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吴宇凡)5月18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研讨会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及其所属丛书座谈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上举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全七卷)揭幕仪式。
来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海学刊》杂志社、湖北日报等单位的5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及编辑等出席。
为党的二十大献礼的重要图书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在致辞中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及其丛书的出版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研究中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她表示,座谈会有助于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促进学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介绍了出版社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回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的出版背景与过程。他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精心策划,为党的二十大献礼的重要图书,也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年重点出版项目、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王利民指出,丛书的出版和座谈会的召开对进一步深入研讨党的创新理论有重要意义。
新书出版座谈会阶段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主持。
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新范式
在丛书主创人员发言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传媒分社社长曹义恒代表丛书主编、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发言时表示,丛书旨在深入剖析与探讨党带领人民在不同文明领域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力求全方位地鲜活呈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和实践样态。他总结了丛书的三点鲜明特色:第一,从历史高度、思想深度和实践广度上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阐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文明史意蕴,阐明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贡献;第二,基于文明协调发展的视角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系统论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形态;第三,从中国话语创新的意义上研究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文明之问、时代之问。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认为,丛书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的新范式,自出版以来,丛书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介绍了丛书分册《守正创新的精神文明》的选题与相关内容,并围绕“如何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发表了观点。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鹏认为,丛书创作是学术自觉、研究兴趣使然,更是深化学习的过程。作者团队迎难而上、追求精品,保证了丛书在紧张创作中如期出版,并在学术水准上获得广泛认可。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看,二者在关系面向上是相通的、在建设方式上是互鉴的、在发展链条上是相联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戴圣鹏分享了写作过程中的思考。他指出,想要体现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首先需要在理论上进行突破:明确“为什么要批判建立在工业生产方式上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一问题,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解决“自然本身到底是不是文明”这一理论问题,天然产物不属于文明的范畴,但保护自然或保护生态的行为是可以归纳到文明的范畴中的;要意识到“文明”有社会实践、社会素质两个基本维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调生态责任与生态道德。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
学术研讨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文明倡议、“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出版的价值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该阶段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华兵主持。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汪信砚指出,丛书阐释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重大命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基本形态或历史形态,而是民族形态,是基本形态与历史形态在特定的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基本形态的亚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工业文明的新的民族形态、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的民族形态,与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有鲜明的区别,更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湖北大学资深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教授江畅充分肯定了丛书的立意之高、反应之快、影响之大,认为丛书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理念,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了主题突出的阐释。他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第一,原发性之新与超越性之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的超越、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对中国传统的超越之新;第二,正确之新与错误之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正确之新;第三,国别之新与人类之新,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纯中国的,而是代表人类文明先进发展方向的人类之新。
《江海学刊》杂志社原主编韩璞庚表示,丛书的尝试就是我们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认为,要想达成中国学派,第一,面向中国的社会实践和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立场和中国气派的学术形态与学术成果;第二,要推动问题域的形成,形成具有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沟通和融合,形成问题交际,产生文明之间的对话;第三,在问题与形成的基础上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出现学术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第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第五,具有标志性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怀玉发言指出,生态文明是时代性的、前瞻性的文明,回答了社会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了中国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的重要体现。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静云表示,人类的生态文明美德与生命共同体的繁荣密不可分。她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出,人的生态责任落实到行为当中,落实到国家政策、法律、伦理的层面上,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颜岩在马克思资本现代性视域上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主要谈到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联系。他认为,这个课题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从资本的角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为什么说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引领资本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引领资本的健康发展。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银传表示,现代化的前提是对传统的反思、批判和整体调整,是要破除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现代化的主体是由反映现代精神的先进阶级来领导;现代化的杠杆是科技、资本与市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对内克服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建立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地用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逻辑。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作总结发言指出,会议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深远的现实意义,为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提供了极佳的交流与学习机会。他希望,能够通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助力青年学者更快速地成长。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