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事业应努力回答“时代之问”

2022-07-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丁国旗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的“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被认为是最早提出了“时代之问”的问题。2022年6月22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并发表了主旨演讲,再次提出了“时代之问”的问题。当然,此时的“时代之问”已有了一些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这五个问题构成当下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最重要的问题。如果说“世界向何处去?”是提出问题,那么“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就是必答题,是必须做出选择的问题。对于这四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自己的回答,提出了四点主张,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出了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四点主张是:“我们要团结协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我们要守望相助,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同舟共济,共同实现合作共赢。”“我们要包容并蓄,共同扩大开放融合。”其中前两点主张,强调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后两点主张,则指出了合作与开放的具体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

  以上是面对世界难题的“时代之问”,那么面对中国自身问题的“时代之问”或时代问题又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从国内视野出发所提出的“时代之问”,时代主题。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最重要的“时代之问”和国内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时代主题”是有其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的。在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全球化、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没有世界和全球的“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合作共赢”“开放融合”的基本态势和环境,一个国家和民族又如何能以一己之力实现和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今天我们必须认清国际国内两种形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对“时代之问”的认识和理解,也需要从国际国内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在基本弄清了“时代之问”的基本要义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思考文艺与“时代之问”的关系问题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我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讨论文艺本身就有一个“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的问题,这和我们对于“时代之问”的理解是一致的,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也是一致的,与在讲话中所讨论的五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也是一致的。这就是文艺与“时代之问”的关系所在。当然在具体的阐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等重要的论断和见解,这些论断和见解进一步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文艺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关系,即与“时代之问”的关系阐述了出来。文艺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需要通过其他中介因素反映并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文艺不同于哲学、宗教、道德、政治和科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它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而不是像其他意识形态那样以抽象的概念和推理来反映客观世界。

  弄清楚了文艺的特性及其与“时代之问”的关系,那么第三个方面要谈的就是文艺如何回答“时代之问”的问题,即文艺究竟能做什么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应该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是,文艺要进入时代,真实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这实际上解决的就是文艺之“源”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同样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由这些论述可知,文艺只有回到生活,尊重生活,以生活为基础,才能为优秀作品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不会陷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真理性认识所在。唯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接近生活,靠近人民,懂得人民,理解人民,才能与人民群众心心相通,从而写出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精品佳作,真正做到文艺创作的“以人民为中心”。二是,文艺要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提出时代重大问题,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文艺是离生活最近的,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文艺往往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致描写、对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展现社会发展的趋势规律。因此,对于文艺而言,如何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就显然尤为重要,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之所以优秀的重要标志就在于这一点。艺术家的伟大人生也是由他们成功塑造了艺术形象而得以成全的,可以说,是蒙娜丽莎成全了达·芬奇,哈姆雷特成全了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成全了雨果,装在套子里的人成全了契诃夫,阿Q成全了鲁迅,如此等等。正是通过这些典型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生活记忆,历史才有了质感,过往才变得生动,我们也才真正认识了那个时代,也进入了那个时代。三是,文艺要通过揭示时代问题,从而由“解释世界”走向“改变世界”。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文艺家而言,他们则是通过解释世界从而实现改变世界的,因为文艺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变。鲁迅说过,要改变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文艺常常成为社会变革、时代变革的急先锋、排头兵。就近代以来看,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五四运动前后缘于白话诗写作的新文化运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将拿“笔杆子”的队伍与拿“枪杆子”的队伍相提并论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文艺在重大历史关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感受到了文艺从“解释世界”走向“改变世界”的基本过程。

  总之,文艺源于时代、书写时代,从而也保存了时代,传播了时代。凡时代问题,文艺无不关注介入,凡时代精神,文艺无不歌唱弘扬。古今中外,文艺从来都是为时代而生,因时代而盛。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心雕龙》认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难道不都是文艺要回答“时代之问”的另一种表述。文艺事业应努力回答“时代之问”,这是文艺的应有担当,更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关键词:人民;文艺工作;时代之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