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022-05-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值得肯定的是,按照中央关于《2009—2020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总体规划》的部署,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国的对外传播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对外传播成为国家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就成为重点媒体的努力方向。随着基础设施、设备水平,技术手段及采编能力的改善和提升,重点媒体硬件设施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媒体水平。以硬件建设为依托,重点媒体对外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中国信息的对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现实的双重原因,在国际舆论场上,西方话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我国媒体在传播技巧、话语体系、传播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难以摆脱“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交汇期,两个大局的交织发展,必然会带来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彼此认知的改变。在国际涉华舆论发生整体性变化的今天,如何向国际社会说明自己、更好地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紧迫性课题。

  第一,牢牢掌握话语权。话语权是主导话语的权利,这个权力不是上天的赐予,而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话语权,除了硬实力方面的因素之外,还取决于国家的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的文化能否作为独特的存在而受到世人的尊敬。为此我们需要进行国家议题和话语体系的开掘,进行民间话语的建设,同时利用中国多年发展经验形成的丰富语料库,包括讲好脱贫攻坚和抗击新冠疫情的中国故事,以人类共性、共情的角度为切入点,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从而在面临世界发展呈现出的新态势和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时,我们能够求取最大公约数,寻找和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

  第二,变被动为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立足于以西方国家能够听得懂的话语来介绍中国、说明中国,认为只要让世界听懂了,自然而然就会被了解、理解和接纳。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强大,我们逐渐认识到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不会接纳一个按照自身道路自主发展的中国。在这种情境下,西方世界针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击接连发生。由此看来,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已经不仅是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语说明中国的问题,新的屏障已经出现。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味跟着美国以及西方国家设定的议题跑,不断重复攻击与反攻击的模式,而要努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注重前瞻性的思考和布局,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同时,面对新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研究、研判,深入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大国关系或大国博弈中掌握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

  第三,提升国际传播素养。当下,随着传播生态不断发生变化,国际传播的主体(或要素)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和传统认知的范畴,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对外传播已经不再是主流媒体单方面的事情,成为了多元主体共同的事情。这种情况下,除大众传播之外,我们更要积极开掘和着力发挥人际交往的功能和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共建,形成顶层设计之下各部分的协同联动,这也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的重要体现。

  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及其传播素养的提升,具体体现在“说”与“做”两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叙事偏好。此外,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无论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是疫情期间执行外援任务的医疗专家团队,从事的都是跨国、跨语言、跨文化的工作,需要对当地的宗教信仰、政策法规和社会习俗有所了解,并且建立起个体和国家形象的关联意识,不然就容易给人留下负面印象。在跨文化交流知识、素养方面的不足和由此导致的行为上的欠缺,需要认真补课。

  除此之外,在对外传播中,我们还应当进一步提升立足点与关切点,在促进国与国之间相互感知和文化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自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包括了解中国的制度、道路、文化,具体到作品中,应当在多元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核心要素,通过核心要素的反复强调,逐渐改变外部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可以说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实现了中国形象符号系统的拓展与更新,把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中国形象符号完美呈现了出来。所谓中国文化符号,是指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并且有广泛认知度的形象表征系统,长期以来,我们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目的就是通过文化符号系统向世界展现中国的良好形象。

  在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上,我们通过运用中国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好地回答了我是谁、我怎样的问题,十四年后的今天,基于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关系的变化,北京冬奥会把立足点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一起向未来”。通过孩子们手中自由飞舞的和平鸽以及雪花等意象符号传递出来的意义和情感,呈现人类对于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从而实现了办奥理念的突破。此外,北京冬奥会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冬奥火炬的低碳点燃、从天而降的AR合成的万千红丝带、用数字科技编织成的巨大中国结、24小时不间断的机器人餐厅、比赛场馆中“黑科技”的使用……使得科技本身成为一个重要符号,为当今中国形象增添了开放、包容、进步、领先的意涵,足以对外部世界的刻板印象形成强大的冲击,使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评价回到客观现实的轨道上来。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效应不断显现,对于未来国际传播工作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借鉴。

  第一,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具有现实公共性与潜在风险的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形成引领、示范效应,树立中国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二,视觉符号是话语建构的重要载体,它以直观、形象的呈现淡化了“宣传”色彩,并通过对比、联想等隐喻手段加深着人们对于符号传达意涵的认同与理解。第三,中国的形象符号系统应该与时俱进,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现代化、国际化的元素;在进行符号系统拓展与更新的同时,还应当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发展和中国成就的故事。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赛)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