺品正大光明,以正能量、真性情和风细雨润泽社会人心。文艺工作者具备上述四者,面对中国之问,方可拿出中国方案,文艺事业才可以彰显中国特色而不是山寨版的国际范儿;面对世界之问,方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拒绝或吸纳外来文化,以自我的价值立场对接异质话语,文艺创作才可能出精品杰作,让世界叹服;面对人民之问,方可去除小我情怀、杯水风波,与人民群众“共情”,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文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享幸福美好生活;面对时代之问,方可拿出文艺强国的时代方案,文艺事业才可以有力地摆脱西方话语霸权,以新时代中国原创话语体系,展现崛起大国的人文风采和智慧魄力。

  走中国之路,践行中国之治,必须始终贯彻中国之理。在新时代,要以中国之理铺垫中国之路,以中国之理支撑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理,也是新时代中国文艺之理。可是,在西方文艺理论的笼罩下,我国文艺理论界长期处于“跟着说”“接着说”的尴尬境地,西方文艺理论源于其文艺创作的现代主义文本,一旦在本土获得话语权,中国本土的文艺创作就衍生为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变种”,变成所谓的神性文艺文本——纯文学、纯艺术。因此,中国文艺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如果唯西方文艺理论马首是瞻,丝毫不关注本土的哲学传统和艺术精神,很容易会出现用西方文艺理论“肢解”中国文艺现实的可能。换言之,一个文艺创作者,如果以西方“神性的维度和视角”来进行创作,批评者以“神性的维度和视角”来进行评论和阐释,就会形成“神性的创作”和“神性的批评”的话语场,当代文艺现场就有“坍塌”为西方“学术殖民地”的可能。

  在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些理论话语和带有神性价值维度的“纯文本”,不断遭遇质疑和时代追问。20世纪80年代以降,在西方文艺话语的影响下,一些文艺从业者难以自我突围,没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心对这些“纯文学”和“纯艺术”文本说“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之理”尚未真正建立,符合中国国情、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尚未建构起来。在时代、人民和文艺本体的追问之下,这些舶来的西方话语必将在新时代得以修正,重建本土化的艺术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已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正能量,“古为今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成为中国学术思想界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美丽中国”“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与文化艺术有着密切联系,美丽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离不开文化艺术的滋养,美丽的心灵世界需要文化艺术的雨露浇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繁荣发展当代文艺事业,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要秉持批判精神。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在当代“危机”与“挑战”并存的格局下,重拾文化自信,以大国姿态和大国担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系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胡子轩)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