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南宁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批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将试点工作定位到全市战略高度,围绕争创“全能冠军”目标,切实打造了南宁市市域社会治理指挥调度驾驶舱,拓展了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应用场景。驾驶舱以“数据一屏”“指标一屏”“指挥一屏”“治理一屏”“场景一屏”为工作指引、围绕“1532N”架构模式打造。“数据一屏”统揽全域要素、“指标一屏”分析网格要情、“指挥一屏”发挥部门联动、“治理一屏”高效事件闭环、“场景一屏”透视智治赋能,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驾驶舱体系围绕“1532N”架构模式,以党建引领一网统筹为宗旨;涵盖市级、部门级、县区级、镇街级、村社级5级驾驶层面;覆盖PC端、PAD端、移动端3端集成;突出驾驶舱可视化仪表盘和可驾驶方向盘2大功能;接入N个典型应用和场景类驾驶子舱。统筹将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贯穿到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对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
南宁市市域社会治理指挥调度驾驶舱“一屏览邕”驾驶模式。本网记者张雨楠/摄
驾驶舱以“党建引领+综治实战+网格管理+数字赋能”的网格化工作体系为指引,以市县乡村四级1964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要依托,筑牢首府“城市大脑+大治;县区中脑+中治;镇街小脑+小治;村社微脑+微治”四级网格治理防线,统筹全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资源,结合GIS电子地图实现一屏全览社会治理要素。基于驾驶舱框架,根据南宁市市域治理特色,设置多个子驾驶舱,实现分级治理、专项治理。
在“雪亮智汇引擎”子驾驶舱中,全市将“雪亮工程”作为基层治理的引擎工程、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平安南宁的基础工程,目前全市汇聚24个部门15万5千路视频监控资源,在全国率先研发消防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形成邕城“数字望火楼”。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子驾驶舱中,全市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宁版,通过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人民调解网络全覆盖;创新推行“321”分级化解法,实现关口前移筑牢安全稳定防线;通过创新“贝侬调解+司法确认”、创建“逢四说事会”“老友议事会”及“商人纠纷商人解”工作机制,打好一站多元调解组合拳。
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子驾驶舱中,重点突出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教育矫治,牵头创办广西第一所公办专门学校——南宁市励志专门学校,形成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南宁样板”。
在“网格体系化管理”子驾驶舱中,全市划分8879个基础网格,建立“专职+兼职+专属+N力量”全科网格工作队伍,全面落实4736名专职化网格员每人每月600元工作补贴,推动“网格五统一”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效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全市网格员工作责任,2022年12月在全区创新出台《南宁市网格员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并对应设置“网格体系化管理”子驾驶舱。全市划分8879个基础网格,创新设置专职化网格员及6类服务岗网格员,建立“专职+兼职+专属+N力量”全科网格工作队伍,全面落实4736名专职化网格员每人每月600元工作补贴,将“看得见、摸不着”的群众力量变成“看得见、用得上”的基层治理力量,推动“网格统一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调配、信息统一采集、工作统一考核”的“网格五统一”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效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通过数字化治理引领数据集成驾驶,构建“全要素网格”,提供“组团式服务”,南宁市基本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平安不出事的工作目标。下一步,南宁市将不断探索具有绿城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更有保障,为夯实广西之治、中国之治贡献南宁之策、南宁之为。
记者 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