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胡子轩 通讯员 谢旭斌 李雪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要求,进一步肯定了高校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南大学着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对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促进人才培养、推进知识创新,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创造了良好“沃土”,也为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艺术人类学科研基地及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促进学校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实现人文艺术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会场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留影
5月15—16日,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暨中南大学名师名家学术论坛系列活动在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举行。论坛以“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哲学的融合创生”为主题,针对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哲学的民族艺术话语表达、家国共同体精神培育、新时代中国艺术哲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等主旨开展学术活动。活动分为三项议程: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及中国艺术人类学科研基地授牌仪式,中南大学海内外名师名家系列学术论坛、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哲学的融合创生——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哲学前沿学术研究座谈会。
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致辞
15日上午,在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在致辞中提出,希望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在谢旭斌教授的带领下,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色,围绕艺术人类学开展相关研究,切实推进学校新兴交叉学科培育与建设,为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服务高端智库建设、建构创新知识体系作出贡献,取得具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柯朝晖致辞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柯朝晖介绍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及发展现状。艺术人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人类学、设计学、艺术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和应用潜力。他希望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将以勤勉严谨的研究态度和卓越的研究成果带动学院学科更高水平发展,为推动艺术与人文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致辞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发展历程。她期待在学会、中南大学的帮助下,中心要立足田野调查、面向国家文化发展需求,积极建设成为国家高端智库、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对中心的发展指出方向,湖南文化资源禀赋、文化特征鲜明,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应立足湖南、辐射全国,密切关注各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传承和推广,将在更多领域发挥艺术人类学的重要作用。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华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禹新荣致辞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华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禹新荣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应当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深入研究与解决当下社会面临的问题,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谢旭斌致辞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谢旭斌介绍了中心工作筹备情况及拟开展工作。中心作为学院师生共享的研究平台,应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努力发挥湖湘优势资源,深耕田野调查工作,传播费孝通“美美与共”文化思想,争取有更多创新研究成果。
郭学益、方李莉为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
致辞结束后,郭学益、方李莉共同为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揭牌,方李莉、王廷信为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授牌——中国艺术人类学科研基地。
方李莉教授讲座现场
赵旭东教授讲座现场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成员与参会学者合影
在中南大学海内外名师名家系列学术论坛环节,方李莉以《跨越语境:艺术人类学范式的更新与发展》为题,基于“跨越语境”的概念,在社会语境、时空语境、他者与自我语境等语境的变迁与跨越,提出“艺术界”与“后现代艺术界”的新概念,以及对视觉艺术民族志的新探索。在提问环节,艺术哲学博士生李雪娇对传统村落景观文化艺术因子中蕴含的审美伦理观,如何在跨越语境的时空背景下得以传承发展的问题。方李莉从“艺术乡建”切入进行了回应,提出应深入田野重新发现乡土之美。将碎片化的乡土之美加以记录、体验。阴阳观、五行观、文人的诗情画意包含在乡土之美中。这是“新乡土中国”、“后农业文明”应该思考的一部分话题。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赵旭东以《人类艺术表达的心灵史——基于认知人类学的一种观察视角》为题,从认知人类学的角度提出心灵具有映射机制与投射机制。人应自觉于共同心灵的追求,登临巴别塔的顶端,看重他人“美人之美”的文化交流发生,互通彼此的声音表达。
博士生学术座谈会现场
15日下午,谢旭斌主持召开了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哲学学术研究座谈会。与会嘉宾重点围绕“艺术哲学与艺术人类学的融合创生”,提出跨越边界、学科互援,从研究方法、研究范式、论文写作、田野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展开交流。由此引申出“艺术界定”“生存哲学”“道德哲学”“道德人类学”“门类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发生学”等热门话题的讨论。同时,费孝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美美与共”文化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筹)主任张喆介绍了“费孝通田野调查征文活动”,该项活动注重“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亲耳聆听”的“三亲”文章,注重田野问题、过程分析及对策建议。
肖鹰教授讲座现场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成员与肖鹰教授合影
16日上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以《图像的反叛—现代艺术的哲学悖论》为题发表学术演讲。他从时间轴的纬度,以人类绘画历史上追求图像表现的真实性,为长期的艺术创作理想;从科学、社会的纬度,阐释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后伴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对图像真实性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进而颠覆性的创作冲动取代写实主义的“科学动机”。本讲座通过解析多位现代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探讨现代艺术在“图像制作”中的哲学悖论,从而深化对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
谢旭斌在论坛学术总结中表示,艺术人类学具有多维度的跨学科性,应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突破创新,在不断建构中产生学术研究的多样化。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将吸取、学习其中前沿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运用到后续的研究中;也将继续扎根田野考察,并提升到理论层面当中,力争结出丰硕的学术果实,为推动我国艺术与人文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成员与参会学者合影
本次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由中南大学人事处主办,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承办,并得到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大力支持。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孟凡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永健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湖南省地州市领导、省内外高校教师代表,建筑与艺术学院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出席活动。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