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高校持续加大美育投入力度,在课程种类、开课数量、师资力量、受教规模、资源保障、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大学美育制度化嵌入学科教育体系,呈现出大繁荣大发展的全新气象。与此同时,大学美育依然存在审美教育浅层化、保障机制滞后、高素质师资匮乏、学生认可度低等明显不足。为此,大学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回归立德树人初心,提升审美教育品质,建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美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大学美育的价值功能与目标愿景
大学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美育通常借助于广泛性的公共艺术教育来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从审美哲学的角度审视,美育是关于审美观念和审美形态的教育,不仅包含关于艺术美、自然美、道德美、社会美等多种类型美的教育,而且涵括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思维和审美哲学等范畴的形而上教育,是居于更高位阶、具有更大包容性的上位教育。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直接传递审美理念,既是美育的具象化,也是美育育人价值“落地生根”的主要载体。新时代大学美育以公共艺术教育为载体,不仅发挥了传授艺术技能、培养艺术审美等基础性功能,更全面渗透了提升审美素养、陶冶心灵情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更为重要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功能,于潜移默化中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行为。
大学美育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要渠道。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华美育精神主要依托各种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得以赓续和发展。《周礼·春官》记载,周王朝设置了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其职责为“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也即以礼乐来教化子弟。孔子认为,教育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达致“仁”的理想境界。这些教育主张蕴含了“以美育人”的朴素观念。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音乐、美术等艺术形态“东渐”,国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体系中逐渐生发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美育。蔡元培提出“四育”主张和“美育代宗教”观点,认为美育应当贯穿教育全过程。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引领,借助先进艺术作品教育、感召、引领和团结民众,充分发挥了美育在思想引领、政治宣传、民众团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大学美育又被赋予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激发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增进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
大学美育是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种素质的全面、均衡和协调发展。西方经典美学理论推崇通过审美教育升华道德修养,培育完整人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全人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行高洁、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生命充实、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其中必然包含对艺术与审美的培养。这些教育理念与大学美育所倡导的精神内核高度一致。大学美育是高校开展全人教育的核心支柱,是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维度。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必然要求大学美育的深度介入。
当前大学美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是目标困境——美育育人理念尚需强化。大学美育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导向在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关键是唤醒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感知、发现、鉴赏、表达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审美素养、人文修养和心灵涵养。新时代大学美育已经深刻嵌入当代美学的“生活化转向”,正在经历从培养素朴审美力向塑造生活艺术家的跨越,强调在生活世界和生活语境中重构美学,越来越注重关切人类社会的现实境况和未来前景。这意味着大学美育必须突破传授艺术技能的窠臼,通过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实践,将朴素的艺术体验与更为广阔的自然美、道德美、社会美贯通起来,激发大学生的审美理性认知,达到审美形象与审美生活的有机统一。当前大学美育通常被不自觉地“矮化”和“细分”为不同类型的“入门级”艺术教育,在精神引领、价值塑造和行为导向上缺乏有效引领,难以实现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趣味教育、情感教育的协同发展。
二是实施困境——教育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目前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多为普及型的美学理论、艺术史论以及浅层次的艺术欣赏等课程,过度偏重技巧训练和艺术体验,淡化甚至消解了美育育人价值。特别是美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因人设课”和“因人授教”现象,高水平的美学基础理论和鉴赏课程高度依赖稀缺师资,难以满足学生全人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方面,大学美育同样面临困境。作为综合性教育课程的美育,早已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与人文学科,延展到受教育者亲身参与美的创作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充分整合社会性、公共性美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将对于艺术美的追求延伸为对于人性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关注与热爱,发展现实性审美修养。但囿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所在城市艺术资源储备等各方面因素,尚难以提供足够广泛的审美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从课堂美育向社会美育延展的发展需求。
三是评价困境——考核评价机制有待改进。《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国内学者研究指出,通过建立美育评价标准,完善可评鉴、可落地的美育实践,能够更好发挥美育在立德树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美育的考核评价机制仍滞后于教育战略规划和实践发展要求。相当数量的国内高校没有专门的美育教学科研机构,在课程建设、学科规划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部分高校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边缘化”,未能给予其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的重视。高校对于美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仍然过度强调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美育的高质量发展。
加强和改进大学美育的策略探究
一是厘清发展路向,在教育目标上回归美育初心。大学美育应当妥善处理专业性与通识性的关系,更好发挥专业艺术训练在培养自主审美体验上的功用。一方面,要充分吸收专业艺术教育的积极元素,通过鼓励艺术专业教师承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参与校园艺术活动、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放专业教育资源等方式,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旨趣,为顺畅实施美育创造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美育的通识性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形成自主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能力,推动美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教育,消除专业化的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是加强系统规划,在育人实践中提升教育品质。大学美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课程设置、管理体制、资源保障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和系统规划。一方面,要完整开设美学原理、美学史论、艺术鉴赏、艺术实践、艺术体验等不同类型的美育课程,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授课、课堂教学、实践感知、氛围营造和沉浸体验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跨过艺术技巧“门槛”,在逐渐积累基本艺术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感性审美冲动和基本审美意趣。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到美育阵地不仅在课堂,还在现实生活中,也即解决教育资源窄化问题。大学美育既要求通过综合性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在知识结构、道德风范、审美品质、心理疏导等方面的需求,又强调通过艺术表演、艺术操作、艺术习得和艺术鉴赏等方式来传授艺术知识,还强调充分利用校外艺术教育资源,扩展教育内容、形式、渠道与平台。要真正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就必须广泛调动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审美教育资源,营造出生动的艺术生态环境,帮助大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审美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是健全制度保障,在考核评价上强化正向激励。大学美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实现充分有效的正向激励。一方面,要在保障机制上“加码”。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将美育成果作为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打破美育的从属地位,使其获得独立、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形成美育育人的强大合力。高校应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美育与其他类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人员调配、体制机制、支持保障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并在教学安排上尽可能保障充足课时,改进教学条件,鼓励教师通过更具自由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全身心投入鲜活、自由而富有生命力的美育实践。另一方面,要在考核评价上“松绑”。高校要充分尊重美育的学科特性和教育特点,坚决有力破除“五唯”,支持美育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审美训练,以课外美育实现对课堂美育的有效补充,并将大学生校园艺术活动成果纳入教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推动构建美育与其他教育活动协调一致的评价机制,为美育打造更为广阔的施展平台。
(作者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