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4-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新时代,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彰显了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鲜活魅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弘扬与发展及创造性转化意义重大。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葛玉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理念、先进文化思想与卓越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为人民提供了操身行世的知行规范,构筑了永不泯灭的精神归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在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彰显了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鲜活魅力。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推进文化再生产等方面着力,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涵养中国精神的应然之路。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敢坚毅的自信品格,囊括了无私奉献、爱党爱民的爱国情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精神重要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一断于法”等思想仍是当前治国理政的宝贵财富,涵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根系组织。中国精神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升华而成的,是居核心地位、起决定作用的主流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灵魂。中国精神作为精神体系,其基本内涵虽不会变动,但是具体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启发我们也要随着当下社会要求更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新内容、新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达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体现中国价值的必然要求。中国价值是指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基础相适应、形成广泛共识且位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道”孕育而出的,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要求。其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情怀,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宇宙观;其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法、道等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社会观;其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道德理念,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积极人生观。当下,我们不仅要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准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古为今用、守正开新,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达到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独特法宝。中国力量是指攻坚克难的中国人民身上所展现的披荆斩棘、无畏无惧的巨大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民意志力和战斗力的集中体现。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力量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力量诞生的自信源泉。如今,国家间的力量博弈更展现于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多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共同理念和信仰,彰显着中华民族最独特亮丽的精神标识,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黏合剂”。中国人民传承着“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有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勇精神。当前,国家正迈入新征程,民族正踏入复兴强盛之伟业,人民正面临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还需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此,必须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凝聚中国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坚持立足马克思主义,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解决方向性问题。马克思主义因其科学性、实践性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镌刻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文化烙印,是成就中国人自信、自强的民族“骨髓”。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无法磨灭的契合点和共通之处。因而,在新时代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立足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之“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首先,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辩证分析,去粗取精,澄沙汰砾,留下中华文化精华与进步之思想。其次,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指导下挖掘新精髓,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要,融古贯今,弘扬以往没有发现但对解决当下中国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能量。最后,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立足世界局势与需要,兼收并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世界活力。

  建构彰显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亮点,解决吸引力问题。优秀传统文化往往内涵深邃,固有表达方式一般晦涩难懂。因而,在新时代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建构彰显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的话语表达方式,在不改变质料的前提下丰富形式。首先,讲好中国故事。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背后是一个个哲理丰富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颇具吸引力,也能发人深省。其次,以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宗旨,采取生活化的表达方式。生活是文化诞生的丰厚沃土,枯燥难懂的文化由“大白话”“家常话”等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输出,更能被人接受和理解。最后,适当融入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大多简洁、易懂,个性突出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青年人热捧。在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择选网络语言之精华适当融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吐故纳新,实现文化多元共生,是其又一繁荣之道。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生产,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关键,解决内生力问题。文化是人的产物,是人在特定环境和生产中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流变的,基于新社会实现再生产,会呈现崭新形式,展现不同姿态。因而,在新时代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生产。首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再生产。运用前沿科技,借助互联网技术、AR影像等,联合短视频软件,突破时空限制,构筑栩栩如生的网络空间和文化场域。其次,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产业融合再生产。打造中华传统美食产业特色园,设立民族服饰宣传周,丰富传统节日庆祝形式等。最后,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影视娱乐产业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类节目结合,用古典乐器、流行音乐等全新演绎诗词、小说,给观众带来听觉享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戏剧、相声类节目相融合,用肢体表达、场景模拟等再现传统文化,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全方位、多领域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认同感研究”(2020JKDY06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任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凝结成的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中华民族各种优秀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警示人们,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为关键,重在坚守、贵在传承。

  重在坚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民族和国家和睦共处、亲密友好。“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持久精神动力。

  新时代,中国构建文明大国形象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文化都必然要面对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挑战。文化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发生联系、相互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文化是智慧传播和交流的载体,也是不同智慧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方式途径。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只有融入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文化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智慧独具民族文化的理解力、亲和力、融合力和渗透力,为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进步潮流找到了有效路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中华民族应有贡献,是构建新时代中国文明大国形象的强大思想武器。

  贵在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在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本质上就是用先人留下的智慧去发现新的事物,去思考新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维护党的执政权力合法性和社会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文字、书法、艺术等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符号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诉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文化进行符号意义上的编码或再编码,通过对编码的记录和传播,使其进入国民的内心体验之中,使国民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内在地、无意识地产生行为驱动,愿意为国家、民族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保存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构建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对于维护党的执政权力合法性和社会的稳定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现代性重构有重要作用。今天,世界各国之间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统一起来,通过彰显中国气派,展示和而不同的诉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有力传播中国和谐声音,突出体现中国智慧的时代精华,打造文明大国形象的言论名片,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实现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现代性重构。

  坚守中传承 传承中坚守

  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思想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今天,坚持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正确保护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重点文物保护、文化典籍整理保护、中华善本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理工程,努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和弘扬推广工作;同时,努力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和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只有尊重历史、保持传统,才能生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只有推陈出新、创新求新,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小方 余九林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面向时代、面向未来,把握好其作用、功能、目的三重导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滋养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哲学思想、道德理念等,例如天人合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等思想,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迪。又如,孝悌忠信、崇德尚义、诚实守信、礼义廉耻等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评判曲直是非的价值标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品格。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在立身处世、人生价值等方面的共同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坚定文化自信,守“根”铸“魂”。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经验、方法与启示,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行为习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民族如果丢掉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精神支撑,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当坚定民族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牢牢守住炎黄子孙这个“根”,紧紧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魂”。坚决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结合时代特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作品,继续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璀璨的中华文明丰富了世界文明多样性,中华文化的辉煌同样是世界文化的辉煌,同样,世界多元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弘扬民族特色,又要吸收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丰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必须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文化创造力,让社会主义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作用、功能、目的导向。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其正确精神引领的作用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始终发挥其精神指引的作用,以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培育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凝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的双重导向引领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丰厚的精神支撑与价值认同。

  提升民族道德素养是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的功能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新时代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弘扬发展其调节社会关系和鼓励人积极向上的功能,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文化相适应,赋予其新内涵,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提升中华民族道德素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力量。

  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力量、提升民族道德素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引领导向,更离不开民众的参与支持。一方面,开展“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内涵与形式。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把握人民群众接收与传播信息的偏好与习惯。运用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载体,以图片、文字、音视频等形式,借助社区、博物馆、文化馆、民俗馆、美术馆等机构平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吸引、感染群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精神品格,提升民族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学校、社区、社会多方联动,营造有利于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直接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在义务教育阶段从教材到教学实践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投入,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培养。联动学校、企业、机关开展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最美家庭、最美个人评比活动,树立榜样、模范,以点带面,形成全社会学文化、重道德、尊传统、树新风的局面。通过参与多种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活动,做到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同时,加强监督与引导,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捍卫优秀文化成果。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决捍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又有关心社会有序发展和个人理想实现的“以人为本”思想,还有重视人的德性培养和人格提升的“崇德尚义”思想,涵盖协调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精神指引体系,为实现个人、民族、国家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迪。新时代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结合时代特色,赋予时代内涵,丰富与创新表达方式,提升民众参与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把握其作用、功能、目的三重导向,统一意志,凝聚力量,统一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广州大革命精神研究” (2021GZYB3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广州‘英雄城市’革命传统的历史塑造与社会记忆”(GD21CMK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胡子轩)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