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大家谈】加强劳动教育实践 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劳动者大军

2023-0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世界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5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如何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必须要回答好的问题。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方向道路、原则本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着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仅仅要在抽象理论层面深化认识,也要在精神价值层面坚定信念,同时更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育人内涵的呈现、育人内容的设置、育人内化的外显等方式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性质、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全面实现在坚持这一方向的前提下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和理想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多次从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对劳动教育做出了阐释。但是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的实践有待进一步推广,尤其是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的原因综合多元,但首先应当是认识上的问题。因此,从较高的政治站位、从较远的历史前景、从较广泛的党和国家发展需求来看,深刻把握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充分体现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统治阶级等所决定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质上是再次强调了我国的教育是始终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受其规约的,因而也就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必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也必然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而存在并加以实践的。一方面,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唯物史观指出,劳动是人本质的生存条件和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条件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依靠劳动来创造。另一方面,只有劳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是人民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在劳动中不仅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同时也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向促进。同时,劳动也对提高共产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具有现实意义。劳动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不仅包括广大青少年,还有社会上的职业劳动者和全体党员。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为党员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后备军,更能直接锻造党员干部的素质本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从共产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回答的必然选择。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时代教育任务的价值认同,同时将劳动教育融入培养时代新人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强调,人通过劳动的外化活动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教育必然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加强劳动教育,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青年学生对劳动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劳动也是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按照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路径选择。从共产主义时代新人的基本内涵来说,劳动在广义上就是时代新人的本质复归,从狭义上就是时代新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应当拥有的基本技能,因而构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涵。因此,从人的发展这一点来说,加强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深刻体现,是凸显“社会主义”性质的显著标识。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对我国教育事业根本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这就高度肯定了劳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根本要求就是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四个服务”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核心概括,也是我们在培养人的问题上的实践旨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劳动托起中国梦”。这就阐明了劳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回应,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中出现一些投机取巧、功利主义、蔑视劳动的风气,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时代新人的培养过程中,不仅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更要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置于与德智体美同等重要的位置,引导青少年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在新时代培养尊重劳动的风气。

  总之,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育人方式的变革或是教育内容的更替,而是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高度来把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真正将对劳动模范的崇尚、对劳动精神的信仰、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落到实处,真正通过劳动教育的深入实践培养出时代需要、国家需求的新时代劳动者大军。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