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黑海研究的中国学派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黑海通史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2023-0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杨非非)黑海作为一个地理区域、政治空间、贸易圈和文化地带,是世界上重要的东西文明和南北文明的交融、碰撞圈,是沟通南俄草原直至小亚地区的战略枢纽,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和经济战略价值,更是作为一个理解文明交往、帝国更替、区域经济交往及全球化的关键地带。6月25日,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黑海通史研究”开题报告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位世界历史和区域国别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组主要成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项目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讨,通过理论研讨凝聚思想智慧,以黑海通史研究推动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知识体系建构,积极构建黑海研究的中国学派。

  黑海是位于欧亚之间的一个陆间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今天的黑海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空间概念。黑海区域、环黑海地带等已成为与黑海有关的空间主体。传统上环黑海地带指的是黑海沿岸的六个国家及附近区域,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乌克兰和俄罗斯。2004年黑海经济合作组织首次提出了泛黑海区域(Wider Black Sea Area)这一概念,欧盟2007 年认定的黑海区域包括有十个国家。结合黑海经济合作组织和欧盟的定义,今天的黑海区域包括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土耳其和乌克兰等12个国家,次区域涉及中东欧、巴尔干、中东北部、高加索和俄罗斯南部。黑海地带已经变成了一个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和安全的综合体。

  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黑海通史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国家民委环黑海研究中心主任李秉忠教授担任首席专家。“黑海通史研究”将黑海及毗邻区域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以历史发展的纵横轴为基本参照点,将黑海区域置于整个世界历史演进的宏观进程中,展开对黑海区域的通史性和整体性研究,梳理不同时期黑海区域演进的动力、路径、特征和趋势,探究次区域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剖析影响其发展特征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因素,理清黑海世界的重大历史问题,观照当下的黑海形势,完成黑海区域史的书写。

  近代以来,黑海地带的地缘政治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深化环黑海区域文明的相关研究,将积极为中国与环黑海国家间的全面互惠合作贡献智慧,正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话题和研究的重要领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黑海通史研究”项目的开展正逢其时。他希望在李秉忠等专业学者的耕耘及带领下,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学人们能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础,坚持把专业知识与宏大的历史见识相结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格局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开展“黑海通史研究”项目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通过健全黑海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为应对黑海次区域的冲突提供战略参考和决策咨询。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进孝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黑海通史研究”项目的有效开展将为陕西省外事工作的规律性开展、规划性开展和针对性开展提供智力支撑。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对项目的后期开展提供积极支持。

  课题汇报环节,李秉忠围绕项目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子课题结构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开题汇报。李秉忠介绍,当前国内外学界从整体上缺乏对作为一个区域和地带的黑海整体历史发展演进特征的综合研究,对黑海区域内的互动和研究尚显不足,对黑海展开多学科综合和比较研究仍显单薄,并且很少涉及对中华文明与黑海地带互动与联系的研究,因此有必要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和比较研究来呈现黑海区域的一体与多元,突破西方和俄罗斯的学术研究框架,推动实现黑海研究中国学派的构建。李秉忠介绍,“黑海通史研究”项目将围绕黑海区域自身的历史演进、阶段特征及总体发展趋势,黑海世界的生成和次区域间的互动,不同政治行为体在黑海的出现、渗透及其在黑海本身的交汇,大国在黑海博弈的历史、性质和未来,中华文明与黑海的互动与交往等主要内容开展研究。

  李秉忠表示,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民族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聚焦黑海世界的国际化与区域化,以工业化与现代化对黑海世界的影响,民族民主运动对黑海世界的重构,战争对黑海世界的重塑为重点分析内容,进而分析现代化道路的选择、经济贸易网络的扩展、战争之下的人口流动以及大国博弈对黑海世界总体特征的影响,概括出黑海世界如何以及何以成为区域冲突和世界战争核心区域的原因,从而以黑海区域为观察点,理解二十世纪黑海及世界的改革与革命、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

  本课题力图在国际上首次推出多卷本的黑海通史,填补学术界对黑海区域史研究的不足,对深化环黑海区域研究有学术参考价值。评审专家组针对课题首席专家和子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内容,着重从概念界定、课题研究重心的把握、文献史料的价值以及对史料内容的选择和取材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评议组组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晓律表示,该重大项目研究设计系统规范,文献研究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现实意义重大。本课题在纵横内三个向度的相互交织中展开对黑海的系统综合研究,既参照了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宏观背景,也关照了区域互动交往的普遍性特征,更将焦点集聚于区域文明本身属性的研究上,从而拓宽国别区域研究的理路和研究视角,为更好地推进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地区的区域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参考。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黄民兴,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罗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历史》编辑部主任徐再荣,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王三义,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王泰,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中东研究》主编韩志斌,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社长焦兵,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志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科负责人胡舶教授等11位评议组专家,就项目研究开展给予了指导和建议。专家们对课题组协同攻关、取得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充满期待。

  开题报告会为课题组高质量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李秉忠表示将根据专家组的指导和建议调整优化研究方案,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