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2023-02-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战略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精神,勇于攻坚克难,敢于创新、善于谋划,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增强历史主动,勇于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关键一环,一是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攻克乡村经济发展难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经济发展占据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这就要求各个地区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资源整合机制、融资机制、保障机制,促进乡村产业快速良性发展。二是开发乡村人力资本,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制约。一方面,应不断加大乡村人才培训力度,着重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乡村本土人才,扶持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和非遗传承人等。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人才引进政策。尤其是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强化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三是打造生态文明乡村,补齐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短板,探索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增强历史主动,敢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一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创新。牢牢把握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良好契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水平。通过利用海量信息资源,广泛收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项数据,合理进行农业资源配置。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强产业创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以自身资源和特点为基础,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同时,积极拓展线上和线下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和营销手段,打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推动乡村治理“三治融合”,推进治理创新。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应着力培养村民的民主意识、自治意识,引导村民正确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履行各项主体义务,提高自治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坚持依法治村,加强村民法治思想教育。尊重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充分结合当地乡土文化特点,规范村民道德行为,发挥德治为辅的积极作用。

  乡村全面振兴要增强历史主动,善于谋划。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再到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我们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善于谋划始终贯穿其中。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把握历史大势,善于提前谋划。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乡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对乡村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提前谋划,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尊重历史规律,善于科学谋划。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各地差异性大。应加强乡村振兴的系统谋划,科学有序地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项目。同时,可以针对各地乡村的不同特点,邀请专家对乡村项目进行科学评估,稳步推进各地区重点工作。三是有高度的历史担当,善于精准谋划。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各部门应强化责任担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进行精准谋划,开展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优势项目,通过“试点建设、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系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