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3-0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最初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后来缅怀先祖,清明寄托着中华民族传承祖训的深厚情感。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清明节祭拜祖先的意义重在启示今人,赓续弘扬中华优秀家训家教家风。我们要以文化自信自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动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社会教育的关键环节,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庭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富强和文明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党中央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对新时代推动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为确保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落地生根,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汇聚亿万家庭力量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意见》的颁发,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家庭建设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一、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历史渊源

  “家风正,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构起来的政治制度,“家国一体”的传统格局由此形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反映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述》中这样写道:“‘家园’意指这样一个空间,它赋予人一个住所,人唯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己要素中存在”。无论经济和社会如何发展,家庭始终承载着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重要功能。

  中国古代家庭传统美德首先是以道德为根基。武则天曾言:“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这警示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其次是以伦理为中心。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指引我们要注重家庭伦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谨言慎行。最后是以义务为己任。《墨子·经说上》中指出:“义,志以天下为芬。”这是告诉我们,所谓“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古代家庭美德的重要作用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家国一体”,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华传统美德的底蕴永不褪色。

  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实路径

  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何以历久弥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以“家风”促“社风”,形成新时代家国一体的形态,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贯彻落实到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通过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家庭来说,良好家风的形成尤为重要。古语有云:“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家庭的幸福美满。

  第一,勤。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指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这是告诫我们,庸人之败在于懒惰,圣人之成在于勤勉。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时刻谨记勤勉和自律,认认真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从小在心灵中埋下优良品质的种子。

  第二,俭。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写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之一。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肆意地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都会将资源消耗殆尽。在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中,要把勤俭置于重要的位置。

  第三,孝。《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培育个人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优秀品格,从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及尊敬所有人的长辈,从爱护自己的孩子推及爱护所有人的孩子,从优良的家风推及优良的社风。

  第四,忠。唐代诗人李希仲在《蓟北行二首》中抒发道:“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任何时候,国与家都是紧紧相连。家教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的重要精神内涵,也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担。整个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个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的典范作用,不断优化党员内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定时考察基层党员的工作成果,通过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推动全社会崇尚文明、见贤思齐、勤劳奋斗的形成。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入到基层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促成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通过深入到社区群众的每家每户,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认真了解当前基层社区群众的需求,如: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孤寡老人、独居户、贫困户、低保户、残障人士等其他特殊群体的精神需求,及时成立志愿者服务团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人文关怀,精神文化慰问。关键是要巩固基层建设治理的成果,积极开展基层社区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形成互帮互助、邻里团结、和谐和睦的美好生活状态。

  在基层社区治理过程中,各政府部门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认真履行职责,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及时监督。要确保基层治理工作的效率,把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将家庭建设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基层部门做好基础工作的完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加大政策实施的保障力度,引导广大家庭成员行为准则规范,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推进全社会文明培育和文明实践发展。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并且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将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到国家梦、民族梦、中国梦之中。

  在家庭建设方面,“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事旺”。伟大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家庭。在如今,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关乎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每一个具体的家庭之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在家教建设方面,“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在每个人一生接受到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地位相当重要,关乎到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以及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孩子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所以在这个关键的阶段,父母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观念,要从生活中具体的方方面面引导孩子向真、崇善,从点滴小事培养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在家风建设方面,“好的家风引领人向善”。家庭风气是社会风气的一部分,也是国家、民族风气的一部分。家庭不单单是一个房屋、一个住所、一个栖居地,更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告诫我们时时刻刻要积极向善,在家庭中弘扬正气,好的家风能家道兴盛、和睦美满、家庭幸福、相亲相爱,而不好的家风贻害社会、祸国殃民、万不可取。

  三、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当代价值

  家风正则社风淳,社风淳则政风清。新时代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思想是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不仅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更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在经济领域的腾飞,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和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无论在经济领域发生多大的变化,都不能忽视家庭建设的功能。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党中央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对人民群众期盼美好生活的回应,是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风尚形成的重要力量。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重视亲情、促进家庭和睦等,还列举了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等深厚的文化底蕴,倡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理念。对于弘扬传统美德,我们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在继承的前提下,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不断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新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促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

  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下,我们要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优良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