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物质性为新闻传播学研究带来新转向

2023-05-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自2019年春天异军突起,“物质性”快速从学术盲点跃升为学术热点,媒介的物质性与万物的媒介性交互印证,技术媒介、身体媒介、生物媒介等议题丛生,焕发出蓬勃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近日,以“有无之间 物我尺度”为主题的第四届媒介物质性论坛在福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开启了对媒介物质性的新一轮探索和反思。

  继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前三届论坛关注“物质性转向”“人类世的时、空、物”“人类之后,未来之前”主题之后,此次论坛希望更多地回视事物本身,探究物和人的交织,以及物卷入人类事务的尺度。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主任王金礼表示,媒介物质性研究的兴起,无疑是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值得关注与深思的现象级事件,论坛进行到第四届,可以看到来自更多学科、更多年轻研究者的参与,媒介物质性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与相邻学科最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研究领域。从当前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媒介物质性研究既是过去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有力补充,也是因应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媒介的基础设施化等历史新现实,拓展形成的新的研究视域。其根本之处就在于,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媒介的隐匿和透明问题,努力恢复媒介的不透明性、中介性,试图凭借媒介的基础性作用,回归到世界的物质构成性,回归社会问题的历史性和生成性,努力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基本运行作出新的解释。因此,这是一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性变革,意义深远。

  反思物质性 媒介思考的再出发 

  美国杜克大学艺术与视觉文化系教授马克•汉森以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理论资源,力求勾勒出媒介作为“感觉假肢”的理论轮廓。怀特海“命题”的含义即“诱导出感觉”,当代机器学习和算法媒介是“命题机器”,它为未实现的过去的潜在性提出离散的、反事实的轨迹以影响未来。他将媒介的运作过程称为“感觉假肢”:通过扩展引出感觉的潜在性,计算和算法媒介强化了过去能够被预先感觉的途径。他谈到,当前媒介的存在直接影响对过去与未来的感觉:即通过提出在新的现在接续过去的实际潜在性的独有方式,技术媒介强化超主体展现过程的运作。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教授张先广以《间性与媒介:生成必缘是》为题,从哲学、生态学等多元角度来理解媒介以及媒介间性。他首先援引了亚里士多德、弗卢瑟的观点,指出媒介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个间性概念。此外,他提出了当下媒介间性的变化,媒介的反客为主、重重包围造成了人的异化,人不再成为世界的中心。而媒介与人的共生关系,则意味着媒介不再作为介质,人与媒介相互适应、相互包容。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孙藜以《物之凝视:媒介视阈的经验展开》为题作主题发言,为提倡和物质相关联、具身化的媒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唯物主义的媒介视域。他认为,有关媒介物质性的研究应该去面对“事物本身”而非“在真理里面的事物”。他借用海德格尔的“三种对物性的规定方式”,强调媒介视域的经验展开应该反对把物理解为特性的载体、感觉多样性的统一和具体形式的质料,而是采用一种自下而上的、视域与经验契合的方式进入媒介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徐生权表示,物质性并不是一种先验的给定,而是在与他者关系中得以体现的,媒介的物质性更是如此,媒介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媒介表征”是一种相依的关系,孤立地谈其一,极易走向“空洞无物”与“物的空洞”。他强调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纠缠的“展演论”,将媒介的物质属性与媒介表征当作是本体论上不可分离的纠缠体,从而在“空洞无物”和“物的空洞”之间,找到一条可能的中间道路。

  博弈与共生 探究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姜宇辉以《从反馈到前馈:人机之间的“死亡循环”》为题发言。他回溯了反馈的概念及其原理,阐释了反馈与前馈的关联。反馈系统内已经包含了前馈的机制,“反”与“前”相互补充、互相辅助,“前”则展现出了更为重要的预测和预控的作用,逐渐与“反”成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方式。他认为,理查兹对前馈概念的阐释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仅限于语言沟通的领域,基本上还是强调反馈式的“循环”机制,并没有跳脱出反馈的范畴。麦克卢汉由数据的前馈推演到了思想的前馈,提出了颇具启发性的观点。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以AI图像为切入点,将输入语言生成图片的过程称为“念咒”,用一定数量的照片定制模型的过程称为“炼丹”。“炼丹”的技术原理为通过一个潜在表示空间中迭代“去噪”数据来生成图像,然后将表示结果解码为完整的图像,这被称为“潜在扩散模型”,其核心是“编码-解码”“加噪点-去噪点”的过程。这个模型当中有诸多物质性的元素,如数据标注、迭代等待与算力时间。AI生成图片的过程被称为“念咒”“炼丹”,这是一个技术复魅的过程,其背后是一场编程自由的游戏,在游戏中,我们既不能将仪器拟人化,也不能将其物化。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教授以《赛博格能理解蘑菇吗?跨物种民族志的媒介研究》为题,介绍了跨物种民族志的概念、思想谱系及方法论。他提到,近期国宝熊猫不断引起舆论关注和大众情绪共振,问题在于,人类如何理解它们的行为?作为人类研究者,又如何理解非人类的研究对象?我们如何用人类语言讲述它物种的独特故事?我们由此可以发现新的媒介潜能。比如,摄影和纪录片仍是视觉中心主义的,因此难以脱离人类感官的主宰,但是摄像机的视角与猫和鸟的眼睛或植物花蕊平行、重合、模拟,多少能够突破跨物种交流的局限。此外,感官媒介的转码也使得关注其他感官成为可能。同时,仿生媒介涌现催生了媒介理论的新意涵。在此视角下,他进一步提出思考,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能否实现跨越物种界限的真正交流?“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可能是实现这一媒介愿景的最大绊脚石。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明认为,元宇宙是技术发展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其本质属性是媒介属性。元宇宙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构建线上与线下全要素的连接关系,从而打通虚拟与现实空间,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延伸。元宇宙媒介对人的“再延伸”包括了提供真实感知和沉浸体验的感官延伸、超越现实时空维度的时空延伸和人的身份延伸。人进入元宇宙不受现实中身份的限定有了虚拟化身,虚拟化身可以进一步拓展为多个虚拟分身,在虚拟空间同时或不同时参与各类活动。元宇宙将连接主体拓展至“虚拟人”和“智能物”这些非人类主体,真正实现“万物互联”。作为媒介的元宇宙将成为维系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技术关系的纽带,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与变革。

  在论坛闭幕式上,张磊与章戈浩将论坛主题的八个字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并对每一组概念进行了精彩解读。

  “物我之间|有无尺度”

  “我之尺度|有物无间”

  “尺间之度|无有物我”

  “有物间我|无尺度之”

  “无我有物|尺间度之”

  “物有尺度|无间之我”

  “在人、世界和技术化生存的多重组合中,关系究竟如何?尤其是权力关系如何?在当下的中国,这激发了什么样的现象震荡?这是一个现实关怀的问题。”张磊表示,后疫情时代的社区关系在社交平台上有新的展开,家庭里安置摄像头体现了新的照护关系,而灵韵在戏曲唱片、呼吸灯、粉丝周边物中不断迁移……究竟反馈是技术对人自由意志的控制,还是会走向存在论多元主义?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章戈浩认为,媒介物质性的视角或许也已经提醒了我们不可忽略支撑、阻滞、勾连人与世界的万物,无论它是某种物质实体,还只是仅具备物质性的某种持存。媒介物质性的视角更提醒我们要如何去思考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种种关系。在我们不断变换调整的八个字之间,还有着一条“|”。它代表着间离、区分,却也凸显着并列与关联。它又那么的不起眼,就像居于我们与世界间最易被忽略的物。

  此次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福建省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与会学者认为,当前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不仅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推动包括新闻传播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问题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媒介物质性研究突破学科壁垒,回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求,促进了跨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推动了高校新文科体系建设步伐。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胡子轩)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