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是他通过新闻媒体在辞旧迎新的特定时刻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发出的“中国声音”。每一年新年贺词都是对国人的激励和鼓舞,都是中国执政形象和国际形象的提升,发挥了良好的“新闻执政”作用。
关键词:新年贺词;执政;艺术;习近平;主席
作者简介: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是他通过新闻媒体在辞旧迎新的特定时刻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发出的“中国声音”。
新年贺词虽然不是单纯的媒体表达,却因借助媒体平台面向大众、公众传播,和媒体表达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已经成为国人的既定期待,被视为“新年福利”,赢得了国内外广泛好评,成为全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这固然与习主席的身份和中国的大国地位有关,但习主席高超的媒体表达和新闻执政艺术是这些贺词脍炙人口、得以广为传颂的关键。
“事、理、情”交融,给受众具体、朴实、真切之感
习主席新年贺词的篇幅都不长,2014年只有760字,之后3年都是1300字左右。篇幅虽短却能做到“事、理、情”交融,很符合媒体表达的特点和规律。
叙事——具体实在
媒体表达最忌空泛,讲究传递实实在在的“干货”,落到具体的“点”上。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堪称典范。如2016年的新年贺词,通过2015年一个个事例来梳理过去一年具体的新闻事件,既包括裁军30万和“习马会”这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节点性事件,也有冬奥申办成功、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等中国人实现梦想的个案,还有“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深圳滑坡和我们的同胞被恐怖分子残忍杀害等令人深感痛心的事件。
2017年的贺词也涵盖、浓缩了2016年的大事件:洞察宇宙的“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探访暗物质已在轨运行一年的“悟空”号、遨游星辰太空的“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在贺词中“联袂登场”;与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一样振奋人心的还包括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登上最高领奖台、杭州G20峰会、亚投行正式开张、“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推进;同时,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此外,贺词还提到了“多地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以及“中国维和部队的几名同志壮烈牺牲”。
这正可谓:“昨日的新闻,今天的历史”。
说理——朴实直白
国家元首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新年贺词自然会向人民大众传递理念和价值观。但是,习主席的新年贺词没有概念化的“大道理”。他讲的全是人类共通、能够引发共鸣的朴素道理,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活总是充满希望的,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等。
这正可谓:“大道至简”。
融情——真挚感人
习主席的新年贺词都融入了真挚的情感。一方面,每一年的贺词都饱含激情,人们可以感受到国家元首对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的执著和信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向往和憧憬并深受鼓舞和感染;另一方面,习主席表达的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对世界人民的关切之情真挚实在,足以令人动容。如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及中国维和部队牺牲的同志,说“我们怀念他们,要把他们的亲人照顾好”,还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们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致敬”;2016年新年贺词中,“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2015年新年贺词中“马航MH370航班失踪,150多名同胞下落不明,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我们一定要持续努力、想方设法找到他们”;2014年新年贺词对人民的祝福朴实得如同老朋友间的问候——“祝福老人们健康!祝福孩子们快乐!祝福每个家庭幸福安康!”等。
每一年的贺词最牵挂的是困难群众,针对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强调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避讳、不回避,说责任、讲担当,让老百姓心里暖融融的。
这正可谓:“情到真处自然浓”。
事、理、情,在习主席新年贺词中不是孤立分割而是相互交融、彼此支撑的。事中有理有情,以事说理道情。如,“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的道理就是从一个个具体事例中很自然地阐发而来的;而过去的一年,中国人民之所以收获了很多,是因为“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简短的贺词,兼顾事、理、情,三者浑然一体,同媒体表达所要求的“叙事尚要,说理求实,融情务切”理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