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原来,龙是这样的!

2024-01-30 来源:新华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特写:原来,龙是这样的!

  新华社记者谭浩

  29日,农历“龙年新春”将至。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对话如火如荼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不同学部的青年学者和大咖们在这里,围绕着“中国龙的文化阐释”主题,拉开了“社科青年思享会”第一期活动的帷幕。

  你清楚“龙”这个汉字的起源是怎样的吗?

  你知道我国最早的龙形石器在哪里发现的吗?

  除了舞龙和龙舟赛,你还了解哪些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呢?

  ……

  千百年来,风调雨顺是农耕社会下的古代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人们有着“拜龙王”的祈愿。但“龙”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的发掘者、考古研究所的李志鹏,展示了从史前“龙”的多元形象发展到夏商时期“龙”的主体形象,再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中“龙”的丰富多样形象,探讨了早期“龙”的文化涵义;

  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意娜,用一个个生动的“龙的传说”,让大家仿佛触摸到那些非遗民俗活动里“有迹可循、无处不在”的“龙文化”;

  从“见龙在田”“飞龙在天”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古代史研究所的雷博认为,《周易》乾坤两卦的卦爻辞,就是理解“龙”的精神气象的重要经典,体现的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观与价值观;

  在浩瀚无垠的文学作品中,文学研究所的谭佳条分缕析梳理出“龙”所呈现的“十全十美”特点,勾勒出从《诗经》《楚辞》《史记》到今天的科幻和网络文学,“龙”是如何成为中国文学中最鲜明的符号之一;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王喜峰从“龙脉”“福地”“生命线”等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龙”在中华文化中是水的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龙文化”同样息息相关;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牛津词典中收入“中国龙”英文词条……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季芳芳打通中外,用一个个新闻故事让听者体会到“中国龙”在西方社会里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激烈”的思想碰撞,“跨界”的分享交流,让参会者大开眼界,也被带出了惯性思维的窠臼。“龙文化”在青年学者们图文并茂的生动讲解下,变得既好听又好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等大咖级研究员,也分别从考古、历史、民俗等不同角度畅谈了“龙”背后折射出的传统文化精髓。他们对青年学者在“思享会”上展示的研究成果赞不绝口,认为这样跨学部、跨学科的“跨界”交流对话,不仅让青年研究人员充分展示不同领域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史料、新成果,也有助于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交流仍在热烈地进行着。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

  “原来,龙是这样的!”参加“社科青年思享会”第一期主题活动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不同学部的青年学者们不禁感慨道,这样的交流活动,让大家不仅学到了许多不曾了解的新知识,也发现不同类别的社科研究成果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完美结合”。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主办。

关键词:中国龙;社科青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