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体系”建设】赓续传统友谊、共筑中国—中亚人文共同体

2023-05-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何为“中亚”?传统意义上,“中亚”即是“中亚细亚”的简称,为“中部亚洲”“亚洲中心地区”之意。国内外学术界对“中亚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说法异议较少,可“中亚”涵盖的具体范围、涉指国家、所在地区面积等问题,则争议较多。根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编撰的六卷本《中亚文明史》所述,“中亚”是指“今位于阿富汗、中国西部、印度北部、东北伊朗、蒙古、巴基斯坦,以及苏联诸中亚共和国境内的各个地区。”根据如此定义,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中亚”。

  然而,由于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国家形态,不同的理论命题和现实需求,对“中亚”的界定也因时因地而异,涉指范围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巨大。伴随苏联的解体,在“中亚”这片大地上陆续出现了五个新的主权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面积总计约400万平方公里,生活着近亿人口的居民,是我们现如今常说的“中亚”。

  中亚是连接世界上多个文明核心区的重要枢纽。中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中亚成为西起地中海、美索不达米亚、波斯,东到中国、印度,多民族迁徙的便捷通道走廊和多元文明碰撞交融的舞台。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各主要文明区的先进成果落地中亚,带动整个地区创造出令人羡艳的繁荣,也是各种文化持续交融杂烩的“大熔炉”。可以说,中亚的历史就是东西方文明不断延伸、无数探险家为打通连接东西方大通道的历史,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如此开辟出来的。

  伟大的“丝绸之路”开辟以后,生活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人们纷纷前往西域的同时,中亚、西亚,以及活跃在环地中海地区的商人、使节、僧侣等各式身份的人接踵东行来到中国,他们把有关古老且神秘的东方信息带回自己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了解、认识直至描述中国的基本素材。希腊、罗马、波斯和伊斯兰世界的学者正是依据这些资料勾勒出他们心中中国的基本轮廓和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料的累积,中国的面貌在西方和伊斯兰世界变得逐步清晰。

  中国是最早同中亚五国建交的大国,人文交流则是互动最为频繁的领域之一。除在政府间框架下中国同中亚签署了多项人文交流的协议和计划外,各种学术机构、文化团体、民间组织也都积极参与,各式各样的人文交流频繁涌现,形成了中国同中亚五国人文交流百花齐放的局面,极大增进了中国同中亚五国人民的彼此了解和友好情谊。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同中亚多国共同成立了由解决边界纷争而升级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在次年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中,人文交流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三驾马车”之一。正如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所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本身就涵盖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其中有佛教、伊斯兰教、东正教,我们提倡文化兼容并蓄,文明共同繁荣发展。

  民心相通是中国—中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亚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倡之地”。在各方积极推动下,包括能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硬联通”的重大项目如期落地。随着中国—中亚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中亚各国不仅能够更便利地享受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更直接地从开放的中国市场中获益,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而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还使中国—中亚在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开展合作,多部中国影视剧在中亚多国引发收视热潮,有效促进中国—中亚民间相识相知;中亚多国高校设立中文专业,中国多所高校成立中亚国别研究中心,“汉语热”愈发成为中亚青年群体的时尚代言;中国—中亚联合考古成绩斐然,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顺利完成,明铁佩遗址、康居文化等项目合作方兴未艾。中国已在中亚地区开设了13所孔子学院和22个孔子课堂。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中国援助修复了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中哈达成简化签证手续协定,双方人员往来已达到每年50万人次,建立了12对友好省州、城市。中国游客成为中亚国家开展旅游交往的重点,在各国相继推出对华免签政策后,赴中亚地区国家的中国游客数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目前,中国—中亚人文交流呈现多领域、全方位的特点,“软联通”不断深化,成为中国同沿线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一个缩影。

  共同抗疫谱写中国—中亚生命赞歌。面对疫情,中国—中亚互帮互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中亚国家一边是官方向中国提供大批医疗援助物资,在国际社会上声援中国,另一边则是广大民众自发性地通过捐赠物资、录制视频等方式为中国加油打气。在中亚国家相继发生疫情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中亚各国援助大量抗疫物资、分享防治经验,派出联合工作组驰援中亚各国。中国的新冠疫苗和与中亚国家联合研制的抗疫药物成为中亚抗疫的“主力军”,中国的医疗专家组及与中亚共同建立的远程医疗诊断机制,成为中亚各国抗击疫情的“大后方”。中国—中亚共同抗疫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也验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才是国际和地区问题的正解。

  人文共同体是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盘”。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即中国同中亚国家将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目标的具体行动。2022年正值中国—中亚建交三十周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元首共同宣布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为下一个三十年中国—中亚拉紧民间友好的利益纽带、筑牢民间友好的社会基础谋篇布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构建中国—中亚人文共同体可以为实现以上目标奠定情感基础,打牢民意和社会根基。2022年9月,西安举办中国—中亚民间友好论坛,论坛期间“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中国-中亚农业合作中心”“中国—中亚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揭牌,“教育培训计划”和“减贫惠农计划”正式启动。同年11月,中亚首家鲁班工坊“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启运,填补了两国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的空白,增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为中塔人文交流与合作注入新动能。

  构建中国—中亚人文共同体要做好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人文交流。与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不同,人文交流是文化与思想的交融,是以“民心相通”为宗旨,以增进国家及民众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前提,以相互性、平等性、包容性为原则,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和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为目标,具有基础性、广泛性、社会性和持久性等特点,通过各国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理性认知,实现彼此间文化认同。加强人文交流不仅可以为国家间发展各领域关系奠定民意基础,而且可以起到关系稳定器、务实合作推进器和人民友谊催化剂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